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業

蠶業

農業的一個組成部分。經營範圍包括桑樹栽培、蠶種繁育、養蠶、蠶繭乾燥和貯藏以及蠶繭、蠶種銷售等。作為中國傳統農村家庭手工業的蠶業一般還兼行繅絲、織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蠶業
  • 外文名:Sericulture
  • 所屬類別:農業
  • 興起時間:19世紀
  • 附屬產業:繅絲、織綢
簡介,特點,中國蠶業,產區分布,管理體制,教育和科研,世界蠶業概況,發展,前景,

簡介

蠶業sericulture
栽桑養蠶以取得繭絲等產品的生產部門。19世紀近代絲綢工業興起後,繅絲、織綢從農業中獨立出來,蠶業就成為向絲綢工業提供原料的產前部門。一般以桑蠶為主要飼養對象,還放養柞蠶,生產柞蠶繭絲。其他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吐絲昆蟲還有蓖麻蠶和天蠶、樟蠶、樗蠶等。中國的蠶繭、蠶絲產量均居世界首位。

特點

蠶業是昆蟲飼養業。在生產經營上不僅與作物生產不同,與畜牧業等動物飼養業也有顯著差別。其主要特點是:①生產周期較短,可利用農民的家庭勞力,以較少的投資取得收益。因而歷來是中國農村家庭副業的重要內容。②生產的季節性強,同時,不論桑樹栽培、桑葉採摘或蠶的飼養管理都有嚴格的技術要求,並須環環相扣。因此,氣候等自然條件和生產者的技術經驗都是蠶業發展的限制因素和成敗關鍵。③養蠶業屬勞動密集型產業。工業發達的國家如法國、義大利、日本等蠶業逐漸衰退,而工業化程度較低的國家和地區則得到發展,都與前者農村勞動力銳減而後者農村勞動力資源相對充裕有關。④蠶絲作為一種高貴紡織原料,其生產受世界紡織纖維原料、市場供求狀況的影響較大,如世界生絲產量1929年達到7萬噸的歷史最高水平後,由於資本主義國家經濟蕭條,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化學纖維的發展等原因,1950年下降為1.9萬噸。之後,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和天然纖維的流行,世界絲綢產銷又逐年上升,但自1981年產量達到5.6萬噸後就徘徊不前,產量有較大的起落波動。

中國蠶業

中國的蠶繭、蠶絲產量均居世界首位:1986年蠶繭產量36.91萬噸(包括柞蠶繭);蠶絲產量4.72萬噸(包括柞蠶絲)。中國蠶業不論在生產布局、經營管理和教育科研等方面,都已形成較完整的體系。

產區分布

中國的蠶桑生產遍及除青海、西藏、寧夏以外的全國各省(自治區),主要分布在長江、珠江、黃河三大流域:①長江流域蠶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桑樹生長期較長。全年可養蠶4~5次。1986年產繭量占全國83%以上,其中尤以四川、浙江、江蘇3省蠶桑生產最為發達,湖北、湖南、安徽等省近年發展亦快。四川省產繭量已躍居全國首位,蠶區主要集中在川中盆地的南充、綿陽、江津等地區。浙江蠶區主要集中在杭嘉湖平原的湖州、桐鄉、海寧、德清一帶,其中湖州的產繭量居全國各縣(市)之冠。江蘇蠶區在20世紀60年代前集中於太湖沿岸的無錫、吳江、吳縣、武進、丹陽等縣,70年代後蘇北地區發展迅速,產繭量已超過蘇南。②珠江流域蠶區。氣候高溫多濕,桑樹發芽早,生長快,落葉遲。全年可養蠶7~8次(造)。1986年產繭量占全國的7%左右,以往主要集中在廣東省珠江三角洲的順德、中山等縣。近年來粵西和廣西新蠶區有很大發展。③黃河流域蠶區。春旱少雨,桑樹發芽遲,但夏季多雨,適宜桑樹生長。全年可養蠶3~4次。1986年產繭量占全國的6%左右,主要集中在山東、山西、陝西、河北、河南等省。除上述三大流域外,新疆南部的和田地區和雲南的楚雄、曲靖一帶,以及台灣的屏東、苗栗等縣也有蠶桑生產。
柞蠶的主要產區在遼寧、河南、山東和貴州等省。柞蠶生產受自然條件的影響較大,產量不很穩定,1921年全國柞蠶繭產量曾達9.3萬噸,以後下降。1980年產量為7.5萬噸,占世界柞蠶繭產量約8.3萬噸的90%,其中遼寧省產量為5.8萬多噸,約占世界產量的70%。1986年全國柞蠶繭產量為32698噸,其中遼寧省為24760噸,約占全國產量的75.5%。蓖麻蠶繭僅廣西、山東、湖南、安徽等地有少量生產。

