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膠抗腫瘤機理研究進展

《蜂膠抗腫瘤機理研究進展》是一篇由胡福良、李英華撰寫的論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蜂膠抗腫瘤機理研究進展
  • 摘自:中國養蜂
  • 作者:胡福良 李英華
  • 中圖分類號:S89616 
題目:蜂膠抗腫瘤機理研究進展
摘自:中國養蜂 APICULTURE OF CHINA  2002 年 第53 卷 第4 期
作者:胡福良 李英華
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杭州 310029
摘要:本文對蜂膠的功能成分、抗腫瘤機理進行了綜述,並對蜂膠保健品的開發前景進行了展望。
關鍵字:蜂膠; 抗腫瘤; 機理; 保健食品
[中圖分類號]S89616  [文獻標識碼]B
蜂膠(propolis) 是蜜蜂從植物幼芽及樹幹上採集的樹脂,並混入其上顎腺分泌物、蜂蠟和少量花粉加工而成的一種具有芳香氣味的膠狀固體物。蜂膠含有豐富的黃酮類化合物、酸類化合物、醇類化合物、酚、醛、酮、醚類化合物、烯、烴、萜類化合物等,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抗腫瘤、促進組織再生、降血脂、抗氧化等生理藥理作用。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蜂膠獨特的保健價值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和利用。本文就國內外學者對蜂膠的功能成分和抗腫瘤機理方面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綜述,為蜂膠的進一步深入研究和全面開發利用作參考。
1  蜂膠的功能成分  蜂膠具有多種藥理作用,發揮這些藥理功能的主要成分是黃酮類化合物及其揮發性成分,包括黃酮類、黃酮醇類、黃烷酮類以及黃烷酮醇類。目前已經得到分離鑑定的化學成分有六十餘種。常見的成分見表1 。
2  蜂膠的抗腫瘤機理 2.1  抑制致癌物或潛在致癌物的產生亞硝胺和黃麴黴是目前所了解的明顯具有高致癌力的主要致癌物。人們日常食用的醃製食品容易產生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在胃酸或細菌的作用下合成有致癌作用的亞硝胺。蜂膠中的酚酸類化合物、硒、VC 及β2胡蘿蔔素可以阻斷體內亞硝胺的合成。蜂膠中的黃酮可以誘發苯芘羥化酶解除黃麴黴等致癌物質的毒性。Pepeljnjak S 等(1982) 發現蜂膠提取液對赭麴黴素A 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槲皮黃素甲基醚和蘆丁是肺致癌物苯芘的抑制劑。金雀異黃酮、菲瑟酮、槲皮素能夠誘導哺乳動物拓撲異構酶Ⅱ型DNA 的斷裂。Mahran L. G等(1996) 研究了蜂膠水提液對四氯化碳造成的肝損傷的影響,發現蜂膠水提液對肝細胞損傷有修復作用,主要是通過阻止脂質氧化和調整體內的谷光甘肽的水平。Basnet P 等(1996) 通過色譜分析發現奎尼酸222咖啡醇雙二酯的兩種衍生物:3 ,42二咖啡醇奎尼酸酯鹽(methyl 3 ,42di2O2caffeoyl quinate) 和3 ,42二咖啡醇奎尼酸酯(3 ,42di2O2caffeoy1 quinic acid) ,並通過實驗證實這兩種化合物的抗肝損傷能力比甘草素還要好。Sharma M 等(1998) 發現添加50mgPkg 的蜂膠可以阻礙使用撲熱息痛造成的肝壞死過程,減少肝癌的發病幾率。
212  抑制癌細胞的生長  蜂膠含有的部分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作用,抑制活性最強的是皂草黃素、桑黃素、兒茶精等。木樨草素、菲瑟酮具有抗細胞增生作用,福桔黃素和蜜桔黃素在2~8ugPml 的濃度下能夠抑制人扁平細胞癌細胞系的增生。咖啡因酸苯222酯和萜烯類化合物可以控制細胞增殖,使癌細胞停留在DNA 合成階段,改變細胞的無休止生長的性狀。槲皮酮可以觸發癌細胞自殺,使癌細胞破裂死亡。類黃酮可以把未分化的惡性細胞轉變成分化的成熟細胞。咖啡酸苯乙酯可以殺死或抑制變形細胞的DNA 的合成或生長,和酶酚酸(MPA) 合用具有很強的抗細胞增生作用。Mi2tamura T 等(1996) 通過實驗發現,蜂膠甲醇提取液中的三色薊二萜類化合物(clerodane diterpenoid) 主要通過兩個方面抑制小鼠化學誘髮型皮膚癌。一是從DNA 的合成開始部位抑制合成,一是在補救代謝途徑中減少DNA 的合成從而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Kimo2to Tetsuo 等(1998) 發現蜂膠提取液中的Artepillin C(3 ,52二異戊烯242苯丙烯酸) 具有抗菌活性,對人和鼠類的惡性腫瘤細胞起到細胞毒素的作用,可以明顯抑制腫瘤細胞生長,最後導致腫瘤細胞凋亡。通過單核細胞直接細胞毒性測定發現,Artepillin C 對實體瘤和白血病細胞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裸小鼠的體內實驗驗證該物質可以使有絲分裂終止,使移植性腫瘤萎縮。這可能與抑制腫瘤血管增生,切斷腫瘤營養供應有關。實體瘤的生長和轉移依賴血管的生成,腫瘤細胞所需的氧氣和營養都由新生的血管供應,若腫瘤血管的生成得到抑制,腫瘤細胞就會因為缺乏營養而飢餓致死。
