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文藝美論

蘇軾文藝美論

《蘇軾文藝美論》是2007年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啟鵬。

基本介紹

  • 書名:蘇軾文藝美論
  • 作者:王啟鵬
  • ISBN:9787306030030
  • 定價:¥36.00 元
  • 出版社中山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12-1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該書從文藝創作學和美學這兩個角度來研究蘇軾文藝創作美學思想,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選列蘇軾文藝創作軼聞20則,中篇的文藝創作形式部分是對蘇軾詩、詞、文等文體形式的具體分析。下篇的文藝美學論點部分,則是具體闡述蘇軾的美學理論觀點。

作者簡介

王啟鵬,廣東博羅人。編審,曾任《惠州學院學報》主編,《惠州教育》副主編(執行主編),現任教於惠州學院中文系,講授基礎寫作、套用寫作、學術論文寫作和蘇東坡寓惠文化研究等課程。已出版學術著作有:《讀寫藝術談》、《蘇東坡寓惠探幽》等。已發表學術論文五十多篇。

圖書目錄

上篇 蘇軾文藝創作軼聞
一、杜撰典故當論據:《刑賞忠厚之至論》
二、有感而發的《南行前集》
三、深刻的人生哲理:“飛鴻雪泥”
四、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五、戲說王安石的<字說》
六、悲歌為黎元
七、“成竹在胸”畫傳神
八、傾城隨太守,圍獵創新詞
九、“十年生死兩茫茫”:首創用詞來悼亡
十、“東坡”居士有深意
十一、“蛇黃”“牛黃”與“人黃”
十二、父子夜探石鐘山
十三、蘇學士巧對遼使
十四、巧用詩詞二例
十五、“海棠雖好不留詩”
十六、詩詞點化歌女琴操
十七、“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皺眉”
十八、東坡巧用詩詞判案
十九、法官以文助“犯人”
二十、全才東坡善對對
中篇 文藝創作形式
一、散文創作
(一)奇:蘇軾的散文特點
(二)亭台閣記的藝術技巧
(三)歷史人物論的藝術技巧
二、詩歌創作
(一)蘇軾的“以議論為詩”
(二)關心民瘼的詩
(三)思考人生的詩
(四)蘇東坡的嶺南詩學
(五)蘇軾的和陶詩
(六)蘇軾《縱筆》詩賞析
三、詞的創作
(一)蘇軾的“以詩為詞”
(二)蘇軾詞活用典故技巧
(三)密州三曲的藝術技巧
(四)《念奴嬌·赤壁懷古》的詩畫美
四、蘇軾的書畫創作美學思想
(一)畫論
(二)書論
(三)蘇軾書畫創作的美學思想
下篇 文藝美學論點
一、蘇軾文藝美學的精髓:水
(一)水:蘇軾宇宙觀形成的基礎
(二)風水相遭:蘇氏文學家學淵源及時代意識
(三)水的特徵:蘇軾的文藝美學思想的具體體現
二、創作目的論:言必中當世之過
(一)“言必中當世之過”提出的客觀環境
(二)蘇軾“言必中當世之過”的內容
(三)怎樣才能寫出“言必中當世之過”的文章
三、創作源泉論:留意於物,往往成趣
(一)精彩的文藝作品往往從客觀事物中悟出
(二)觀察要抓住事物本質的東西,尤其是細節,一定要抓住,不能想當然
(三)觀察的方法
四、創作靈感論:清景—失後難摹
(一)蘇軾對靈感的描述
(二)對東坡靈感論的分析
(三)獲取靈感的主要方式
(四)東坡靈感論的理論貢獻
五、創作構思論:胸有成竹
(一)創作必須先構思好,方能下筆
(二:)構思的重點是藝術形象,且這個形象一定要“合於天造,厭於人意”
(三)構思的方法
(四)“胸有成竹”與“胸無成竹”
六、創作風格論:平淡自然
(一)蘇軾關於平淡自然風格的論述
(二)蘇東坡對平淡自然風格本質的揭示
(三)立意奇特與語言平淡的關係
(四)怎樣才能創作出具有平淡自然風格的文藝作品
(五)蘇軾平淡自然文風對後世的影響
七、創作標準論:辭達
(一)蘇軾之前對辭達的有關論述
(二)蘇軾發表辭達說的歷史背景
(三)蘇軾有關辭達的論述
(四)蘇軾辭達說的內涵
(五)怎樣才能做到“辭達”
(六)蘇軾辭達說對寫作學的貢獻
八、創作創新論:自是一家
(一)“自是一家”創作理論的提出
(二)“自是一家”的內涵
(三)怎樣才能做到“自是一家”
九、創作修養論:道技兩進
(一)蘇軾關於“道”的含義
(二)蘇軾關於“技”的含義
(三)怎樣才能達到“道技兩進”
十、創作技巧論:隨物賦形
(一)“隨物賦形”創作技巧的提出
(二)“隨物賦形”的內涵
(三)做到“隨物賦形”的關鍵:求物之妙,瞭然於心、瞭然於口與手
十一、文學批評論:品目高下,市有定價
(一)文藝批評有標準
(二)文藝批評的態度:誠懇、中的
(三)批評的方法
(四)提高文藝批評能力的途徑:要有深廣的社會閱歷
十二、蘇軾的審美追求:味外之味
(一)蘇軾有關“味外之味”的論述
(二)蘇軾形成“味外之味”審美情趣的原因
(三)蘇軾“味外之味”審美情趣的創作實踐
附錄:蘇軾文學藝術創作理論概要年表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