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井喜

蛙井喜

蛙井喜,典故名,典出《莊子集釋》卷六下〈外篇·秋水〉。“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樂,此亦至矣。”盤踞一口淺井的快樂,後以“蛙井喜”喻識淺者的沾沾自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蛙井喜
  • 拼音:wā jǐng xǐ
  • 注音:ㄨㄚ ㄐㄧㄥˇ ㄒㄧˇ
  • 解釋:喻識淺者的沾沾自喜
基本信息,詳細釋義,用典示例,

基本信息

詞目:蛙井喜

詳細釋義

典源
《莊子集釋》卷六下〈外篇·秋水
公孫龍問於魏牟曰:「龍少學先王之道,長而明仁義之行,契約異,雜堅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窮眾口之辯,吾自以為至達已。今吾聞莊子之言,茫焉異之,不知論之不及與,知之弗若與?今吾無所開吾喙,敢問其方。」公子牟隱機大息,仰天而笑曰:「子獨不聞夫埳井之蛙乎?謂東海之鱉曰:『吾樂與!出跳梁乎井幹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則接腋持頤,蹶泥則沒足滅跗;還虷蟹與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樂,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時來入觀乎!』東海之鱉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縶矣。於是逡巡而卻,告之海曰:『夫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禹之時十年九潦,而水弗為加益;湯之時八年七旱,而崖不為加損。夫不為頃久推移,不以多少進退者,此亦東海之大樂也。』於是埳井之蛙聞之,適適然驚,規規然自失也。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猶欲觀於莊子之言,是猶使蚊負山,商蚷馳河也,必不勝任矣。且夫知不知論極妙之言,而自適一時之利者,是非埳井之蛙與?……」
譯文
公孫龍向魏牟問道:“我年少的時候學習古代聖王的主張,長大以後懂得了仁義的行為;能夠把事物的不同與相同合而為一,把一個物體的質地堅硬與顏色潔白分離開來;能夠把不對的說成是對的,把不應認可的看作是合宜的;能夠使百家智士困惑不解,能夠使眾多善辯之口理屈辭窮:我自以為是最為通達的了。如今我聽了莊子的言談,感到十分茫然。不知是我的論辯比不上他呢,還是我的知識不如他呢?現 在我已經沒有辦法再開口了,冒昧地向你請教其中的啟發。”魏牟靠著几案深深地嘆了口氣,然後又仰頭朝天笑著說:“你不曾聽說過那淺井裡的青蛙嗎?井蛙對東海里的鱉說:‘我實在快樂啊!我跳躍玩耍於井口欄桿之上,進到井裡便在井壁磚塊破損之處休息。跳入水中井水漫入腋下並且托起我的下巴,踏入泥里泥水就蓋住了我的腳背,回過頭來看看水中的那些赤蟲、小蟹和蝌蚪,沒有誰能像我這樣的快樂!再說我獨占一坑之水、盤踞一口淺井的快樂,這也是極其稱心如意的了。你怎么不隨時來井裡看看呢?’東海之鱉左腳還未能跨入淺井,右膝就已經被絆住。於是遲疑了一陣子之後又把腳退了出來,把大海的情況告訴給淺井的青蛙,說:‘千里的遙遠,不足以稱述它的大;千仞的高曠,不足於探究它的深。夏禹時代十年里有九年水澇,而海水不會因此增多;商湯的時代八年里有七年大旱,而岸邊的水位不會因此下降。不因為時間的短暫與長久而有所改變,不因為雨量的多少而有所增減,這就是東海最大的快樂。’淺井之蛙聽了這一席話,驚惶不安,茫然不知所措。再說你公孫龍的才智還不足以知曉是與非的境界,卻還想去察悉莊子的言談,這就像驅使蚊蟲去背負大山,驅使馬蚿蟲到河水裡去奔跑,必定是不能勝任的。而你的才智不足以通曉極其玄妙的言論,竟自去迎合那些一時的勝利,這不就像是淺井裡的青蛙嗎?
釋義
“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樂,此亦至矣。”盤踞一口淺井的快樂,後以“蛙井喜”喻識淺者的沾沾自喜。

用典示例

黃庭堅《次韻答邢敦夫》:“方求無津涯,不作蛙井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