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歌

蠶歌

杭嘉湖地區的人民從養蠶的一系列蠶事活動到祈蠶、酬蠶的一系列祭拜活動,留下許多反映蠶桑民俗的歌謠。這些祈求蠶桑豐收的歌謠,稱為“祈蠶歌”。是杭嘉湖地區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蠶歌
  • 非遺級別:省級
概述,《馬明王》,《呼蠶花》,保護蠶歌,

概述

蠶歌是流傳於蠶鄉的一種特殊的民間歌謠。它是蠶鄉人民在從事蠶桑生產活動中創造的語言藝術。它跟朱自清在《中國歌謠》一書中所列舉的田歌、牧歌一樣,都是勞動人民在艱苦的勞動中尋求慰藉、抒發感情的一種方式。

《馬明王》

《馬明王》是杭嘉湖蠶區廣為流傳的一首祈蠶歌,既祈求馬明王保佑蠶花豐收,又兼敘養蠶經過。這首民歌包含古老的蠶桑神話和傳說。馬明王也有稱作為馬鳴王。馬明王一語,一般認為是古印度梵語“馬鳴王菩薩”與中國“馬頭娘”的混合體。關於馬明王的身世,還有一種唱述是:“馬明王菩薩下凡來,身騎白馬坐蓮台……爹爹名叫王伯萬,母親堂上柳玉蓮,命里算來無兒子,產生三個女裙釵,大姐二姐找夫去,三姐年輕要修仙,一修修到十六歲,十七歲上遭黃泉,三更託夢娘曉得,香火燈燭接連來,……
《馬明王》《馬明王》
其出身和故事與“馬頭娘”神話相似。這首歌的結尾部分,演唱者往往可以自由發揮,譬如,桐鄉蒐集到的結尾處有以下三句,頗具特色:“今年蠶花收成好,全靠馬明王菩薩上門來,恭喜大發財”。

《呼蠶花》

德清縣的《呼蠶花》歌詞,與市區不同,其詞為:“喔,吱喌喌,咩咩嗎嗎。蠶花落伢笪里來,白米落伢田裡來,搭個蠶花娘子一道來。落伢囤里千萬斤,落伢蠶花廿四分。東一村,西一村,燒香念佛看戲文;東也寧,西也寧,風調雨順享太平。”“蠶花廿四分”是蠶農們的一句祝福語,在整個杭嘉湖蠶鄉都通用。“廿四分”取雙倍豐收之意,為了討彩頭,這句語在蠶鄉人人會講,從歲頭講到年尾,從長輩講到小輩,世世代代地往下傳。
《呼蠶花》《呼蠶花》

保護蠶歌

而如今,那些洋溢著淳樸蠶桑氣息的“蠶歌”,在桐鄉已漸不可聞。於是,如何讓這些寶貴的蠶歌傳承下去,成了有關部門的心頭大事。
以杭嘉湖平原腹地桐鄉市為例:2008年,桐鄉市建立起桐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對桐鄉蠶歌作了專欄介紹;至2009年,桐鄉蠶歌已被列入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三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蠶歌老藝人褚林鳳被命名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桐鄉蠶歌)傳承人;桐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桐鄉蠶歌》一書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
我們堅信,不久的將來,在江南蠶鄉富饒的土地上,婉轉清亮的蠶歌,將餘音繚繞、生生不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