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燒餅(食品)

蘭州燒餅(食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蘭州燒餅,原意為蘭州出產的燒餅,後在網路上被廣泛套用,意為“樓主SB”。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蘭州燒餅
  • 外文名:Lanzhou Clay oven rolls
  • 原意:蘭州出產的燒餅
  • 網路:樓主 S B
  • 記載文獻:《續漢書
  • 拼音:lán zhōu shāo bǐng
  • 內容:白面大餅
歷史沿革,製作方法,網路用意,蘭州燒餅的定義,網路起源,蘭州燒餅真身,

歷史沿革

原意——蘭州出產的燒餅。據史書考證,燒餅是漢代班超時從西域傳來的。《續漢書》有記載說:“靈帝胡餅。”胡餅就是最早的燒餅,唐代就盛行了。《資治通鑑·玄宗》記載:安史之亂唐玄宗楊貴妃出逃至鹹陽集賢宮,無所果腹,任宰相的楊國忠去市場買來了胡餅呈獻。當時長安做胡麻餅出名的首推一家叫輔興坊的店鋪。詩人白居易曾給姓楊友人寄去胡餅並賦詩一首稱:“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寄於飢讒楊大使,嘗香得似輔興無。”說在鹹陽買到餅象不象長安輔興坊的胡麻餅。胡麻餅的做法是取清粉、芝麻五香鹽面清油、鹼面、糖等為原輔料,和面發酵,加酥入味,揪劑成型,刷糖色,粘芝麻,入爐烤制,因而白居易說“面脆油香”了。此做法與現代燒餅差不多。宋代陶谷的《清異錄》一書記載:“僖宗幸蜀之食,有宮人出方巾包麵粉升許,會村人獻酒一提,偏用酒浸面,敷餅以進,嬪嬙泣奏曰:‘此消災餅。’乞強進半枚。”說的是880年8月,黃巢農民起義,兵逼長安,唐僖宗倉皇出逃,沒有吃的,宮女用宮中帶出的一點麵粉,用村里人送的酒,一起和面,先在鍋內烙,後在爐內烘熟,拿給他吃,說這是消災的餅。僖宗勉強吃了半塊。大概就是現在的火燒了。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已有“燒餅做法”,與唐代的燒餅做法相差無幾。
蘭州燒餅蘭州燒餅

製作方法

先用白面加少量小蘇打,用水和面成麵團,取麵團一塊,搓長條,揪小劑,成餃子皮狀,包上豆餡(一般豆餡重量要超過麵團重量,如17.5克的皮,要包進37克豆餡),將口捏緊按扁成燒餅,燒餅四周沾些水粘上麻仁,麻仁要密而勻,然後放入烤箱,因高溫餡兒膨脹,從燒餅邊自然開裂一個小口,吐出豆餡。
蘭州燒餅蘭州燒餅
豆餡燒餅口感酥軟、香甜,千層燒餅的做法:
  1. 首先要用溫水和面,面要和的軟一些.你可以拿一雙筷子攪動乾麵粉,邊攪邊徐徐的加入水(這樣和成的面才能比較鬆軟),當攪得沒有乾麵的時候再用手揉成軟麵團,面和好後放在溫暖處醒10分鐘。
  2. 將醒後的麵團揉好,再擀成長方形薄片,再在長方形薄片上刷油,後捲起成長條下成二或三個劑子,把每個劑子由兩頭擰擠起來,用手按扁,擀成圓型餅丕。
  3. 平底鍋放油燒熱,後放入一餅丕(注意一定要用中火,慢慢烙制),待到一面鼓起後翻面刷油,再烙另一面,待兩面都刷油餅烙制金黃色時即可出鍋。
  4. 鍋放油,依次烙制另外的餅丕。特點:酥脆好吃,層次分明。

網路用意

蘭州燒餅其拼音為(lán zhōu shāo bǐng)取其首字母就是lzsb蘭州燒餅,LZSB中的LZ即為樓主,也就是發表主題帖的人
SB則是中國的一句罵人的俚語(shǎ bī)的縮寫 ,1樓慎用。
表示不贊同發貼人的觀點,或對發貼人的人品表示不滿,具有諷刺意義和對於樓主智商的鄙視,有一定不文明的傾向。適用於發表火星帖的人,也是表示對樓主的貼子或發貼屬於腦殘貼的極大不滿。
蘭州燒餅雖然是一句罵人的話,但相比直接罵LZSB,還是相對比較委婉一點  不過,此語句有另一個意思,因為LZ也可以引伸為老子(即發帖者本人),所以慎用。

蘭州燒餅的定義

無聊的帖子:比如“誰認識XXX”、“孫悟空強還是阿波羅強”諸如此類的話語,所以就會被人無視或無奈,於是就成了“燒餅”。
這也是網上一種很有意思的調侃方式,如“LZ你的燒餅生意好不好”,還有更深一層的“LZ可充飢”(內涵不解釋)之類的,作為新新的詞語,被許多人用到。

網路起源

2008-5-20 05:23,一位網名叫“毒死度熊”的百度吧友在WOW(魔獸世界)貼吧發帖子問“LZSB”是什麼意思,另一位百度吧友“lines”回復了四個字“蘭州燒餅”,因為在輸入法中按“LZSB”會打出蘭州燒餅所以成此典故,之後廣為流傳成為一個新生詞語。
也有另一種說法,08年搜狗拼音輸入法進入廣大網民的世界,由於搜狗拼音的模組問題,導致很多人在打“lzsb”這幾個英文字母的時候沒仔細看就輸入了而造成了“蘭州燒餅”這一現象,後來大家錯的人多了,也就自然而然的了解了,也變相的成為了一種約定俗成的委婉的說法。

蘭州燒餅真身

其實為白面大餅,在蘭州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是西北人的主食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