2.3  抗突變  氧自由基(OFR) 和脂質過氧化物(LPO) 可以使DNA 損傷、交聯,從而引發癌突變。蜂膠中的SOD 以及黃酮類化合物是抗自由基和過氧化脂質的有效成分。Scheller S 等(1990) 利用電子順磁共振的方法研究蜂膠乙醇提取液對自由基的作用,結果蜂膠中黃酮類化合物對2 、22二苯基212苦基肼基游離基有強烈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地清除自由基。蜂膠中的3 ,42二羥基252異五烯肉桂酸具有的抗亞油酸過氧化反應的能力比丁羥甲苯還強。Kimoto T(1999) 等發現蜂膠提取物中的Artepillin C 可以明顯降低三醋酸腈鐵鹽氧化引起的腎損傷,阻止腎臟和肺臟癌變的發生。捷克斯洛伐克癌症研究所的Vachalkova A (1995) 等通過極譜分析發現櫟精(quercetin) 、鼠李黃素(rhamneti ) 和山奈酚(kaempferol) 等具有顯著的抑制致突變物質的作用。Lin Song Chow (1999) 等研究了蜂膠乙醇提取液對酒精慢性中毒引起的谷光甘肽和微粒體酶的影響,發現劑量為30mgPkg 體重時,可以明顯抑制細胞色素P - 450 、還原型輔酶Ⅱ代謝依賴的細胞色素C 還原酶的活性,減少谷光甘肽和羥基苯胺的產生,阻止脂質氧化過程。
2.4  抗菌和抗病毒  生物性致癌在癌症的發病過程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Krochmal C (1991) 對蜂膠的抗細菌、抗真菌和抗炎作用進行了研究,發現蜂膠對表皮和黏膜層的真菌和細菌有良好的抑制效果。Serkedjieva J 等(1992)發現蜂膠中的異戊基阿魏酸等對香港型(H3N2) 感冒病毒有強烈的抑制作用。Scheller S 等(1999) 研究了蜂膠液和抗結核藥鏈黴素、利福黴素、異煙肼和乙胺丁醇對分支桿菌的聯合抑制效果。發現可能是由於抗結核藥和蜂膠乙醇提取液活性成分間形成了化學鍵,蜂膠乙醇提取液的加入降低了結核分支桿菌對抗結核藥的抗性,加強了抗結核藥的藥效。Sato T 等(1999) 研究了蜂膠對引起胃癌的幽門纏繞桿菌的作用,發現蜂膠液能夠殺死幽門纏繞桿菌,抑制脲酶活性,促進胃液分泌,減少胃病發生。Hegazi Ahmed G 等(2000) 用氣相色譜分析了歐洲產蜂膠的化學成分並研究其抗菌活性。發現蜂膠樣品的化學組成大部分相同,香豆酸(trans2p2coumaricacid) 是三者共有的主要成分。其中德國蜂膠以苯乙基2反式2咖啡酸酯(Phenylethyl2trans2caffeate) 、苯甲基阿魏酸(benzyl ferulate) 和高良姜素為主,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表現出高抗菌活性。奧地利蜂膠主要含有喬松素(Pinocembrin) 和香豆酸,抗白色念珠菌效果好。苯甲基咖啡酸酯(Benzyl caf2feate) 和喬松素(Pinocembrin) 是法國蜂膠中的主要組分,對各種細菌都有抑制作用,但效果不如德國和奧地利的蜂膠。
2.5  調節機體免疫機能,提高對環境因子變化的適應性  雖然蜂膠本身並不具有抗原特性,但它能夠起免疫佐劑的作用,能夠增加抗體的產生,使血清總蛋白和丙種球蛋白的含量增高,白細胞和巨嗜細胞的吞噬能 力增強, 機體的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免疫能力提高。Ivanovska N 等(1995) 對蜂膠的機體體內免疫調節作用進行了一系列研究,發現苯乙烯酸和咖啡酸對紅血球溶液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無論對機體損傷造成的免疫功能低下,還是本身原有的免疫功能缺乏都有很好的效果;對革藍氏陰性菌感染的免疫調節主要是通過提高巨嗜細胞活力,增強其吞噬功能。蜂膠的水提液能夠更充分地發揮蜂膠的免疫調節功能。蜂膠的免疫調節功能對預防白血病、愛滋病等有良好的效果。
3  蜂膠保健食品的開發前景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我保健理念的增強,對癌症的膳食預防越來越受到重視,抗癌保健食品漸受歡迎。在我國,藥食同源的歷史悠久,有著較好的推廣基礎。蜂膠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酶以及大量的黃酮類化合物,是一種良好的天然免疫增強劑,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還可影響DNA 的合成。我國是世界第一養蜂和蜂產品生產大國,蜂膠資源十分豐富,蜂膠保健品的開發有著非常廣闊的前景。
參考文獻 11Pepeljniak et al . Growth inhibition of Bacillus subtilis and composition of various propolis extracts. Pharmazie , 1982 , 37 (12) :864~865. 21Mahran LG et al .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aqueous propolis extract on isolated rat hepatocytes against carbon tetrachloride tox2 icity. Drugs under Experimental and Clinial Research , 1996 ,22 (6) :309~316. 31Basnet P et al . Potent antihepatotoxic activity of dicaffeoy1 quinic acids from propolis. Biological and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1996 ,19 (4) :655~6571 41Sharma M& Pillai KK et al . Protective effect of propolis against paracetamol toxicity in rat liver . Indian Journal of Toxicol2 ogy , 1998 , 5∶27~341 51Mitamura T &Matsuno T et al . Effects of a new clerodane diterpenoid isolated from propolis on chemically induced skin tu2 mors in mice .Anticancer Research , 1996 ,16 :2669~2672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