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石草(植物)

蘭石草(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蘭石草,玄參科,根莖為細長的類圓柱形,長短不一,長3-5(-10)cm,直徑2-3mm,表面褐色至黃褐色,有縱溝棱,節上有鬚根,質脆,易折斷,斷面平整,淡黃色或黃褐色。葉皺縮捲曲,大部分破碎,淡綠色,完整葉片倒卵形或橢圓形或匙形,長2-5cm,頂端鈍尖或稍圓,具短突尖,基部楔形或成有翅的短柄,微被短柔毛,背面有明顯突起的3-5對側脈。花皺縮捲曲,萼綠色,鐘狀,萼齒5,狹三角形;花冠二唇形,上唇2深裂,下唇3裂,喉部被白色短柔毛;雄蕊4,著生於花冠喉部下方。果實長卵圓形或近球形,紫紅色或深紫色,被宿厚萼苞被部分淡黃色。種子多數,細小,卵圓形,棕色。氣微,味淡。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蘭石草
  • 拉丁學名:Herb of Tibet Lancea, Tibet Lancea
  • 別稱:巴雅雜瓦(藏)
  • :植物界
  • :為玄參科
  • 分布區域:甘肅、青海、四川、雲南、西藏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鑑別方法,

形態特徵

矮小草本,高不及10厘米。根莖細長,多橫生,有節,節上生纖維狀須相。葉6~10片,對生於極短的莖上;倒卵形至倒卵狀長圓形或匙形,近革質,近全緣,基部下延成短柄,有翅。花3~5朵排列成總狀花序,有苞片;萼鐘狀,5裂;花冠2唇形,深紫藍色,上唇近直立,2裂,下唇大,廣展,3裂,喉部隆起,稍帶黃色,或有紫色斑點;雄蕊4,2長2短;花柱絲狀,柱頭2片狀。果實漿果狀,肉質,近球形,熟時黑褐色。生於潮濕的山腳、草地。
蘭石草植物圖片蘭石草植物圖片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000-4500m的草地、疏林中或溝谷旁。

分布範圍

分布於甘肅、青海、四川雲南西藏

主要價值

【採集】7~9月採收
肉果草肉果草
【性味】"性寒,味甘苦。
【歸經】入肺,胃、大腸等經。
【功用主治】清肺,祛痰,解毒。治肺炎,肺膿瘍,流感,痢疾,咽喉腫痛。
清肺熱,解毒,祛痰。治肺膿瘍,肺炎,咳嗽。
解毒消炎。治肺炎,痢疾,心胸煩熱,流感熱症。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3錢。
【選方】治流感及熱咳,咽喉腫痛:蘭石草、水柏枝、霧靈景天、紫堇石刁柏,煎服。
【化學成份】全草含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熊果酸(ursolic acid),蔗糖(sucros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芝麻素(sesamin)

鑑別方法

根莖橫切面:木栓細胞3列。皮層寬,多裂隙。內皮層凱氏點明顯。中柱鞘纖維排列成斷續的環,韌皮部較寬,形成層不明顯。木質部連線成環,導管徑向排列,壁微厚化。髓薄壁組織多裂隙。
莖橫切面:表皮外被角質層,非腺毛1至多個細胞,表皮細胞外壁增厚。皮層寬,多裂隙。內皮層凱氏點明顯。中柱鞘以內的結構同於根莖。髓大,周邊細胞有內含物
果實果實
葉片橫切面:葉脈上表皮內凹,下表皮凸起,表皮細胞1列,多氣孔。柵欄細胞3列,密集排列。海綿紡織中具氣室。維管束位於海綿組織中,中脈維管束為常狀,結構同於莖。
粉末特徵:黑綠色,葉微苦。①葉表皮碎片阻礙處散在,毛基周圍的細胞輻射排列,氣孔密布,不等型。②非腺毛多見,徑31-56μm,多細胞常碎斷,頂端尖,厚壁具縱條紋突起。③導管少見,主要為梯紋導管,徑8-9μm,紋孔呈短窄縫。④薄壁組織塊阻礙處散在,細胞無色或含有葉綠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