虻鮋

虻鮋

虻鮋(學名:Erisphex pottii)為前鰭鮋科虻鮋屬的魚類。體無鱗,而被密集的絨粒狀皮質小突起。眼前骨下緣有2尖棘,前鰓蓋骨後緣有4尖棘。背鰭始於眼後緣上方。腹鰭喉位,有1鰭棘、2鰭條。各鰭鰭條均不分枝。體側有許多不規則的暗色小斑點。分布於朝鮮、日本以及中國沿海均產等。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Kobe。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虻鮋
  • 拉丁學名:Erisphex pottii
  • 別稱:老虎魚、虎魚
  • 二名法:Erisphex pottii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輻鰭魚綱
  • :鮋形目
  • :前鰭鮋科
  • :虻鮋屬
  • :虻鮋 E. pottii
  • 命名者:Steindachner, 1896
形態特徵,生態習性,分布範圍,世界分布,中國分布,

形態特徵

背鰭XII-12;臀鰭II-10~11;胸鰭12;腹鰭Ⅰ-2。 體延長,頗側扁,背腹緣淺弧形,前部較高,後部低斜,體長為體高2.7~3.1倍,為頭長2.9~3.1倍。頭側扁,中大,無皮瓣,頭長為吻長2.7~3.1倍,為眼徑4.1~5.5倍。鼻棘小而鈍;額棱低平,在眼中部上方遇合,突起,後部再分離,突起前方有一深凹,後方具一淺凹。眶上棱與額棱間凹入;眶前棘、眶上棘、眶後棘鈍尖;頂頭棱粗短;蝶耳棘、翼耳棘、後顳顬棘粗鈍。眶前骨下緣具2棘,後棘粗大尖銳,伸達上頜骨後緣水平線。眶下棱低平。前鰓蓋骨邊緣具4尖棘,第一棘最大,伸達鰓蓋邊緣;鰓蓋骨具2小棘。眼小,上側位,約等於吻長;眼間隔約等於眼徑。口大,口裂幾垂直,下頜弧形上突,上頜骨寬,後端伸達眼前緣下方;下唇邊緣細裂成小須狀,下頜腹面具粘液孔3對。牙細小,上下頜、犁骨具絨毛狀牙群,齶骨無牙。舌大而厚,圓形,前端游離。鼻孔小,2個,圓形,位於眼的前方。鰓孔寬大,鰓蓋膜前延達前鼻孔下方,不與峽部相連。鰓蓋條7。鰓耙短小,突起狀。具假鰓。 鱗退化,體被絨毛狀細刺。側線高位,具粘液小管12~14,伸達尾基。 背鰭具12鰭棘,12鰭條,始於瞳孔後緣上方,第1~4棘較粗而高,後方鰭棘漸低,細弱,第四鰭棘處有一淺缺刻,鰭端伸達尾基。臀鰭具2鰭棘,10~12鰭條,始於背鰭第二鰭條下方,棘短小,鰭條細弱,後端幾伸達尾基。腹鰭短小,具l鰭棘,2鰭條,位於胸鰭基底前下方。胸鰭低位,寬大,尖形,上方鰭條長,伸達臀鰭起點。尾鰭圓形。 體腔中大,腹膜黑色。胃大,囊狀,幽門盲囊2個。腸短於體長,盤曲二次。鰾小,圓形。 體灰黑色,腹部淺色,背側面有時具不規則黑色斑塊或小點;背鰭鰭條部、尾鰭、臀鰭、胸鰭黑色,幼魚尾鰭白色。
虻鮋

生態習性

棲息深度:水深50至264米
虻鮋虻鮋
暖溫性小型鮋類,體長一般在100毫米以內。棲息於較深的泥沙底質海區。以小型甲殼動物等為食。春季產卵。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中國分布

台灣西部、南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