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紋

蟬紋

中國古代青銅器紋飾之一。多見於青銅器、玉器、陶瓷器上。《說文》:“蟬,以旁鳴者。”蟬又名蜩,《詩·大雅·盪》:“如蜩如螗”,毛享傳:“蜩,蟬也。”螗也是蟬的一種,別有寒蟬稱蜺。蟬是季候的蟲,《詩· 豳鳳·七月》:“五月鳴蜩。”舊說,漢代侍中以蟬為冠飾,取其居高食露,精潔可貴之意。青銅器蟬紋,蟬體大多作垂葉形三角狀,腹有節狀條紋,無足,近似蛹,四周填雲雷紋;也有長形的蟬紋,有足,也以雲雷紋作地紋。盛行於殷末周初,主要裝飾在鼎、爵的流上,少數觚、個別盤上也飾有蟬紋。可能意味蟬紋和飲食及盥洗有一定聯繫,其取義大約是象徵飲食清潔的意思。蟬又名復育,《論衡·無形篇》:“復育轉而為蟬”。 蟬紋中有的無足,似蛹,可能就是復育,如此,蟬紋還有象徵死而轉生之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蟬紋
  • 類型:中國古代青銅器紋飾之一
  • 常見器皿:青銅器、玉器、陶瓷器
  • 含義:象徵死而轉生之意
  • 類型青銅器
分類,套用,

分類

許多研究人員都形成了自己的分類標準,劉敦願先生在《中國古代藝術品所見昆蟲崇拜——論商周時期蟬紋的含義》中將蟬紋分為繁體蟬紋和簡體蟬紋兩類,而容庚先生則在《商周彝器通考》中將蟬紋分為以下五類:“1.垂葉形中做蟬紋,四周填以雷紋;2.上有雷紋而兩旁無之。以上兩種皆附於饕餮紋之下。3.略如2而橫列,施於觥之中部;4.蟬形更似,並有前後足,填以雷紋,施於器身;5.前後足略變,不如4之似,施之於提梁。”辛愛罡先生在《商周青銅器上的蟬紋》中將之分為無足蟬紋、有足蟬紋、和變形蟬紋三類。
蟬紋
蟬紋
1. 無足蟬紋
無足蟬紋在蟬紋中占相當大一部分,其形體富於變化,大體將之分為無翅式無足蟬紋和有翅式無足蟬紋,還可進一步將無翅式無足蟬紋分為“箭頭形”吻、“心形”吻以及“羊角形”吻無足蟬紋三種。
有翅式無足蟬紋多以浮雕形式出現,具有較強的寫實性。如安陽殷墟出土的一件方孔斗上飾有一蟬紋如下圖:
(1) “箭頭形”吻無足蟬紋
顧名思義,此蟬紋吻部似箭形,多數情況下其頭與體分離,在頭與體之間用一個小三角形或頂端開口的菱形圖案相連線。多數軀體的上部是由兩個單線相對雲紋圍成,有的是用兩對相對的雲紋組成,在雲紋下部多為一個三角形圖案與雲紋相對應組成體節。下圖為1976年安陽殷墟出土的一件方壺在其頸部所飾蟬紋。
(2) “心形”吻無足蟬紋
蟬紋
該種蟬紋的吻部刻畫似心形,在雲紋下部,有個三角形圖案和雲紋相對應。另外一種是在兩個雲紋圍成的軀體下部,用波折紋組成體節,其波折有多有少。下圖為安陽殷墟出土的一件方孔斗在其斗柄面上的蟬紋。
(3) “羊角形”吻無足蟬紋
吻部像羊角,兩目突出,體節由波折紋組成是該蟬紋的特點。該類蟬紋修飾的青銅器比較知名的是在河南新鄉博物館收藏的一件商代晚期的鼎,在其腹部飾有一周蟬紋,刻畫在蕉葉紋中,整個蟬紋細長,中有扉棱,吻部似羊角形,兩目突出,體部由波折紋組成,如下圖:
2. 有足蟬紋
有足蟬紋具體又可分為兩足蟬紋和四足蟬紋。
兩足蟬紋有兩種形態,一是兩足從蟬的頸部伸向前方,與頭部平行(圖1);一是兩足從蟬紋的頸部伸向下方,與體部平行(圖2:婦好墓鴿尊)。四足蟬紋的基本形態為,在蟬的頸部,伸出四足,其中兩足朝上,兩足朝下(圖3:信陽溮河灘西周墓出土的父乙彝的蓋部)。頭部、體部與無足、兩足蟬紋的形式基本相同。
圖1 圖2圖3
3.變形蟬紋
變形蟬紋和其他紋飾一樣,有簡有繁,但自始至終有它的基本特徵,大頭、大腿、三角形體部輪廓以及雲雷紋或折線紋襯底。如下圖:
蟬紋最早出現在青銅器上是在商代晚期,而商代晚期青銅器的大量出土主要集中於安陽殷墟。安陽殷墟墓出土的青銅器物蟬紋較多,而且基本包括了所有類別。蟬紋從其出現之初就較為成熟,並且此時無足蟬紋、有足蟬紋、變形蟬紋都已出現。此時的蟬紋被廣泛的刻畫在各種器物上,有作主紋的,有作輔助花紋的。蟬紋所裝飾的器物大多為酒器和食器,也有出現在兵器上的。西周早期的蟬紋基本上繼承了商代的傳統,並無大的改變。西周中期以後青銅器蟬紋的寫實性圖案很少見到,變形蟬紋還有出現。春秋戰國仍留有變形蟬紋的殘跡。

