蠶豆葡萄孢盤菌

蠶豆葡萄孢盤菌

蠶豆葡萄孢盤菌,菌類。子囊盤盤狀,成熟後平展,具柄,直徑1-4 mm,子實層赭色,子層托與子實層同色,柄上部赭色,基部色加深;分布在中國江蘇。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蠶豆葡萄孢盤菌
  • :真菌界
  • 分布區域:中國江蘇
  • 直徑:1-4 mm
  • 顏色:子實層赭色
形態特徵,中國分布:,世界分布:,本種特點,

形態特徵

子囊盤盤狀,成熟後平展,具柄,直徑1-4mm,子實層赭色,子層托與子實層同色,柄上部赭色,基部色加深;外囊盤被為角胞組織至圓胞組織,厚25-125μm,細胞壁薄,近球形,近無色,直徑10-35μm;盤下層為交錯絲組織,厚70-180μm,菌絲近無色,大多數寬5-10μm;子實下層褐色,厚20-45μm;子實層厚165-180μm,子囊圓柱形,基部變窄,具8個子囊孢子,孔口在碘液中呈藍色,135-167×7.5-11.5μm;子囊孢子橢圓形,有時一端稍窄,無色,單細胞,多具兩個很小的油滴,在子囊中單列排列,9-14×4-6μm;側絲線形,寬2-3μm。分生孢子橢圓形或倒卵形,12.5-22.8×10.5-15.8μm。
分離自蠶豆ViciafabaL.葉片,菌核生於人工接種的小麥粒上,子囊盤在菌核上產生。

中國分布:

江蘇南京(NAPP切片8901,8903)。

世界分布:

中國(無性型:前蘇聯、捷克、斯洛伐克、挪威、還有其他國家)。

本種特點

BotryotiniafabaeJ.Y.Lu&T.H.Wu是吳鐵航和陸家雲(1991)參照Drayton(1937)的方法,在人工培養條件下由BotrytisfabaeSardina誘導出的有性型,他們的工作再次證明BotrytisMicheli和BotryotiniaWhetzel之間的聯繫以及真菌的多型性,分生孢子、菌核、小分生孢子和子囊盤共同組成了這種真菌的全型。在人工誘導過程中,休眠對低溫和黑暗的要求,以及小分生孢子在生活史中的作用都體現出來了。
吳鐵航和陸家雲(1991)記載,此菌在PDA培養基上形成黑色,圓形、長形或不規則形的菌核;在潮濕環境下菌核萌發產生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倒卵形至橢圓形,無色,12.5-22.8×10.5-15.8μm;同時產生大量小分生孢子,球形或卵形,無色,直徑2.9-4.0μm。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