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絲椒

螺絲椒

螺絲椒是一種辣椒,是一代雜交皺皮椒,耐低溫,抗病,節間短,座果密,果深綠,比同類品種產量高,適宜山東、西北五省和海南等地種植。因為螺絲椒口感較辣,肉質鮮美,深受湖南等地人民的喜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螺絲椒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 :雙子葉植物綱,又稱木蘭綱
  • :茄目(Solanales)
  • :茄科(Solanaceae)
  • :辣椒屬
  • :辣椒 C. frutescens
  • 分布區域:湖北省丹江口市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栽培技術,茬口安排,品種選擇及整地,定植,病蟲害防治,

形態特徵

中熟,一代雜交皺皮椒,耐低溫,抗病,節間短,座果密,果深綠,果長22-26cm,果粗3.0cm,單果重60g左右,辣味濃品質極佳,口感好,膨果快,連續座果能力強,比同類品種產量高。

分布範圍

適宜山東、西北五省和海南等地種植。

主要價值

食用。

栽培技術

茬口安排

根據螺絲椒的品種特性, 可採用越冬一大茬和早春茬兩種栽培方式。越冬一大茬栽培除了成熟期可遇元旦春節等眾多重大節假日有較高鮮售價格外, 還兼有省人工、低投入的成本優勢, 種植效益比較顯著, 所以逐漸成為螺絲椒的首選種植方式。越冬一大茬螺絲椒栽培是指8月底—9月初定植, 11月初始收, 到次年的6月底結束拉秧的一種栽培模式。

品種選擇及整地

1 品種選擇
普通的螺絲椒品種由於不耐低溫, 容易導致深冬季節不耐寒、不開花、不坐果, 產量較低, 甚至出現凍害, 因此要求隴椒品種要以無限生長型、連續結果性好、抗病性強、耐貯運、耐低溫、品質好的進口品種為主。
2 起壟定植方式
可雙壟也可單壟種植, 每667m2栽苗2200~2 400株。雙壟栽培時建議行距70~75cm、株距40~45cm, 壟內側半坡栽植。單壟栽苗, 以行距90~110cm、株距33~35cm為宜。
一般椒苗長到4~5片真葉時定植。相比於其他品種辣椒, 螺絲椒在生產中死棵相對較少, 一般不需要嫁接育苗。在定植前, 提前往種植壟里灌大水, 造好底墒, 根據水線位置定植栽苗, 定植後, 立即澆定植水, 定植水必須澆透並確保苗坨吸足水分, 以防止由於地溫過高出現根系燙傷現象。定植前用阿米西達+亮盾+銳勝蘸根防止病害發生, 此項處理非常重要, 有些種植戶貪圖省事, 省略了這一步, 一旦管理措施跟不上, 會導致後期麻煩不斷。

定植

1 基肥管理
基肥如使用糞肥, 必須確保其充分腐熟, 並且使用時要與土壤混合均勻。建議腐熟糞肥每溫室 (以500 m2計) 用量為10 m3。
2 灌溉與追肥
緩苗以後注意控制澆水量, 嚴禁大水漫灌。追肥時, 每667 m2選用大量元素水溶肥 5~8 kg, 配合“生根膨果”型的腐植酸類肥料8 kg沖施。
3 植株管理
植株前期以促為主, 每株留2~3個主幹進行吊繩, 其餘主幹留2~3個椒後摘掉生長點即可。
4 溫度管理
定植後白天最適氣溫30~32℃, 夜晚最適溫度為18℃。棚室溫度一般建議分期管理, 前期氣溫較高, 光照較好, 容易管理, 草苫可以實行早揭晚蓋;但在深冬季節, 一般以保溫為主, 草苫可適當晚揭早蓋。立春以後, 氣溫開始回升, 但地溫並沒有完全達到理想狀態, 一般實行草苫適當早揭、適當晚蓋的方式。覆蓋地膜方式:隨著氣溫下降, 地溫也開始呈現下降趨勢, 建議在日光溫室加蓋草苫之前1周左右, 開始覆蓋地膜, 也就是當地10月中旬左右開始覆蓋地膜。覆蓋太早, 容易導致根系下扎淺, 覆蓋太晚會影響根系生長。

病蟲害防治

防治原則是預防為主, 氣候惡劣、肥水不當是病害發生的主要因素, 在生產中病害的發生往往是由於外界環境的驟變或種植環境的惡化, 所以要先監測環境, 再制定病蟲預防方案。有些種植戶往往過分注重植保措施, 卻輕視了栽培措施在病害發生過程中所起的關鍵作用, 因此建議在栽培過程中結合外界環境變化進行栽培措施的及時調整。
苗期以預防病毒病為主, 如病毒A、病毒K等。茶黃蟎、薊馬的防治:太陽沒有升起來時進行, 選用炔蟎特進行預防。疫病的防治:普力克、金雷噴霧預防。葉霉病的防治:寶麗安進行預防。
越冬螺絲椒要求及時採摘, 因為某些種植戶的採收期受市場價格影響, 價格高時往往會多采, 導致果實成熟度不一;而價格低時往往會延後採摘, 導致果實墜秧, 影響後期生長。建議在果皮不再增厚、長度不再生長時, 及時將果實採摘下來, 然後將採收果實貯存在日光溫室里, 既可以等市場價格合理時出手, 又可以延長貯存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