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薊

藿香薊

藿香薊(學名:Ageratum conyzoides L.):一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有時又不足10厘米。無明顯主根。莖粗壯,基部徑4毫米,不分枝或自基部或自中部以上分枝。全部莖枝淡紅色,或上部綠色,被白色塵狀短柔毛或上部被稠密開展的長絨毛。葉對生,有時上部互生,卵形或長圓形,有時植株全部葉小形,基出三脈或不明顯五出脈。頭狀花序4-18個在莖頂排成通常緊密的傘房狀花序,總苞鐘狀或半球形,寬5毫米。總苞片2層,長圓形或披針狀長圓形。花冠長1.5-2.5毫米,外面無毛或頂端有塵狀微柔毛,檐部5裂,淡紫色。瘦果黑褐色,5棱。花果期全年。

生山谷、山坡林下或林緣、河邊或山坡草地、田邊或荒地上。由低海拔到2800米的地區都有分布。原產中南美洲。作為雜草已廣泛分布於非洲全境、印度、印度尼西亞、寮國、高棉、越南和中國等地,有栽培,也有歸化野生分布的。(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生長習性,繁殖方式,播種,扦插,栽培技術,定植,修剪,濕度,溫度,管理,病蟲防治,主要價值,景觀,醫用,植物文化,

形態特徵

藿香薊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高50-100厘米,有時又不足10厘米。無明顯主根。粗壯,基部徑4毫米,或少有纖細的,而基部徑不足1毫米,不分枝或自基部或自中部以上分枝,或下基部平臥而節常生不定根。全部莖枝淡紅色,或上部綠色,被白色塵狀短柔毛或上部被稠密開展的長絨毛。
對生,有時上部互生,常有腋生的不發育的葉芽。中部莖葉卵形或橢圓形或長圓形,長3-8厘米,寬2-5厘米;自中部葉向上向下及腋生小枝上的葉漸小或小,卵形或長圓形,有時植株全部葉小形,長僅1厘米,寬僅達0.6毫米。全部葉基部鈍或寬楔形,基出三脈或不明顯五出脈,頂端急尖,邊緣圓鋸齒,有長1-3厘米的葉柄,兩面被白色稀疏的短柔毛且有黃色腺點,上面沿脈處及葉下面的毛稍多有時下面近無毛,上部葉的葉柄或腋生幼枝及腋生枝上的小葉的葉柄通常被白色稠密開展的長柔毛。
頭狀花序4-18個在莖頂排成通常緊密的傘房狀花序;花序徑1.5-3厘米,少有排成鬆散傘房花序式的。花梗長0.5-1.5厘米,被塵球短柔毛。總苞鐘狀或半球形,寬5毫米。總苞片2層,長圓形或披針狀長圓形,長3-4毫米,外面無毛,邊緣撕裂。花冠長1.5-2.5毫米,外面無毛或頂端有塵狀微柔毛,檐部5裂,淡紫色。
瘦果黑褐色,5棱,長1.2-1.7毫米,有白色稀疏細柔毛。冠毛膜片5或6個,長圓形,頂端急狹或漸狹成長或短芒狀,或部分膜片頂端截形而無芒狀漸尖;全部冠毛膜片長1.5-3毫米。花果期全年。

產地生境

生山谷、山坡林下或林緣、河邊或山坡草地、田邊或荒地上。原產中南美洲。作為雜草已廣泛分布於非洲全境、印度、印度尼西亞、寮國、高棉、越南等地。由低海拔到2800米的地區都有分布。中國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江西、福建等地,有栽培,也有歸化野生分布的;在浙江和河北只見栽培。

生長習性

喜溫暖,陽光充足的環境。對土壤要求不嚴。不耐寒,在酷熱下生長不良。分枝力強,

繁殖方式

播種

霍香薊種子細小,播種要求細緻作業。一般情況,2月初在溫室內播種,也可於4月初露地播種。培養土應以農肥、園田土各半,摻入少量的腐葉土,混合均勻後過篩。少量育苗可用花盆(大量育苗可以作床),將培養土裝入盆內,壓實後澆透水,待水滲下後,將種子均勻撒播濕土上。覆土不可過厚,以能蓋嚴種子即可。盆土保持濕潤。約10天左右可出苗。幼苗呈2對真葉時分苗,用小塑膠營養缽,每缽栽1株。霍香薊種子小,小苗生長緩慢。

扦插

為了早成型早開花,可採用扦插育苗。扦插育苗要準備大母株,冬天放溫室內,早春採取健壯枝條,保留2-4片真葉,不留生長點。枝條長度為5-6厘米,剪口應在節下,隨剪隨插。扦插深度為插條長的1/3-1/2。高溫季節,扦插後放陰涼處,防止高溫和日曬。10天左右生根,可以分苗。扦插育苗除冬天低溫外,其他生長季節均可進行,易成活。

