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鈿嵌

螺鈿嵌

螺鈿嵌始創於我國,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到了清代,由於富麗堂皇的家具風格,促進了螺鈿嵌家具的發展,清代則成為螺鈿嵌家具的發展鼎盛時代。 螺鈿嵌是用在髹漆工藝上的一種裝飾手段,主要是採用螺蚌之貝殼,將其珠光層加以磨薄磨光加工成薄片後,製成人物花草鳥獸等形象嵌入預先雕成的凹形圖案內,再髹上一層光漆,於後磨平拋光使其露出鈿片,就製成了色彩艷麗的嵌螺鈿器物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螺鈿嵌
  • 始創於:中國
  • 類型:螺鈿嵌天成軒
  • 時間:明代
簡介,歷史,清代工藝,

簡介

螺鈿嵌天成軒
鑲嵌貝殼時蘸漆或在窩中事先點漆後嵌貝,以防貝殼脫落後還有殘漆尚在。

歷史

早在西周時期就已有將蚌殼鑲嵌在漆器上作裝飾了,唐五代時期這種工藝已有較大的發展。如在河南出土的唐代人物花鳥紋嵌螺鈿漆背銅鏡、蘇州瑞光塔發現的五代嵌螺鈿經箱等都是這一時期的佳作,宋元時期這種工藝更為流行,明代曹昭著的《格古要論》中說:“螺鈿漆器出江西吉安府廬陵縣……宋朝內府中物,俱是堅漆螺鈿者……”
明代是古代漆器的發展和繁榮時期,當時出現了厚螺鈿與薄螺鈿作鑲嵌並存的局面。厚螺鈿又稱硬螺鈿,使用的鈿片質地厚實,色彩較為單一。取材於色彩不太濃艷的老蚌、王珧、硨磲等貝殼,其厚度通常有0.5-2毫米,薄螺鈿又稱為軟螺鈿,是採用色彩比較濃艷的鮑魚殼加工製成柔軟有彈力的薄片,具有美麗動人的珍珠般的光澤,其厚度在0.5毫米以下,有的只有0.07毫米左右。軟螺鈿在製作上要求工匠有較高的技藝。
明末清初鑲嵌螺鈿工藝品的製作達到了高峰,宮廷造辦處內有專門工匠製作皇家御用的嵌螺鈿器。其數量眾多、品種豐富,大到屏風、門窗、桌椅、書架、箱櫃,小到瓶、盒、杯、盤及文房用具等,無不用五彩繽紛的螺鈿鑲嵌成的山水人物、花鳥魚蟲等圖案來裝飾。還有一種嵌螺鈿的漆木器,所嵌的螺鈿高出漆器或木器的表面,形成了浮雕或高浮雕的圖案,稱之為“鐫甸”。在乾隆時期隨著經濟繁榮,鑲嵌螺鈿的工藝品廣為流行。這種製作工藝十分精細的嵌螺鈿器物深受帝王及達官貴人的喜愛。除了宮廷製作外,民間作坊也大量生產。在江蘇的揚州、蘇州一帶更是作坊林立、工匠雲集。鑲嵌的螺鈿工藝除了在漆器上採用外,也廣泛套用於酸枝、紫檀等硬木家具及杯盤等小件器物上。嵌螺鈿的圖案紋飾除了繼續發展了明代已有的山水人物、花鳥草蟲外,更多地以花草,蟲獸組成的圖案出現在木器上。其圖案畫意深遠,寓意吉祥。有“竹報平安”、“瓜蝶綿綿”、“壽山福海”、“富貴牡丹”、“團龍”、“團鳳”等。

清代工藝

清乾隆年間,寧波骨木鑲嵌的製作技藝與揚州螺鈿嵌、廣州象牙嵌並駕齊驅,鼎足而三。寧波骨木鑲嵌採用螺鈿、象牙、中骨、黃楊木和彩石等多種材料,精心製作成花鳥、風景、仕女等裝飾花樣,嵌於酸枝、花梨等硬木坯上,經過精打細磨,用中國大漆髹漆而成,製作成高檔傳統家具、建築裝飾品、屏風和筆筒、筆架、鎮紙、茶葉罐、首飾盒等工藝品。
嵌螺鈿的製作工藝,充分展示了古代工匠們的聰明與才智,其名家作品更是我國古代藝品中一顆光輝璀璨的藝術明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