蟈蟈與蛐蛐

蟈蟈與蛐蛐

這首詩是一首抒情詩,構思巧妙,短小精緻而又十分大氣。全詩分為前後對應的兩部分,分別以“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和“大地的詩歌呀,從來沒有停息”開頭,點明主旨;又分別描繪盛夏“蟈蟈的樂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兒”,並通過聯想使二者巧妙地聯繫起來,生動地表現了“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的主題。這首詩僅僅勾勒了夏、冬兩幅小景,而沒有描繪春、秋兩季的景象;僅僅描寫了蟈蟈、蛐蛐這兩種昆蟲的鳴唱,而沒有去寫大地上其他百鳥千蟲的歌唱。但它所表現的卻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聲”不斷的景象,歌頌了大自然周而復始、生命不息的永恆美。全詩謳歌大自然的無限美好、無限生機,著墨不多卻能以少勝多,富有內涵,給人以廣闊的想像空間,角度新穎獨到,構思頗具匠心。

蛐蛐和蟈蟈的鳴叫象徵著什麼?

象徵著對生活的熱愛,樂觀向上的精神,同時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蟈蟈與蛐蛐
  • 作者約翰·濟慈
  • 出處:1817年出版第一部詩集《詩歌》
  • 地區:英國
原詩,作者介紹,詩歌賞析,寫作特點,

原詩

蟈蟈與蛐蛐
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當/所有的鳥兒/因驕陽而昏暈,
隱藏在/陰涼的林中,就有/一種聲音
在/新割的草地/周圍的樹籬上/飄蕩
那就是/蟈蟈的樂音啊!它爭先
沉醉於/盛夏的豪華,它從未感到/
自己的喜悅消逝,一旦/唱得疲勞了,
便舒適地棲息在/可喜的草叢中間。
大地的詩歌呀,從來沒有停息: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當/嚴霜凝成/
一片寧靜,從/爐邊就彈起了/
蛐蛐的歌兒,在/逐漸升高的暖氣,
昏昏欲睡中,人們感到/那聲音
仿佛就是蟈蟈/在草茸茸的山上鳴叫。
蛐蛐蛐蛐
英文版蟈蟈與蛐蛐
On the Grasshopper and the Cricket John Keats
The poetry of earth is never dead:
When all the birds are faint with the hot sun,
And hide in cooling trees, a voice will run
From hedge to hedge about the new-mown mead;
That is the Grasshopper’s—he takes the lead
In summer luxury, he has never done
With his delights; for when tired out with fun
He rests at ease beneath some pleasant weed.
The poetry of earth is ceasing never:
On a lone winter evening, when the frost
Has wrought a silence, from the stove there shrills
The Cricket’s song, in warmth increasing ever,
And seems to one in drowsiness half lost,
The Grasshopper’s among some grassy hills.
蟈蟈與蟋蟀
濟慈
大地富詩意,綿綿無盡期:
日炎鳥倦鳴,林蔭且棲息。
竹籬繞綠茵,芳草新刈齊;
其中忽有聲,繞籬悠悠起—
原是蟈蟈歌,歡樂渠為首;
仲夏多繁茂,泛若不繫舟,
享之不能盡,歌來不知愁;
偶然有倦意,野草叢中休。
大地富詩意,綿綿永不息:
冬夜洵淒清,霜天多岑寂,
此時有灶爐,火焰暖人心。
蟋蟀乘雅興,引吭吐妙音;
主人嗒然坐,似眠又似醒,
莫非蟈蟈歌,來自遠山青

作者介紹

約翰·濟慈(1795~1821),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兒,生活貧困,做過醫生助理。自幼喜愛文學。1816年發表處女作《喔,孤獨》。1817年出版第一部詩集《詩歌》,其中有名篇《蟈蟈與蛐蛐》,從此嶄露頭角。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詩篇,如頌詩中的《夜鶯頌》《希臘古瓮頌》《秋頌》《憂鬱頌》,十四行詩《白天逝去了》等。他的詩想像豐富,絢麗多彩,詩中有畫,色彩感和立體感強,具有一種永恆的美,一如溫柔、清麗而又夢幻般恬靜的月光,洋溢著進步的自由精神和人類的崇高理想。他主張詩人以“美的夢幻”“自由的想像”進行創作,表現“永恆的美的世界”。他的詩對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詩人、後來的唯美派詩人以及20世紀的意象派詩人都有很大影響。詩人25歲宏才初展時,就不幸與世長辭。他留下的墓志銘是:“Here lies one whose name was written in water.(在此長眠者,聲名水上書)”
濟慈畫像濟慈畫像

