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茱萸

蜜茱萸

芸香科蜜茱萸屬,灌木,樹高1--3米,枝梢圓而不扁。葉對生,單小葉、葉片長圓形、長5--13厘米,寬2--6厘米,基部闊楔形或圓,全緣,網狀葉脈較明顯,油點多。花3至數朵簇生於葉腋,細小,綠白色;雄花未見。果直徑5--6毫米,果瓣常存於枝條上經冬不落;種子腎狀卵形,長約5毫米,寬和厚約4毫米。花期3--4月;果期9--10月。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蜜茱萸
  • 拉丁學名:Melicope patulinervia (Merr. et Chun) Huang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芸香目
  • 亞目:芸香亞目
  • :芸香科
  • 亞科:芸香亞科
  • :蜜茱萸屬
  • :蜜茱萸
  • 分布區域:海南省中部以南各地。
  • 果期:9-10月
  • 花期:3-4月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蜜茱萸(Melicope patulinervia (Merr. et Chun) Huang in Acta Phytotax. Sin. 6: 132. 1957.——Evodia patulinervia Merr. et Chun in Sunyatsenia 5: 87. 1940. ),樹高1-3米。蜜茱萸小枝渾圓,各部無毛。蜜茱萸葉對生,單小葉,無翼葉,葉片紙質,長圓形,長5-15厘米,寬2-6厘米,全緣或近於全緣,油點細小,在擴大鏡下隱約可見,側脈每邊10-15條;葉柄長1-3厘米,兩端略增粗呈枕狀。
蜜茱萸蜜茱萸
蜜茱萸聚傘花序長約3厘米以內,或有花3數朵簇生於葉腋或枝節間,花軸甚短;花青白色,徑約3毫米,苞片小,脫落;萼片闊卵形,長約1/2毫米,邊緣被緣毛;蜜茱萸花瓣長卵形,長約1.5毫米,略呈肉質;雄蕊略不等長,比花瓣短,花柱極短,柱頭圓頭狀,子房圓球形。蜜茱萸果序長不超過3厘米。
蜜茱萸果梗長3-5毫米;成熟分果瓣通常1-2,很少4個,分果瓣開裂至基部,果皮有網紋,種子散出後分果瓣仍宿存於分枝上;蜜茱萸種子橢圓形,中部粗厚,兩側略狹窄且稍扁平,長4-5毫米,厚3-3.5毫米,藍黑色,有光澤。

生長環境

蜜茱萸產于海拔約900米坡地疏林中。

分布範圍

分布於海南省中部以南各地,模式標本采自海南省保亭。
蜜茱萸蜜茱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