套用

蟬紋在青銅文化中的裝飾藝術
人類最初創造並使用紋飾的目的就是審美物質的本源特性:裝飾,表達自己對於自然的審美認識和精神訴求。青銅器皿的紋飾也不例外。毫無疑問,商周兩代是我國奴隸制的工藝美術高度繁榮時代之一,也是青銅紋飾處於審美鼎盛時期。
商周時期紋飾的構成形式具有嚴格的布局和規律,它強調青銅器皿的造型與設計相適應。
紋飾的帶型排列並重複構成鏡像形式,這種構成使圖像在很大的成像量上達到視覺的衝擊力,是中國圖案結構傳統手法之一。從蟬紋與其他動物紋的組合方式上來看,他們追求的並不是把簡單的相同圖案集中一起,而是在相類似之中求得變化,在強調多樣性的同時求得統一,從而使組合的紋飾體現出一種新的韻律美的變化統一,即對稱和節奏感,多利用簡單的對稱和條帶紋樣構成紋樣。在青銅蟬紋中普遍使用,以中軸線或中心點向左右或上下配置形狀相同,大小相等的紋飾。
根據器物形狀的不同,蟬紋在青銅器的各個部位的造型也有所不同,創造出不同的裝飾風格,呈現出了裝飾藝術的審美性。從裝飾部位的選擇上也反映了人們的生活習俗和審美意識。對於生活中的各種銅器,人們都是從上向下地俯視,即無論銅器的大小高低,它們都在人們的視平線以下。器表所施的任何圖案都是觀賞性的審美方式,因此它的位置應在人們最容易看到的地方,希望自己的勞動和創作被人欣賞和肯定,這是裝飾者的普遍心理。因此人們一般不會在器物不易被看到的地方去進行裝飾。從青銅蟬紋的裝飾來看,一般都在最大腹徑以上的部分,包括口沿、頸部、肩部、上腹部等,另外,圈足、高柄等附加的部件上也常有刻畫。在這些部位進行裝飾不僅是為了符合人們從上向下的欣賞習慣,更為重要的是,有些裝飾圖案的完整形式,必須在這樣的觀察角度上才能被欣賞和接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