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區政協四屆一次會議

12月27日上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合肥市蜀山區第四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來自全區社會各界、各條戰線的232名政協委員齊聚一堂,共商經濟社會發展大計。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區第四次黨代會確定的各項工作目標,回顧總結三屆區政協五年來的主要工作、提出今後政協工作思路;聽取討論區“一府兩院”等工作報告;選舉產生新一屆區政協領導班子。與會全體委員,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民政協工作提出的“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的要求,認真履行職責,圍繞會議主題和任務,積極建言獻策,共同完成大會各項任務。
本次大會執行主席有:沈業榮、羅守掌、鄔盛根、俞萍、李家斌、虞慶平、劉小松、王峰、毛炎冰、任紅、孫保忠、李承虎、李家勇、吳敏興、汪明新、張向平、張愛武、羅昕、周頻、凌德斌。
應邀出席大會並在主席台就座的領導有:區委書記李學明,區委副書記、區長葛斌,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陸在明,區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沈成富,區委常委江斌、江浩、崔學章、張旭生、陳成朝、衛中、張漢田、彭兆耀、許靜靜,區政府副區長盧磊、金飛燕、孟子偉、范恆碧、李衛,壽縣蜀山現代產業園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寧世明,區法院院長江華,區檢察院檢察長萬山,區政協歷屆主席丁雲倉、朱士林、包德中,三屆區政協副主席董本權,區政協原黨組副書記葛夙勤及主席團成員,區長助理卜華松。
大會由執行主席沈業榮主持。
大會執行主席羅守掌作三屆區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報告指出,過去的五年,是全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民生福祉大幅提升的五年,也是政協工作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富有成效的五年。五年來,在中共蜀山區委的堅強領導下,三屆區政協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緊緊圍繞全區工作大局,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為全區經濟社會科學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報告分別從五個方面總結了區政協五年來的工作:一、凝聚共識、務求實效,政治協商規範有序。精心組織全會協商,謀發展大計。全會期間,區委、區政府領導蒞臨各專委會討論組,聆聽委員心聲,溝通交流委員關注的問題,暢通了委員了解區情、掌握實情、建言獻策渠道。五年來,共組織5次全會大會發言,收到發言材料126篇,15名委員作了專題發言,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紮實抓好專題協商,獻務實良策。五年來,召開主席會議46次、常委會議19次、專委會專題協商會議68次,就全區經濟運行和社會發展、財政預算執行、提案建議辦理、民計民生改善等與區政府及有關部門進行專題協商,所提意見和建議大部分被採納。深入開展對口協商,建睿智之言。區黨政部門對重大問題研究論證,吸收有關專委會委員參加;專委會組織的對口調研視察等活動,有關黨政部門和鎮街園也積極支持。主席班子成員和駐會常委利用列席區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經濟工作調度會和參加全區領導幹部大會等,就重大決策、重要工作、重要人事安排提出意見與建議。積極探索基層協商,顯民主活力。出台《關於開展政協委員進社區(村)活動實施意見》。目前,全區各聯絡組均建立“政協委員進社區(村)工作簿”、“政協委員民情筆記”、“政協委員民情聯絡員”等制度。二、準確定位、把握方式,民主監督紮實有力。以提案為抓手,出謀獻計求真求實。區政協三屆一次會議以來,委員們圍繞我區經濟、文化、教育、衛生、生態、社會治理等內容,共提交提案302件,其中立案的258件,均在規定時間內辦復;常委會通報表彰了23名優秀提案委員。以信息為載體,反映民意盡心盡職。五年來,報送社情民意信息300多條,其中160多條通過省、市政協編報省、市領導;開展專題調研視察活動370多次,形成調研報告36篇,其中28篇在市政協全會、市社情民意座談會、市政府資政會上作大會發言或專題報告。以評議為平台,促進行風轉變越來越好。按照區委《關於政協委員擔任特約監督員工作暫行辦法》要求,安排70名委員分別擔任區紀委監察局、區城管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法院、區檢察院等部門的行風政風、執法執紀、廉政風險防控監督員。