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喘

喘即氣喘、喘息。喘證是以呼吸困難、甚至張口抬肩,鼻翼扇動,不能平臥為臨床特徵的病症。明代張景岳把喘證分為實喘和虛喘。《景岳全書·喘促》:“實喘者有邪,邪氣實也;虛喘者無邪,元氣虛也。”《臨證指南醫案·喘》提出:“在肺為實,在腎為虛。”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dyspnea of deficiency  type
  • 就診科室:內科
  • 常見病因:慢性咳嗽、肺癆等肺系病症遷延未愈導致
  • 常見症狀:面色白,自汗,易感冒或者面顴潮紅,煩熱口渴,舌質淡紅或有苔剝,脈軟弱或細數等
病因病機,臨床表現,辨證施治,針灸治療,預後,預防,

病因病機

虛喘常由慢性咳嗽、肺癆等肺系病症遷延未愈,病久肺虛,氣失所主,腎元虧虛,腎不納氣而短氣喘促。病情嚴重者,心氣、心陽衰憊,出現喘脫。中氣虛弱,肺氣失於充養,導致氣虛而喘。故病位在肺腎兩髒,涉及心脾。

臨床表現

肺虛者勞作後見氣短不足以息,常伴有面色白,自汗,易感冒或者面顴潮紅,煩熱口渴,舌質淡紅或有苔剝,脈軟弱或細數。
腎虛者靜息時亦有氣喘,動則更甚,呼多吸少,氣不得續,伴有怕冷,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沉弱或微細;或見喘咳,面紅乾燥,汗出如油,舌紅少津,脈細數。
心氣、心陽衰弱時,喘息持續不已,張口抬肩,鼻翼扇動,端坐不能平臥,伴有發紺、心悸、浮腫、脈浮大無根,或見結代脈。

辨證施治

1.肺氣虛
(1)證候 喘息較輕,色白,自汗,易感冒或者面顴潮紅,煩熱口渴,舌質淡紅或有苔剝,脈軟弱或細數。
(2)治則 補肺益氣養陰。
(3)主方 生脈散和補肺湯加減。
(4)方藥 黨參、黃芪、冬蟲夏草、五味子等。
若咳逆,咳痰稀薄者,加紫菀、款冬等止咳定喘;偏陰虛者加沙參、麥冬等養陰;咳痰黏稠,加川貝、桑白皮等化痰;病重兼腎虛者加山萸肉、胡桃肉等補腎納氣;中氣虛弱可以配合補中益氣湯,補脾養肺,益氣升陷。
2.腎氣不納
(1)證候 氣喘,動則更甚,呼多吸少,氣不得續,伴有怕冷,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沉弱或微細;或見喘咳,面紅乾燥,汗出如油,舌紅少津,脈細數。
(2)治則 補腎納氣。
(3)主方 金匱貴腎氣丸合參蛤散加減。
(4)方藥 附子、肉桂、山萸肉、冬蟲夏草、胡桃肉、紫河車、熟地等。
若氣從少腹上衝心胸,加紫石英、磁石等鎮納;腎陰虛者加生地、天門冬、麥冬、五味子等。
3.正虛喘脫
(1)證候 喘逆甚劇,張口抬肩,鼻翼煽動,端坐不能平臥,稍動則喘劇欲絕,或有痰鳴,咳吐泡沫痰,心慌動悸,煩躁不安,面青唇紫,汗出如珠,肢冷,脈浮大無根,或見歇止,或模糊不清。
(2)治則 扶陽固脫,鎮攝腎氣。
(3)主方 參附湯送服黑錫丹,配合蛤蚧粉。
(4)方藥 人參、黃芪、山萸肉、五味子、冬蟲夏草、蛤蚧、龍骨、牡蠣等。
若陽虛比較明顯,加附子、乾薑;陰虛明顯,加麥冬、玉竹,改用西洋參;神志不清者加丹參、遠志、石菖蒲;浮腫者加茯苓、蟾皮。

針灸治療

主要選取背俞穴及手太陰、足少陰經穴,如肺俞、膏肓、腎俞、太淵、足三里、定喘等穴位。肺氣不足者,配氣海、脾俞;脾腎兩虛者配關元;喘息嚴重者加天突穴。

預後

虛喘為氣失攝納,補之未必立刻起效,而且因為體虛易感外邪,導致反覆發作,所以難治。

預防

平時要避風寒,慎起居,節飲食,加強鍛鍊,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