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沙古戲樓

蠶沙古戲樓

蠶沙古戲樓坐落在蠶沙口村西的泝河入海口岸。登此樓可望滔滔渤海,故又曾稱之為“望海樓”。幾百年間,它曾以宏偉壯觀,建造奇譎,歷史悠久,蜚聲遐邇,馳名關內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蠶沙古戲樓
  • 地理位置:唐山蠶沙口
簡介,規模,記載,

簡介

古戲樓輝煌壯麗,氣勢非凡。考其年代,大先於我國現存的安徽亳州花戲樓、山西萬榮古戲台;觀其規模,媲美於北京故宮的“暢音閣”、頤和園的“德和園”戲樓。實為我民族珍貴古蹟。
清代鹹豐年間曾任皇家諸王爺教師、官拜皇宮八旗漢學教習的張燦,曾在他的《蠶沙口詩》中贊蠶沙古戲樓云:
百尺近層霄,危樓訝神造。
儼如靈鷲峰,飛集東溟表。
這位執教於皇家,任過光緒皇帝早期老師的京官,可謂閱歷多矣。當他見此戲樓時,尚“訝危樓”之雄偉,疑其“神造”之奇譎,蠶沙古戲樓的非凡之處足見一斑。

規模

蠶沙古戲樓高約15米,坐南面北,占地300多平方米。主樓居中,台深約20米,寬15米,左右配樓分坐兩翼,巍然雄踞。主樓前台,突兀於左右配樓之前,大方石砌成7尺高的樓台上,四棵通天巨石柱直撐樓頂。配樓依傍後台兩翼,使前台左右視角空無遮蔽,呈前、左、右“三面觀”的古格式。這種流行於宋元時期的三面觀舞台格局和多見於宋元時期建築的通天石柱,更顯其古樸罕珍。
古戲樓的主、配樓頂,均為四角攢尖三重檐式,後樓為重檐歇山式。上覆翠琉璃瓦,檐頭瓦當銘以獸面、花卉,做工考究,色彩艷麗。檐上築有琉璃和陶製走獸,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左右配樓全仿主樓造型縮建,對稱和諧,相映成趣,使大者顯得巍峨,小者顯得精巧。格局構思奇特,主、配渾然一體。
登樓仰視,更是雕樑畫棟,金碧輝煌。樓頂為我國傳統木結構,柱枋之間,重重斗拱,縱橫交錯,層疊構成。其上,彩畫裝飾,富麗堂皇,有龍首翼身,有金龍、浮雲、水浪、淨瓶、香草,圖案華美,刻畫精製。巍巍一座古樓,梁、柱、枋、斗拱,構件多過千餘,卯榫結合,嚴實牢固,整個建築竟沒用一顆鐵釘。
台上一透雕五彩屏壁,隔於主樓與後樓之間,雕雲龍、花卉、飛鳥、走獸。主樓前台兩棵通天巨石柱,八棱十圍,通身寶藍。石柱正面以白底丹書鐫刻對聯一副:
興朝百物維勤,暫藉休聲怡耳目;
盛世四民同樂,還將古蹟惕心思。
前台正中高懸一黑底金字匾額,上書“蠶沙古樓”。
五彩屏壁,洞開兩個拱門,作上下場;主樓兩翼,坐落東西配樓,為伴奏閣。結構奇譎,巧奪天工;壯麗恢弘,嘆為觀止。
百裏海灘僻野,古樓突兀而立,猶如一峰獨秀;建造奇巧獨特,疑為鬼斧神工。又因此樓始建於何時,向無記載,故引出不少美麗傳說。如傳:
渤海龍王素喜聲樂,每年舊曆三月二十三日,都要微服到人間看戲。他來往都要在蠶沙河口歇息。於是,他調集神工神將,於一個夜間在蠶沙河口修築戲樓。那一夜,蠶沙河口至大海深處,火把燈籠,照如白晝,工匠往來,絡繹不絕。次日天明,一座戲樓就拔地而起了。至今,當地的人還將這傳說講給孩子們聽。