詩歌賞析

蟈蟈與蛐蛐
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
當所有的鳥兒因驕陽而昏暈,
隱藏在陰涼的林中,就有一種聲音
在新割的草地周圍的樹籬上飄蕩
那就是蟈蟈的樂音啊!它爭先
沉醉於盛夏的豪華,它從未感到
自己的喜悅消逝,一旦唱到疲勞了,
便舒適地棲息在可喜的草叢中間。
這是詩的第一節,用動靜相襯的手法描寫盛夏時“蟈蟈的樂音”。
用“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領以下7行詩,主要寫了“蟈蟈的樂音”。還寫了“陰涼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可喜的草叢”等富有盛夏特色的景物,寫出了一個充滿生機、充滿喜悅的世界,並以此烘託了夏天白日裡“蟈蟈的樂音”濃郁、喜悅的感情色彩。
大地的詩歌呀,從來沒有停息: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當嚴霜凝成
一片寧靜,從爐邊就彈起了
蛐蛐的歌兒,在逐漸升高的暖氣,
昏昏欲睡中,人們感到那聲音
仿佛就是蟈蟈在草茸茸的山上鳴叫。
這是詩的第二節,用動靜相襯的手法,描寫冬日“蛐蛐的歌兒”並將前一節的畫面疊加起來,交織成大地的詩歌。用“大地的詩歌呀,從來沒有停息”領起以下5行詩,主要寫了冬日的“蛐蛐的歌兒”。
“寂寞的冬天夜晚”“當嚴霜凝成一片寧靜”等語句寫出了冬天嚴酷冷清的景象,“逐漸升高的暖氣”“昏昏欲睡中”等語句表現了家中的溫馨氣氛,並以此襯託了“蛐蛐的歌兒”的悅耳動聽。結尾兩行詩通過聯想將“蛐蛐的歌兒”與“蟈蟈的樂音”巧妙地聯繫起來,生動地表現了“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的主題。
這是一首大自然的頌歌。它通過對盛夏“蟈蟈的樂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兒”的描寫,表現了大自然一年四季歌聲不斷的景象,歌頌了大自然永遠歌聲不斷、永遠充滿生機的永恆美景,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讚美。
這首詩注重氛圍的營造,動靜相襯,意境優美,情味濃郁。“所有的鳥兒因驕陽而昏暈,/隱藏在陰涼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圍的樹籬”,“可喜的草叢”,這些景物描寫展現了盛夏生機勃勃的景象,烘託了夏天白日“蟈蟈的樂音”的美妙;“它爭先/沉醉於盛夏的豪華,它從未感到/自己的喜悅消逝,一旦唱得疲勞了,/便舒適地棲息在可喜的草叢中間”,渲染了“蟈蟈的樂音”濃郁、喜悅的感情色彩。“在寂寞的冬天夜晚,當嚴霜凝成/一片寧靜”,“在逐漸升高的暖氣,/昏昏欲睡中”等句,表現了嚴冬寂寞寧靜的冷清景象和人們家中的溫馨氣氛,與前面的氛圍既形成對照又十分和諧,襯託了冬天夜晚“蛐蛐的歌兒”的動聽。最後以“人們感到那聲音/仿佛就是蟈蟈在草茸茸的山上鳴叫”結尾,在詩人的聯想中,將前後兩幅畫面疊印在一起,讓冬天“蛐蛐的歌兒”呼應盛夏“蟈蟈的樂音”,在詩人的心靈中交織成一首此起彼伏的“從來不會死亡”“從來沒有停息”的“大地的詩歌”。
這首詩的意境既精微優美又廣大深邃,是詩人生命情感對大自然的敏銳的心靈感應,使人們深深感受到詩人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和由衷讚美之情。
《蟈蟈與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頌歌。他通過對盛夏時“蟈蟈的樂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兒”的描寫,歌頌了“大自然美好如詩,永遠歌聲不斷,永遠充滿生機”的主題。

寫作特點

這首詩注重氛圍的營造,動靜相襯,意境優美,情味濃郁使讀者能夠更好地融入整首詩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