蟈蟈(短翅鳴螽習稱)

蟈蟈(短翅鳴螽習稱)

蟈蟈(學名:Uvarovites inflatus):全體綠色。觸角鞭狀,長於體軀。複眼卵圓形。前翅近膜質,較弱,前緣向下傾斜,靜止時左翅覆於右翅之上方。雄蟲在左前翅的軛區有圓形的發音器,右前翅的基部有光滑的鼓膜。聽器位於前足脛節基部外側。

食性駁雜,從各種小蟲到植物莖葉,葷素俱全。具備絕佳的保護色或擬態,人們對於它們的認知,更為直觀的是通過聲音:蟈蟈依靠翅膀的相互摩擦而發聲,這種不開口的“歌唱”被人們稱為蟲鳴,並在自古至今的文學作品中傳唱。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蟈蟈雄蟲體長35-42毫米,雌體長40-50 毫米。全身鮮綠或黃綠色。頭大、顏面近平直;觸角褐色,絲狀,長度超過身體;複眼橢圓形。前胸背板發達,蓋住中、後胸、呈盾形。前翅各脈褐色。雄蟲翅短,具發音器;雌蟲只具有翅芽,腹末有馬刀形產卵管,長約為前胸背板的2.5 倍。前足腔節基部具聽器,3 對足的腿節下緣具黑色短刺並呈鋸齒狀。後足發達,善跳躍,腿節上常有褐色縱走暈紋。
雄性在肘——臀脈區特化成發音構造,兩前翅相互摩擦發音。前胸特別發達,可活動,前胸背板發達,常向背面隆起呈馬鞍形,中、後胸癒合。前足和中足適於爬行,後足形成跳躍足。跗節3-4節。腹部一般11節,少數僅見8-9節,第11腹節較退化,分成背面的肛上板和兩側的肛側板。雄性外生殖器通常被擴大的第9節腹板所蓋。具尾須1對,短而不分節或長絲狀。雌蟲產卵器一般都很發達。雄蟲常具發音器,以左、右翅相互摩擦發音。發音主要為了招引雌蟲。雌蟲不發音。雌、雄兩性通常均具聽器,聽器位於前足脛節基部。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吉林、遼寧、內蒙古、寧夏、山西、甘肅、陝西、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和安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