蘄州之戰

蘄州之戰

唐乾符三年(876年)十二月,王仙芝黃巢進軍蘄州(治今湖北蘄春),這是王仙芝、黃巢義軍在統一指揮下,同唐僖宗為首的官僚集團進行政治交易的一場戰爭;也是王仙芝和黃巢因政治路線不同而開始分裂的一次重要戰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蘄州之戰
  • 時間:唐乾符三年(876年)十二月
  • 首領王仙芝黃巢
  • 國家:中國
戰事簡介,戰爭過程,戰事結果,歷史記載,歷史分析,

戰事簡介

戰爭過程

乾符三年七月,王仙芝兵敗沂州之後,長驅西進,八月攻占陽翟(今河南禹縣)、郟城(今河南郟縣),兵鋒直指東都洛陽。唐僖宗李儇急命忠武節度使崔安潛發兵進擊,又令昭義節度使曹翔率步騎5000和義成節度使合兵,共同保衛東都宮。以左散騎常侍曾元裕為招討副使,鎮守洛陽。同時下令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福選步騎2000守住汝州(今河南臨汝),鄧州(治今河南鄧縣)的要道路口。當王仙芝進逼汝州時,又命邠寧節度使李侃、鳳翔節度使令狐絢選步兵1000、騎兵500守住陝州(今河南陝縣)、潼關(今陝西潼關),形成一道以洛陽為中心的防線,妄圖集中優勢兵力阻擋義軍。在官軍雲集的情況下,王仙芝不畏強敵,於九月初二率義軍進攻汝州,在城東苦慕店一戰,除一騎漏網全部官軍都被生俘,占領汝州城,殺死唐將董漢勛、刑部侍郎劉承雍,活捉汝州刺史王鐐。“東都大震,百官脫身出奔”,洛陽城陷於一片混亂之中。唐廷憂心忡忡,連重陽內宴也取消了,下詔“赦王仙芝、尚君長罪”,妄圖用厚官收買王仙芝等人。這時王仙芝已北上攻占陽武(今河南原陽),在進攻鄭州(治今河南鄭州)時,駐在中牟(今河南中牟東)的唐昭義監軍判官雷殷符,乘機進攻義軍,使王仙芝受到挫折,於是王仙芝揮師南下。十月,王仙芝攻打唐州(治今河南沁陽)、鄧州,繼續南下流動作戰,十一月,攻克郢州(治今湖北京山)、復州(治今湖北沔陽西南)。十二月又攻克申州(治今河南信陽),東破光州(治今河南潢川)、壽州(治今安徽壽縣)、廬州(治今安徽合肥)、舒州(治今安徽潛山),攻勢凌厲,聲震江淮。淮南。節度使劉鄴急忙向朝廷乞求救兵,唐僖宗遂命感化節度使薛能發精兵數乾馳援淮南。王仙芝命尚讓率部分義軍入據查牙山(今河南遂平西南),官軍退保鄧州。

戰事結果

這期間,諸道行營招討草賊使宋威為保存實力滯留亳州(今安徽亳縣),私下對招討副使曾元裕說:“昔龐勛滅,康承訓即得罪。吾屬雖成功,其免禍乎?不如留賊,不幸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殊無進討之意”。曾元裕則擁兵蘄州(治今湖北蘄春)、黃州(治今湖北新州)“望風退縮”。關東諸道兵“但守城而已”,唐王朝的圍剿計畫變成了紙上談兵。義軍“出彼入此,兵逝風驅”,迅速壯大到30萬人。於是唐僖宗聽信宰相鄭畋之言,怕揚州失守,由“江南亦非國有”,遂以陳許節度使崔安潛為行營都統,以宮苑使李琢代宋威為招討使,右威衛上將軍張自勉代曾元裕為招討副使,同時加強政治攻勢,以名利收買義軍領袖人物,從內部瓦解義軍。原汝州刺吏王鐐被義軍俘虜後,一直在王仙芝身邊。他是宰相王鐸的從弟,常勸王仙芝歸國拜官。

歷史記載

蘄州刺史裴惺是王鐸掌貢舉時所擢弟的進士,所以王鐐特意為王仙芝致書裴偓,要裴偓向朝廷奏保王仙芝為官,而裴偓則要求“斂兵不戰”,王仙芝兵到蘄州城下,如約不戰。於是裴偓大開城門,邀請王仙芝、黃巢30餘人進城,大擺酒宴。“大陳貨賄以贈之”,同時向皇帝上表說明一切。王鐸早就倡儀招降義軍,完全同意王鐐和裴偓的行動。好幾個宰相持有異議。王鐸堅持請求,唐僖宗終於同意裴偓奏請,派專使到蘄州授予王仙芝左神策軍押牙兼監察御史的官職,左神策軍押牙是皇帝御林軍里掌管儀仗負責警衛的軍官,而監察御史也不過是個“正八品下”的芝麻官而已。但王仙芝對於這樣的官銜,竟然“得之甚喜”。王鐐、裴偓正向他祝賀,黃巢大怒,說:“始者共立大誓,橫行天下,今獨取官赴左軍,使此五千餘眾安所歸乎”!氣得舉拳“毆仙芝傷其首”,隨從將士也“喧噪不已”。王仙芝怕眾怒難犯,被迫表示不接受朝廷命官,義軍於是占領蘄州,裴偓逃往鄂州(治今湖北武昌),敕使逃往襄州(治今湖北襄樊),城中大批豪紳官僚,被“半驅半殺,焚其廬舍”,王鐐仍為王仙芝拘留。唐王朝的誘降陰謀雖未得逞,但義軍內部卻從此分裂,王仙芝率3000餘人,黃巢領2000餘人,分道揚鑣,各奔東西了。

歷史分析

在當時形勢下,這種分兵,無疑消弱了義軍實力,不利於農民的反抗鬥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