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形鋼

蛛形鋼

蛛形綱(Arachnida)是節肢動物門、螯肢動物亞門最大的一綱。包括蜘蛛、蠍和蜱蟎等,身體分成前體和後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蛛形鋼
  • 外文名:Arachnida
  • 包括:蜘蛛、蠍和蜱蟎
  • 實質:節肢動物門螯肢動物亞門最大一綱
形態特徵,外形,器官,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亞種分類,經濟意義,

形態特徵

外形

前體由6節組成,背面通常包以一塊堅硬的背甲,腹面有一塊或多塊腹板,或被附肢的基節遮住。後體部由12節組成,除蠍類以外,大多數數蛛形綱動物的腹部不再分成明顯的兩部分,並且體節有合併的趨勢。蟎類的腹部與前體已合而為一。單眼不超過12個。前體有6對附肢。螯肢在口的前方,2~3節,鉗狀或非鉗狀。觸肢6節,鉗狀或足狀。步足7節。跗節末端有爪。蜘蛛的後體與前體之間通過腹柄而相連。後體通常無附肢。雌雄異體。生殖孔開於後體第2節的腹面。全世界已知約5萬多種,絕大多數陸生,僅少數蟎類及一種蜘蛛為水棲。

器官

消化:大多數蛛形綱的種類為肉食性,在取食時,部分先行體外消化,即當捕獲獵物時,先以觸肢和螯肢將其殺死和撕碎,然後吐出由中腸分泌的消化酶,使部分食物在體外消化後再送到口前腔。食物從口進入前腸的咽和食道後,再從食道進到中腸。中腸壁有分泌細胞和吸收細胞。分泌細胞產生體外消化酶,在食物到中腸後繼續完成消化。吸收的養料多貯藏在盲管周圍的間細胞內。中腸伸展到腹部的後部,經短腸(即後腸)而通向肛門。
排泄:排泄器官為基節腺和馬氏管,有些種類二者兼有,或僅具其一。基節腺位於前體部的兩側,為一薄壁的圓形囊,浸於血液,從四周的血中收集廢物,經過一條盤曲的管,開口於附肢的基節。基節腺由胚胎的體腔囊衍生而成,不超過4對。馬氏管1~2對,位於中腸後部與後腸相接處。來自血液的廢物透過管壁,排到腸內。
神經系:除較原始的蠍類外,神經系高度集中。腦位於食道上方,由原腦和後腦組成。原腦有視中樞和視神經,後腦有神經通到螯肢。中樞神經系的其餘部分在食道下方。蛛形綱中許多目的種類,原來位於腦部和腹部的大多數或全部神經節向前移,而與觸肢節的食道下神經節合併。
多數蛛形類有3種感覺器:感覺毛、眼和縫感覺器。感覺毛布滿整個體表,附肢上尤其多。感覺毛中有一類叫聽毛,纖細而長,基部擴大成一小球,坐在一個窩內,並有神經相通,能感受極微弱的震動和氣流。各種蛛形類的眼都相似。角膜和晶體合在一起,系角質層的加厚部分。晶體的下方是一層叫做玻璃體的真皮細胞,再下面是由感光細胞組成的視網膜層。視網膜後面還有視網膜後膜。感光細胞或向著光源(直接眼),或向著視網膜後膜(間接眼)。間接眼的視網膜後膜為反光色素層。有的蛛形類只有某一類眼;但有許多種類(如蜘蛛)兩種眼都具備。縫感覺器是在角質層上的一個縫狀窩,縫隙處有一極薄的膜遮覆,膜下面與一個感覺細胞通出來的毛狀突起相接觸。縫感覺器的數量可能很多,有的單個,有的成群稱作琴形器。大多數蛛形類的身體和附肢上都有。有的蜘蛛多達 3000個,其中約半數為成群的。這種感受器能對外骨骼張力的細微變化作出反應,並有本身感受和探測震動的功能。
呼吸:蛛形綱動物用書肺或氣管呼吸,有的兩者兼備。書肺較原始,可能由書鰓變化而來,結構很相似,不過書肺在體內,適於陸上呼吸,成對,位於腹部的腹面。蠍的書肺多至4對,各在一個腹節上。書肺由腹部腹壁內陷成一囊而成,一側的囊壁又折成許多葉狀瓣,疊成書頁狀,因而得名。血液由腹血竇流入瓣內。由書肺孔進入的空氣通入兩瓣之間的空隙,進行氣體交換。不形成皺褶的一側囊壁則形成一個氣門室,氣門室向內通向瓣間的空隙,向外通書肺孔。有的在氣室背面有肌肉,收縮時氣室擴張,書肺孔打開;但大多數藉助氣體的擴散而通氣。氣管系與昆蟲的相似,但起源不同,一般認為它較書肺損失水分少。只用氣管呼吸的種類,循環系在運輸氧方面不起多大作用。相反,有書肺的蠍和許多種蜘蛛的血中有呼吸色素——血青蛋白。
循環:心臟幾乎全在腹部前半。低等種類的心分節,與腹部的分節相對應,每節一對心孔。蠍的心分7節,但在不同類群有不同程度的退化,某些蟎類甚至完全消失。心向前通出一條大的前主動脈到前體,一條小的後動脈到腹部的後半部,從心臟的每一節通出一對小的腹動脈。小動脈的血液最終流入組織間隙,然後匯集到腹血竇,與書肺相接觸,再經一或數對靜脈管流回圍心竇。
生殖:雌孔和雄孔通常都在第8體節(即第2腹節)的腹面。生殖腺單個或成對。許多蛛形類以精包間接傳送精子。蜘蛛、蠍、偽蠍等類的雄性有求偶行為,而且不同類有不同的形式。盲蛛和避日蛛沒有婚舞。有的種類產卵後母體不加保護,或在子代孵化前已經死去,但有的種類有保護幼體或卵囊的行為。