記載

古戲樓究竟始建於何年代?據考證,蠶沙古戲樓最晚當建於元初。
元代的海運大開,雜劇的鼎盛,廟會的迎獻,均促成蠶沙古戲樓的應運而生。
蠶沙口,坐落在北連灤河、南入渤海的泝河東岸,泝河古有“銅幫鐵底運糧河”之稱,是歷代“南糧北調”海運入京東的重要通道之一。
宋代的“恤商”政策,元代的大興海運,使南北商業得以發展交流。自宋元時期,江浙商賈就紛紛駛船行商於河北。元代,海運更加發達。《馬可·波羅行紀》說,大都(今北京)是東方的商業中心,貨物輸入運出川流不息。大批南船北上渤海,而“由其海通河者,自三岔河有三道,一由直沽經白河至通州……一由蘆台經黑洋河蠶沙口青河至灤州,是灤之槽……自遼西至北平無不過通者”(《讀史方輿紀要》)。當時,蠶沙口則為江南諸鎮商船行河北必達之地。因蠶沙河口為渤海灣中之灣,浪緩灘平,江南商船、米槽“海運多避風於此”(《讀史方輿紀要》)。元朝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疏浚灤河,其入海分支處蠶沙口則以“銅幫鐵底”更因常年不淤的河道而得天獨厚,江浙商賈來往不絕。
到了元朝的至元、大德年間,“世稱元治以至元、大德為首”(《元史·食貨志》),此時在元代是較穩定和清平的。經濟、商業的發展也促進了文化的發展。宋元時期的北方雜劇至此已進入十分繁榮的階段。關漢卿、馬致遠、王實甫等雜劇大家出生於大都(今北京)的就達19人之多。所以,大都成了北雜劇繁盛的中心。而位居京畿的京東諸州,樂棚、勾欄雜劇演出十分活躍,民間伎藝亦發展突出。蠶沙口位於灤州以南灤河入海口岸,“灤控韁索,翼蔽畿甸,負山濱海,是為形勝”(《讀史方輿紀要》),故,時有元軍駐守,今村北仍有“韃子墳”遺址。元人對歌舞戲曲酷好,據文史載,元人出征亦帶優人隨軍。可考知蠶沙口於雜劇鼎盛之時,因其雜劇可犒駐守元軍兵甲之勞頓,可解南來船客羈旅之愁苦,可悅當地民眾欣賞之耳目,故當時演出非常活躍。
更為重要者,蠶沙口與古戲樓相對還有古廟天妃宮。天妃宮所祀天妃即莆田媽祖,傳“能乘席渡海,常著朱衣,飛翻海上,逢遇難之船,矢心救之。”(《鑄鼎余聞》),故海神天妃宮,歷來為沿海船夫漁民祭祀最虔的神祠。到了元代,因海運大興,船夫漁民多仰望海神護佑, “元用海運,故其祀為重”(《金台紀聞》),更為香火鼎盛,連皇家也時常遣使祭祀天妃。但是,在北方媽祖廟殊不多見。京東惟直沽(今天津)和蠶沙口有天妃宮兩處知名。
蠶沙口天妃宮,因坐落於百里沿海之地,古來當地萬眾漁民祀拜,又有江浙船客商賈香火,早成遠近馳名的廟宇。尤其逢每年的三月二十三日天妃的“神誕”(生日),即天妃宮廟會,且不說當地民眾,西至京郊,東至關外,善男信女,商賈藝人,紛紛來進香、祀拜、貿易、趕廟會。
元代的廟會更盛,其間,香火、供品,頂禮膜拜固然必不可少,而廟會更重要的是“迎獻”,少不了演戲。廟會演戲除了“敬供神觀”外,還要招待來自四面八方的成千上萬的民眾。其時, “神之辰誕,敬誠設供演戲。車馬駢集,香篆靄其氤氳,杯盤竟其交錯,途歌里詠,傴僂便攜,往來而不絕”。萬眾攢頭看戲,必需一高敞戲台。於是,開始是屯土築台,繼而以桿板在高處搭建。到後來,江浙旅蠶商賈日多,雜劇演出活躍,久享江浙絲竹柔曲的南人,北雜劇使之耳目一新。于欣目悅耳間,離鄉背井的商賈船客風浪羈旅之愁全消。於是,江南商賈,奔走相約,集會相議,匯集資金,自籌材料,在這裡建造了蠶沙古戲樓。