組織市、區兩級委員160多人次,對部分區直部門和鎮街園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社區兩委換屆等,開展民主評議和監督。三、精心選題、深入調研,參政議政成效明顯。緊扣區域全局發展建言獻策。五年來,委員主動參與西園、五里墩、稻香村、三里庵街道和井崗鎮、南崗鎮等舊城舊村拆遷安置工作,對政策的制訂出台、透明執行發揮了重要的參政議政和監督作用。回響區委號召,安排一名副主席長年駐點招商,區政協機關招商引資工作連續5年獲獎。助推重點項目建設建言獻策。先後18次組織領導班子成員和部分常委,分別對西部新城建設、動力東村和方大郢城中村改造、公租房建設、電商園四期等一批重點項目進行專題調研和視察,聽取工作進展情況通報,並就調研中發現的問題提出針對性意見和建議。圍繞生態環境保護建言獻策。先後26次組織委員對全區生態農業建設、“三線三邊”環境整治及綠化大會戰工作進行專題調研和視察。先後32次組織各專委會和聯絡組對全區舊城舊村改造、老舊小區整治進行專題調研和視察。成立規格層次高、專業技術強的環巢湖整治專題調研組,對流經本區域的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上游支流的水質污染以及小廟污水處理廠建設等進行調研論證,形成《關於做好巢湖支河流水環境治理的幾點建議》專題報告,在市政府資政會上作交流發言。聚焦民生工程實施建言獻策。五年來,委員們關於“養老助老”方面的提案達18件,其中大會發言9篇,《關於城區居家養老服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關於養老機構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建議》等4篇在全市社情民意座談會上作交流發言。關注產業轉型升級建言獻策。主席班子先後組織部分常委赴派蒙集團、博一流體、惠而浦等36家委員企業調研視察。四、發揮優勢、突出特色,履職渠道有效拓展。加強扶貧濟困,心繫民眾冷暖。加強聯誼交流,增進團結協作。加強對外宣傳,擴大政協影響。五、強基固本、激發活力,自身建設得到加強。重視發揮領導班子自身作用。切實發揮專委會基礎性作用。充分發揮政協委員主體作用。積極發揮聯絡組紐帶作用。
報告指出,區政協五年來取得的成績,是中共蜀山區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區政府及社會各界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廣大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以及全體政協工作者共同奮鬥的結果,也是歷屆政協打下良好工作基礎的結果。報告同時指出區政協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
報告指出,回顧五年來的工作,積累了一些認識。主要體會是:一、只有增強政治意識,政協工作才能方向明確;二、只有增強大局意識,政協工作才能有為有位;三、只有增強責任意識,政協工作才能體現價值;四、只有增強創新意識,政協工作才能永保活力。
報告提出,未來五年,新一屆政協工作要繼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認真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緊緊圍繞區第四次黨代會提出的今後五年發展總目標、總任務,履行好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發揮好協調關係、匯聚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作用,為推動全區經濟社會科學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報告指出,未來五年,區政協將著重從以下四個方面做好各項工作:第一,堅持黨的領導、維護核心,始終保持政協工作堅定的政治方向;第二,堅持服務大局、圍繞中心,切實明確政協工作清晰的工作思路;第三,堅持履職為民、凝聚人心,努力發揮政協工作重要的橋樑作用;第四,堅持與時俱進、不忘初心,不斷激發政協工作蓬勃的生機活力。
會議強調,事業凝聚人心,使命催人奮進。區政協將在中共蜀山區委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全區工作大局,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更加務實的工作作風、更加嚴謹的履職態度,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不斷提升政協工作能力水平,為加快建設國內一流的現代化城區而努力奮鬥。
會上,大會執行主席李家斌致開幕辭。大會執行主席鄔盛根作三屆區政協常委會關於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3位政協委員圍繞做優秀委員、加強工業設計平台建設、打造小廟鎮“文創旅遊綜合體”主題作大會發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