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造肘子

蘇造肘子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皇帝巡視南方,曾下榻於揚州安瀾園陳元龍家中。陳府家廚張東官烹製的菜餚很受乾隆喜愛,後張東官隨乾隆入宮,深知乾隆喜愛厚味之物,就用豬肘加十餘味香草藥料粉細烹製出一道肉菜供膳。因張東官是蘇州人,源於祖上傳承的太公望香草膳食之精髓,記載於愛新覺羅·溥傑先生的夫人嵯峨浩所著的《食在宮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造肘子
  • 主料:豬肘子 鮮姜
  • 輔料:醬油 藥料
  • 工藝:燉,燜
  • 起源於:今日照市,滷煮雞雜
歷史由來,主料輔料,烹製方法,工藝關鍵,風味特點,

歷史由來

張一麐晚年回憶,(別名:別署大圜居士、紅梅閣主,光緒十一年舉人,江蘇蘇州人,著名愛國人士。曾任徐世昌內閣教育總長,國民參政員)張東官祖上於康熙年間,在膠東道日照縣(今日照市)師從安氏一派習藝回到蘇州。並深得太公望香草藥膳食“滷煮雞雜”之精髓,乾隆四十五年進入宮廷,後經改用肘子製作,並沿用太公望香草膳食之道,起名“蘇造肘子”成為著名的宮廷菜餚,並深得乾隆皇帝喜愛,因而名聲大噪,也成就了一代宮廷名廚張東官
乾隆皇帝第6次,也就是最後一次南巡,70多歲的張東官仍舊隨營供膳,因他常有腿疼的病,皇帝特賞他騎馬隨行。行到蘇州靈岩寺行宮時,乾隆皇帝經和珅,福隆安向蘇州織造下旨:「膳房做膳蘇州廚役張東官因他年邁,腰腿疼痛,不能隨往應藝。萬歲爺駕幸到蘇州之日,就讓張東官家去,不用隨往杭州,迴鑾之日,亦不必叫張東官隨往京去。乾隆皇帝能對一個廚師做到這樣善始善終,已經實屬不易了!
張東官回家後,乾隆皇帝又發下聖旨:"再著蘇州織造四德另選精壯蘇州廚役一二名,給膳房做膳".在乾隆一行返京時,蘇.杭兩織造挑選的兩名廚師沉二管,朱二官.直到乾隆58年夏天,在承德避暑山莊的萬壽節上,這兩位廚師仍在為乾隆皇帝備膳!

主料輔料

豬肘子...1000克 鮮姜....100克
香油....230克 冰糖.....20克
料酒.....20克 香菇.....20克
蔥......1棵 甘草.....5克
陳皮.....2片 蘿蔔.....2片
藥料.....1份 香料.....1份
醬油.....25克

烹製方法

1.先將豬肘子洗淨,用火燎淨毛,用刀去其骨,洗淨。
2.鍋內倒入香油 230克,用大火燒熱,放入豬肘子炸成上色。
3.鍋內倒入清水,放入甘草、陳皮、鮮姜、藥料包、香料包煮 10分鐘,下入豬肘、蘿蔔用中火燉 1小時出鍋。
4.豬時放入砂鍋,加醬油、冰糖、香菇、料酒、蔥、清水(沒過原料 10厘米),用中火煨 1小時,至湯盡時即可。

工藝關鍵

2.豬肘抹上蜂蜜水再過油,顏色美觀。
3.砂鍋底放一竹蓖子以防糊鍋。

風味特點

1.此菜是由蘇州著名廚師張東官傳入清宮。清宮膳單上有所謂“蘇灶”即現在蘇造,全出自張東官所主理的廚房,本來地方菜少滋味而多油膩,張東官入宮後掌握了皇帝的飲食好尚,將地方菜加以改進,因此他做的菜,頗合皇帝口味。“蘇造”遂譽滿宮廷內外。流傳於北京民間的“蘇造肉”、“蘇造魚”都是當年張東官傳下來的。
2.此菜香味醇厚,酥爛入口,湯濃味鮮,佐酒下飯,別有風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