另據考證,“品字”“三面觀”的戲樓建築格局、古樸擎天石柱,均為明代以前建築風格,明代以後戲樓多為“一面觀”的結構,且亭樓已多用木柱了。而在1968年“文化大革命”中拆毀此樓時,村人從樓基中所拆基石多呈紅色,其石的色調、紋理為北方罕見。此山石來自哪裡,村人皆怪而不識。當時,村中有一南下多年的老幹部因被打成“黑五類”,由民兵驅來拆樓。此樓基所用山石,唯他識得:乃江浙之地山石。另據考,此地到了明朝初期,海運即停,故元以後如運載南方江浙之山石,再來這裡建造戲樓則是不合史實的了
經多方考證,蠶沙古戲樓為元初所建,已為不爭之說。
這座於元雜劇盛行時建起的戲樓,幾百年來,樓台之上,“雜劇斗繁華,百技竟拙巧”(清·張燦《蠶沙口詩》)。優伶藝人爭上獻技,絲竹之樂不絕於耳。清雍正、康熙年間,弋陽調、梆子腔輪番上演,真是個“鼓吹雜饒歌,優孟衣冠嬌”(清·張燦《蠶沙口詩》。
至19世紀末葉,戲樓上多演梆子和對口蓮花落。如高強的高家班、耿兆龍的耿家班,先後在廟會上演出《汾河灣》、《大登殿》、《潘楊訟》等多出梆子戲。高家班的老生“金茶壺”、旦角枝靈芝以及耿家班的王達子、十三咳等演員之精湛表演,曾使古樓滿台生輝。20世紀初,評劇創始人成兆才的戲班曾在戲樓上演出過《馬寡婦開店》、《黃愛玉上墳》、《勸愛寶》、《三節烈》、《夜宿花亭》等戲,這些“警化世人”之戲,在當地的影響至今猶存。於今,在蠶沙口和鄰近漁村,仍喜歡沿用由評劇演化出的歇後語。如諷刺那些光說好話不辦好事的人時,說:“(那人)是黃愛玉的菸袋——嘴好”;鄙夷一些不孝敬的逆子時,說:“(這個人)真正是屬‘愛寶’的——逆子一個!”。
20世紀30年代,天津鮮靈霞班子的劉兆祥曾在廟會上輪番演出《寶龍山》、《牧羊圈》等評劇。神誕廟會,海市古樓,名班好戲,一時方圓百十里的觀眾雲涌而至。而據傳,古戲樓與天妃宮之間的空場,每逢廟會,獅子舞、高蹺隊、跑旱船、霸王鞭、漁翁釣,川流不息;觀眾、遊人、商販、香客“眾聚似雲屯,群觀如堵繞”(清·張燦《蠶沙口詩》),多達一兩萬人而綽綽可容。更奇的是,戲樓傳音效果異常。因戲樓設計奇特,場台開敞,且南瀕渤海,近十數里村莊稀疏而無樹無嶺遮蔽,演戲時“霓裳一曲闕,響遏行雲渺”(清·張燦《蠶沙口詩》),聲響傳得很遠。有一年廟會,戲樓上唱戲之聲,竟使距十里之遙的雙井村民,足不出戶而清晰可聞。該村人驚嘆不已,遂主動集資,又饋贈廟會評戲連台。
多年來,蠶沙古戲樓為當地的文化發展,社會進步,人民愉悅可謂貢獻多矣。解放戰爭時期,一些戲劇團自編新劇,為配合擴軍在此樓上演出了《送子參軍》、《槍斃蔣老五》、《鋸大缸》、《兄妹開荒》等劇,有力地宣傳和支持了解放戰爭。建國初期,後加入洪影戲班的高鳳英曾同金玉英等名角,常巡迴演評劇於此。
抑或受戲劇藝術薰陶和因有戲樓而“近水樓台先得月”之故,或因渤海漁民原本是評劇故鄉中之人群,當地民間戲曲一向十分流行。建國初期到20世紀50年代末,該村和鄰近村莊紛紛成立評劇班團,沿海一溜十幾村的十幾個民間評劇班,常在此樓上上演和聯合匯演評劇。當時,樓上樓下,載歌載舞;鑼鼓笙簫,喜樂融融。至此,解放了的漁民真正實現了“盛世四民同樂”。
蠶沙古戲樓,曾以它宏偉精美的建築藝術引來無數遊人、看客;曾用它的良好條件接待了無數雜劇、戲班;曾用它的悠久歷史見證了先民的非凡聰明智慧;曾用它的數百年生存弘揚了民族燦爛文化……外地遊客來此,或拍照、或吟詩,無不以先登此樓為幸;優伶藝人到蠶,或輕歌、或曼舞,無不以能登此樓為快。
建國後,外地有關部門曾多次來人觀摩研究古樓的建造藝術,想依樣建造未成。
“文化大革命”,暴殄文物,這座保存了幾百年的珍貴古蹟,竟於1968年被作為“四舊”夷為平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