栽培技術

定植

霍香薊幼苗出現2-4個分枝時進行定植盆栽。4寸花盆栽1株,盆土以農肥、園田土和細砂各1/3,混合後過篩。小苗栽完後,盆土應壓實,澆足水,放陰涼處,7-10天后移至陽光處。這時基本緩苗,開始正常生長。注意水肥管理,盆土表層發白見乾時澆水,每次澆水要足,不能澆半截水。進入高溫季節,植株生長旺季,每天澆2次水。每10-15天澆1次稀餅肥水,並適當增施磷、鉀肥。這樣可使植株矮化,花多色艷,提高觀賞價值。

修剪

霍香薊花期長,要保持株型矮、緊湊,多花美觀,必須進行多次摘心,一般要摘心打尖3-4次。要形成圓整的株型,各分枝頂端都能形成花蕾,同期開花,使其枝葉繁茂,花多色艷。
第一批花開過後,要及時整枝修剪,一般老枝保留5-6厘米高,上部剪掉,同時疏剪過密枝條。然後要保證充足水分和肥料,促其萌發新枝,才能葉綠花鮮。

濕度

喜歡濕潤或半燥的氣候環境,要求生長環境的空氣相對溫度在50~70%,空氣相對濕度過低時下部葉片黃化、脫落,上部葉片無光澤。

溫度

由於它原產於亞熱帶地區,因此對冬季的溫度的要求很嚴,當環境溫度在8℃以下停止生長。對光線適應能力較強。放在室內養護時,儘量放在有明亮光線的地方,如採光良好的客廳、臥室、書房等場所。在室內養護一段時間後(一個月左右),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蔭(冬季有保溫條件)的地方養護一段時間(一個月左右),如此交替調換。

管理

霍香薊不耐寒,在霜凍來臨前要移入室內,放陽光充足地方,夜間溫度應在5℃以上,白天溫度10℃-15℃便能正常生長開花。每隔3-5天澆1次水,每半月澆1次稀餅肥水。

病蟲防治

常有根腐病、鏽病和夜蛾、粉虱為害。根腐病用稀釋1 000倍的10%抗菌劑401醋酸溶液噴灑,鏽病用稀釋2000倍的50%萎銹靈可濕性粉劑噴灑。蟲害用稀釋1000倍的90%敵百蟲噴殺。

主要價值

景觀

霍香薊株叢繁茂,花色淡雅、常用來配置花壇和地被,也可用於小庭院、路邊、岩石旁點綴。矮生種可盆栽觀賞,高桿種用於切花插瓶或製作花籃。 供花壇,盆栽,地被,花境,綴花草坪等以及覆蓋地面材料。

醫用

在非洲、美洲居民中,用該植物全草作清熱解毒用和消炎止血用。在南美洲,當地居民對用該植物全草治婦女非子宮性陰道出血,有極高評價。
此種別名很多,廣東稱鹹蝦花、白花草、白毛苦、白花臭草,雲南稱重陽草,貴州稱膿泡草、綠升麻,廣西稱臭爐草。雲南保山又叫水丁藥。我國民間用全草治感冒發熱、療瘡濕疹、外傷出血、燒燙傷等。
全草(勝紅薊):辛、微苦,涼。祛風清熱,止痛,止血,排石。用於乳蛾,咽喉痛,泄瀉,胃痛,崩漏,腎結石,濕疹,鵝口瘡,癰瘡腫毒,下肢潰瘍,中耳炎,外傷出血。
【傣藥】牙貨:根治急性腸胃炎《版納傣藥》。牙悶喊:治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急性胃腸炎,腎,膀胱結石《德宏藥錄》。牙貨,稚貨:根治急性腸胃炎《滇藥錄》。牙伙:根治急性胃腸炎《滇省志》。
【景頗藥】Noshin nvammo:功用同傣族《德宏藥錄》。
【哈尼藥】血封草:嫩葉尖治痛經《滇藥錄》。
【彝藥】個黑諾起:全草治風熱感冒,咳嗽《滇藥錄》。
【京藥】棵花登,感冒發熱《桂藥編》。
【毛難藥】萵英:用於上吐下瀉《桂藥編》。
【瑤藥】美京瑞:治中耳炎《桂藥編》。
【壯藥】美蒿,豬屎草:用於木薯中毒,外傷出血,瘡瘍,胃痛,蜈蚣咬傷,感冒發熱《桂藥編》。
【侗藥】用於流感,瘡疔,感冒發熱《桂藥編》。
【德昂藥】牙悶喊:全株治瘧疾,癰瘡腫毒,爛瘡,風濕疼痛,骨折《滇省志》。
【基諾藥】描奶:全草治感冒發熱,頭痛《基諾藥》。

植物文化

花語:有“敬愛”之意,是天蠍座守護花和8月14日出生者的生日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