管理體制

中國曾於1934年設蠶絲改良委員會,於1946年成立中國蠶絲公司,統管蠶種生產、蠶繭收購和絲綢產銷業務;並廣設蠶業指導所,繁育桑苗。1950年實行農、工、商分管體制:栽桑、養蠶和蠶種生產屬農業部門,蠶繭的收購和銷售歸商業部門,繅絲織綢歸工業部門。從中央到省、市、縣均設蠶業主管機構。桑苗繁育歷史上曾集中於浙江、江蘇、四川、廣東等省有培育商品苗傳統的地區,後改由各地自繁、自育、自栽。蠶種繁育由國家研究單位和國營蠶種場以及各蠶區分級進行,並於1980年成立全國桑、蠶品種審定委員會,統一管理桑、蠶新品種的鑑定和推廣。農民生產的原料繭由國家收購,國家採取穩定蠶繭價格、保障農民利益的政策。1982年成立中國絲綢公司,促進專業協作和技術改造以提高繭絲的產量和質量。

教育和科研

中國古代栽桑養蠶的技術經驗豐富,記述亦多。套用近代科學技術於蠶業生產則始於19世紀末葉。1898年林啟(字迪臣)在杭州創辦蠶學館,是中國近代蠶業教育的嚆矢。1904年上海創辦女子蠶桑學校,後遷蘇州滸墅關,現稱蘇州蠶桑專科學校,也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早期蠶業技術人才。20世紀初至30年代,各地陸續興辦蠶桑學校,並先後有 5所高等院校開設了蠶桑系,蠶業教育進一步發展。與此同時,國家還在重點蠶區設立蠶絲改良場和蠶絲指導所普及蠶業技術知識。50年代以後,蠶業科研、教育進入新的發展時期。1951年在江蘇省鎮江市建立華東蠶業科學研究所,後改中國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為國家級科研機構。地方性科研機構現已遍及20個省(市、自治區),並有8所高等院校設有蠶桑或蠶學專業,從中央到地方各級設有蠶業技術推廣機構。
由於蠶業科學研究的發展和技術知識的普及,蠶業生產面貌現已發生質的變化,如每盒蠶種的收繭量20世紀80年代已比20年代增長達1倍以上,鮮繭出絲率已由30年代的10%左右提高到超過19%。桑樹密植速成栽培的成功,蠶的人工孵化法的普及和夏秋蠶飼養的推廣,已使全年養蠶的次數和數量大為增加。過去常致桑蠶大批死亡的微粒子病、蠅蛆病、僵病、核型多角體病、質型多角體病、軟化病等已可得到有效防治,從而使蠶作安全獲得了較大的保障。此外,限性斑紋蠶品種的套用便利了雜交蠶種的生產,蠶的人工飼料(見蠶的人工飼料育)和昆蟲保幼激素的套用,突破了自然條件對蠶業生產的限制,等等,都說明了科學技術對發展蠶業生產的巨大作用。

世界蠶業概況

發展

1985年世界蠶繭總產量為 48.35萬噸,生絲總產量為5.05萬噸。主要養蠶國家為中國、日本、印度、蘇聯、朝鮮(包括南韓)、巴西和泰國等,此外,還有27個國家生產少量蠶繭。19世紀中期,歐洲的義大利和法國曾是世界重要蠶業國家,蠶繭最高年產曾分別達到6萬餘噸和3萬餘噸;但自20世紀以來,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蠶桑生產已全部衰廢。現有的主要生產國中,除中國長期保持增長趨勢外,日本等國的生產情況也有較大起伏。日本1930年最盛時期產繭39.9萬噸,產絲4.26萬噸,1937年後蠶業生產逐漸下降,到60年代雖有恢復,但70年代以後由於農村勞動力缺乏和蠶農經濟收益相對低於其他經營收入等原因,1985年產繭量已降至4.73萬噸,產絲量降至0.96萬噸。
1970~1980年世界生絲年平均消費量為5萬噸,其中日本約2萬噸,中國約1萬噸,蘇聯約0.5萬噸,西歐、美國和印度各約0.35萬噸。以出口為主的有中國、朝鮮(包括南韓)、巴西和印度等。中國絲、綢出口分別占世界貿易量的80%和40%左右。20世紀30年代美國曾是生絲的主要進口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因合成纖維的發展,消費量銳減,1982年僅占世界生絲消費量的10.5%。在30年代前後,日本原是世界出口生絲最多的國家,60年代末已成為世界蠶絲進口量最大的國家,但其消費量也有變化,1980年占世界消費量的45%,1982年降為37.2%。此外,義大利、法國、英國、瑞士和聯邦德國等也是世界絲、綢貿易的重要市場。

前景

絲綢具有柔軟、輕薄、穿著舒適的優點,是歷來深受消費者歡迎的高級衣料和裝飾織物。蠶絲具有絕緣、保溫、通氣、吸濕、耐酸和強伸度大等理化特性,在航空、電子和醫療工業上也有廣泛用途。由於其他紡織纖維的競爭,蠶絲生產雖常波動起伏,但70年代以來由於某些合成纖維存在吸濕性差和容易積聚靜電等問題,人們對包括蠶絲在內的天然纖維重新寄予希望。蠶絲新用途的開拓將使世界蠶業展現新的前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