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崗水西村

蘿崗水西村

廣州市東郊的蘿崗,散落著不少村落,村民大多姓鐘,而位於蘿崗西部的水西村,就是其中之一。“水西”這個簡樸的村名沒太多深意,就是它字面上的意思,水西、水東兩村相鄰,中間一水相隔,河水不寬,上面有一座水泥橋,據說河上原來有座古石橋,後來被洪水沖斷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蘿崗水西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州
  • 人口:3000人
  • 車牌代碼:粵A
  • 建於:明朝後期
蘿崗水西村簡介,建築特點,歷史沿革,出遊TIPS,

蘿崗水西村簡介

村民們用“一字街、耙子巷”來形容古村的建築布局,繞過村口的大木棉樹,就走上了古村的“一字街”,兩三米寬,自東向西,從村頭到村尾,串起左手邊十幾座祠堂和右邊祠堂對面的三個水塘。祠堂的規模都不大,其中最有規模的是十世崑山祖祠,又名輝萼堂。

建築特點

這座古祠建於明朝後期,三進建築,保存較完整,正門柱兩邊是一對石鼓。古祠內外都有不少木雕,花果圖案,保存相當完好。我們嘗試打開大門,站在祖祠的院落中向外望,以大門為取景框,對面水塘的波影和模糊的山色以及遠遠近近的田野盡收眼底,可謂氣象萬千。
沿一字街繼續向西不遠,可以看到遠亭家塾,因為是家塾,地位與宗祠不同,所以建築沒有面向北方,而是東西向,在東面的巷子開了正門,西面的巷子開了一個小後門,據說村子的規矩是,婚喪嫁娶等大事,必須從正門出入。遠亭家塾臨街的一側也就是建築的首進是一個閣樓,兩層,有木欄桿,站在閣樓之上,可以看街景。另外一處比較特別的就是家塾西面牆壁上鑲嵌著五方碑刻《鐘逢慶家傳》,可以大略了解鐘姓的一支的家族歷史。
再向西比較顯著的建築是潤鋒祖祠,與崑山祖祠的格局差不多,建於晚清,共三進。所不同的是潤鋒祖祠除了頭門和後堂,中間還有一個拜亭,雙檐八柱,歇山頂,水磨青磚對縫。據了解,這是當時為官的十六世鐘潤峰跪接康熙聖旨的地方。這個建在祖祠之中的接旨的建築我在花都的資政大夫祠中也曾見到,不同的是在資政大夫祠中是一座花崗岩牌坊。牌坊與拜亭功能相近,可見在封建社會,民眾對皇權的敬畏。

歷史沿革

由於歷代有人在朝上為官,村周圍環境較好。村民崇尚教育,文化底蘊深厚,因而在村落的建設過程中頗費心思,整個村規劃整齊劃一,村前是十多間祖祠、書塾、別墅、私房廳等,花崗岩鋪路,形成一字街,耙齒巷,麻石街道;10餘間的祖祠、廳堂均建在街前,使全村顯得富有而美麗,10餘條小巷筆直通向各家各戶,而且巷巷有名。最古老的開村房
在該村的六巷10號,是全村最老的房子,至今已經有600多年歷史。據考證,鐘氏九世祖酉翠,來到當時這個古番禺鹿步司,就在這裡,他設起私塾授學,從此開了水西村。這間開村房子是以大石作基,屋牆是比現代青磚大了一倍的明青磚,而屋外牆的批盪竟是用穀殼混黃泥而成,這也是當時最盛行的方式。跪接聖旨的拜亭。
村中的潤峰祖祠是目前保留最大的祠,建於晚清。它坐南向北,共三進,由頭門、拜亭、後堂組成。最有價值的是中間的拜亭,為歇山頂,造型獨特,水磨青磚對縫。據了解,這是當時為官的十六世鐘潤峰跪接康熙聖旨的地方。 在村子的後部,有口千年古井,實為一個山泉匯聚點。古井大約8平方米大,深一米多,井上有供村民挑水的兩道石條。井邊還有“流沙勝跡”石碑。
流沙來自村中的傳說:這口井原來有兩泉眼,一個流米,一個流泉水。村後山上住著一個神仙和他的小仙童,每天小童就下山來,從米眼裡接夠一天的米。一天小童偷懶,想一次取兩天的米,於是用棒子捅眼,一捅之下,米眼不出米了,只出像米的白沙,後來,村民只好將這泉眼堵了,只剩下一眼至今。別看古井小而淺,卻供應3000村民的用水,從未枯過,也從不溢流,甚為神奇。

出遊TIPS

自駕車:沿廣汕公路向增城方向行駛,過長安收費站後前行約五公里,在水西村路口轉右,約行三公里即可到達水西村。
乘車:569 575 365 392,約四十分鐘車程,直達水西村。
荔枝,板栗,橄欖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