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角蛉科

蝶角蛉科

蝶角蛉科,又稱長角蛉科(學名:Ascalaphidae)是脈翅目下的一科昆蟲,外形很象蜻蜓,眼睛很大且鼓出,觸角長,末端膨大,呈球桿狀。它們是蒼蠅的遠親,跟蜻蜓和豆娘的關係更遠。它們通常體長5厘米,捕食它日行或黃昏出沒的昆蟲。

基本介紹

描述,生態和生命周期,

描述

蝶角蛉科屬脈翅目,體大形,外形、飛姿似蜻蜓。觸角長,末端膨大,呈典型的球桿狀,與類觸角相類似,故稱為蝶角蛉。頭部多長毛。複眼大,常被橫溝分隔為二。前後翅形狀、脈序相似,Sc和R1平行,近端部癒合。翅痣明顯,翅痣下室短。
近圓球形,卵面平滑,有精孔兩個。幼蟲體粗壯。頭大,上顎長而彎曲,內緣有齒。腹部的背面和側面有瘤突,上生棘毛。 成蟲多棲居於園林樹木,飛行緩慢,行捕食性生活。常以數十粒卵成雙行排列產於林木枝幹上。幼蟲生活於樹上或樹下,捕食小蟲,並將獵物的殘骸背負在身體的棘毛上。常見種類有黃花蝶角蛉(Ascalaphus sibiricus Evermann)等。
蝶角蛉容易與蜻蜓區別,因為後者有短且硬毛般的觸角。其近親蟻蛉有短,弱杵狀觸角,較小的眼睛,完全不一樣的翅脈。蝶角蛉科除了一個物種之外,其餘昆蟲都是長觸角,很容易區分。唯一的例外是巴西的Albardia furcata,其觸角短,但是非常強壯,並且其典型的網紋翅脈顯示了它們之間的聯繫。

生態和生命周期

蝶角蛉科成蟲以其他昆蟲為食。當受到干擾時,一些蝶角蛉會釋放出一種氣味強烈的類似麝香的化學物質震懾敵人。在新大陸的很多物種在黎明和日落時最活躍,可以通過燈光收集。白天,成蟲棲息在植物的莖和嫩枝上,身體、腿和觸角壓在枝葉上。一些物種的腹部突出,看起來像一段破碎的樹枝。很多舊大陸的物種在白天最活躍,其顏色也較亮,有些甚至可以象蜻蜓一樣張開翅膀休息,也許是擬態一種方式,因為蜻蜓是具有攻擊性的捕食者。大部分蝶角蛉體長5厘米(2英寸)。蝶角蛉分布在全球,在北美洲,主要是南部地區。
蝶角蛉產卵在嫩枝上或者石頭下。幼蟲趴在地上或植被,覆蓋雜物,等待獵物。它們在枯枝落葉或土壤里化蛹,形狀類似蠶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