生活習性

蛛形類一般不擴散。蠍只要有充足的食物,就不遷往遠處。但蜘蛛中少數種類有飛航的習性。夏季,果樹蟎類可附在過往昆蟲的足上遷移。偽蠍偶而可附在蠅、盲蛛或其他動物的足上。這可能是由於飢餓而遷往食物豐富的場所。蛛形類的耐飢力很強,蠍能耐飢14個月,一種管網蛛能耐飢26個月,一種球腹蛛能耐飢30個月。
蛛形類不喜酷熱,常隱蔽在石塊或樹葉下,或營穴居生活,多在夜間出來活動。織網的蜘蛛角質層較厚,個體較大,一般色澤較艷麗。隱蔽在石頭、樹葉下或洞穴中的種類角質層較薄,不能在於熱的環境中生活,也不能作遠距離旅行。有幾種蠍只能在潮濕處生存,並要喝水。盲蛛也經常喝水。偽蠍在乾燥環境中很快就死亡。但是在炎熱的沙漠裡,有幾種蠍和盲蛛由於體表有一層蠟,能夠很好地保存水分以維持生存。
蛛形綱動物是陸生螯肢動物,用書肺呼吸空氣。書肺與肢口綱的書鰓同源,但已演變為適應陸上生活的呼吸器,與外界僅以成對的裂縫相通。鱟(肢口綱劍尾目)的發達的腹部附肢在蛛形類已極度退化,僅在蠍和蜘蛛保留一部分,但已變化為特殊的結構,如櫛板或紡器。由於蠍的書肺與鱟的書鰓在組織學上十分接近,人們認為蠍是蛛形綱中最原始的類群。

分布範圍

蛛形類的地理分布可分4個類型:
①連續分布在熱帶、亞熱帶的,如蠍、避日蛛、無鞭類、有鞭類以及蜘蛛目的捕鳥蛛;
②不連續分布在熱帶、亞熱帶的,如須腳類、節腹類、裂盾類和蜘蛛目的古蛛科;
③從熱帶分布到溫帶的,如盲蛛、偽蠍、蟎和大多數蜘蛛目的種類;
④分布到兩極的,某些蜘蛛、盲蛛和蟎類。
在珠穆朗瑪峰6700米處發現的跳蛛可能是世界上分布最高的動物。

亞種分類

蛛形綱可分為4亞綱16目,其中現生種類計3亞綱11目:
蛛形綱主要有
廣腹亞綱(Latigastra):蠍目(Scorpiones),偽蠍目(Pseudoscorpiones),盲蛛目(Opiliones),古怖目(Architarbi),蜱蟎目(Acarina)。
胸口亞綱(Stethostoma):聯足目(Haptopoda),後足目(Anthracomarti)。
單獨亞綱(Soluta):角怖目(Trigotarbi)。
柄腹亞綱(Caulogastra):須腳目(Palpigradi),有鞭目(Uropigi),裂盾目(Schizomida),奇基目(Kustarachnae),無鞭目 (Amblypygi),蜘蛛目(Araneae),節腹目 (Rici-nulei),避日目(Solifugae)。
有的學者把有鞭目、裂盾目和無鞭目合成一個腳須目。其中古怖目、聯足目、後足目、角怖目和奇基目5類為已滅絕的種類;須腳目、無鞭目和節腹目3目迄今在中國尚未發現。

經濟意義

蛛形綱中不少種類捕食害蟲,在保持生態平衡上有一定的作用。蠍和蜘蛛中的某些種類可作藥材。蜱蟎是許多動植物的寄生蟲;蠍、偽蠍和蜘蛛的毒液可能傷害或致死人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