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網定理

蛛網定理

蛛網定理是純粹競爭條件下,某些產品價格和供求變動周期循環現象所揭示的經濟特徵的理論概括。由供求曲線反映出這些產品不同時點上的價格、產量和需求量關係時,其形似蛛網,故此得名。在完全競爭條件下,每個生產者都按當前價格安排生產,並不是中途改變,由於當前市價由前期產量和需求量的關係而定,同時也決定下期產量,因此其相互關係在運動過程中會出現三種情況;(2)供給彈性小於需求彈性,價格和產量的波動越來越小,並趨於均衡;(2)供給彈性大於需求彈性,價格和產量的波動越來越大,向非均衡方向發展;(3)供給彈性等於需要彈性,價格和產量始終按同一幅度波動。這一定理對一些有機構成低,易於轉產的產業的分析有一定參考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蛛網定理
  • 外文名:The cobweb theorem
  • 表達式:是一種動態均衡分析
  • 提出者:舒爾茨、荷蘭的J.丁伯根
  • 提出時間:1930年
  • 套用學科:經濟學
  • 適用領域範圍:商品價格
  • 另一提出者:里奇
蛛網理論定義,蛛網理論的模型,

蛛網理論定義

蛛網理論是一種動態均衡分析。古典經濟學理論認為,如果供給量和價格的均衡被打破,經過競爭,均衡狀態會自動恢復。蛛網理論卻證明,按照古典經濟學靜態下完全競爭的假設,均衡一旦被打破,經濟系統並不一定自動恢復均衡。這種根據的假設是:
①完全競爭,每個生產者都認為當前的市場價格會繼續下去,自己改變生產計畫不會影響市場;
②價格由供給量決定,供給量由上期的市場價格決定;
③生產的商品不是耐用商品。這些假設表明,蛛網理論主要用於分析農產品。

蛛網理論的模型

蛛網理論的模型如圖所示。
圖中P、Q、D、S、分別是價格、產量、需求函式供給函式;t為時間。根據上述模型,第一時期的價格P1由供給量Q1來決定;生產者按這個價格來決定他們在第二時期的產量Q2。Q2又決定了第二時期的價格P2。第三時期的產量Q3,由第二時期的價格P2來決定,依此類推。由於需求彈性供給彈性不同,價格和供給量的變化可分三種情況:
發散型蛛網發散型蛛網
封閉型蛛網封閉型蛛網
①當供給彈性小於需求彈性(即價格變動對供給量的影響小於對需求量的影響)時,價格和產量的波動將逐漸減弱,經濟狀態趨於均衡,如圖1所示。供給彈性小於需求彈性為“蛛網穩定條件”,蛛網向內收縮,稱“收斂型蛛網”。
②當供給彈性大於需求彈性(即價格對供給量的影響大於對需求量的影響)時,波動逐步加劇,越來越遠離均衡點,無法恢復均衡,如圖2所示。供給彈性大於需求彈性為 “蛛網不穩定條件”,蛛網為“發散型蛛網”。
③當供給彈性等於需求彈性時,波動將一直循環下去,即不會遠離均衡點,也不會恢復均衡,如圖3所示。供給彈性與需求彈性相等為“蛛網中立條件”,蛛網為“封閉型蛛網”。
蛛網理論的套用 蛛網理論的提出,即用彈性考察價格波動對下一周期產量的影響,一些經濟學家用蛛網理論解釋生豬和玉米的價格與產量的關係及其波動,提出了著名的“生豬——玉米循環”模型。這個模型指出:因為玉米是生豬的主要飼料,生豬的價格會影響到玉米的價格。當玉米價格發生變動後,又會影響下一年玉米產量,玉米產量變動後,又會影響玉米價格,玉米價格的變動,進而影響生豬的價格,生豬的價格變動又影響生豬的產量。如此等等,直至趨向一個長期的均衡,即玉米和生豬的價格和產量相對穩定下來。這是歷史上運用蛛網理論的典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