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中毒性腎病變

在引起中毒性腎病的各種物質中,被公認為毒物者,如放射性物質、某些重金屬、某些消毒劑、海洛因等,卻為少數,大多數則是用來防病治病、救死扶傷的藥物。美國曾有過統計,中毒性腎病者中大約有50%左右是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如卡那黴素慶大黴素鏈黴素等所引起。而且注射氨糖苷類抗生素的病人中,約有10%~15%發生了急性腎衰。

基本介紹

  • 別稱:中毒性腎病
  • 中醫病名:藥物中毒性腎病變
  • 英文名稱:toxic nephrosis
  • 常見病因:腎毒性物質
概述,病因,表現,治療,藥物,西藥,中藥,

概述

中毒性腎病(toxic nephrosis)是由腎毒性物質引起的腎臟損害。具有腎毒性的物質包括:
①內源性腎毒物,如高鈣、高磷、高尿酸或高草酸血症時均可引起腎間質、小管病變。
②外源性腎毒物,如重金屬(汞、鉛、鎘、金、鈾、鉍、鋰等)、化學毒物(有機溶劑、碳氫化合物、農藥、殺菌劑、煤酚等)、腎毒藥物(氨基甙類抗生素、先鋒黴素、多粘菌素、萬古黴素、二性黴素B、磺胺類、金製劑等)、生物毒(蜂霉、蛇毒、生魚膽毒、蕈毒)及物理毒(放射線、電休克)等。
這一統計數字曾引起公眾的不安。當頭孢黴素先鋒黴素類藥物廣泛套用以後,由這類藥物如先鋒Ⅱ號、先鋒Ⅴ號等引起的急性腎功能衰竭也時有發生。
非那西丁被淘汰以後,對乙醯氨基酚、吲哚美辛等消炎解熱鎮痛藥所引起的腎功能衰竭仍屢有發生。其他藥物,諸如抗菌性藥物中的兩性黴素、萬古黴素、多粘菌素、利福平、四環素類、青黴素類、環孢素A等;抗腫瘤藥中的順鉑、絲裂黴素、甲氨蝶呤、環己亞硝脲、多柔一(阿黴素)、鏈脲黴素等;以及磺胺、青黴胺、別嘌醇、苯丙胺、三甲雙酮、巰甲丙脯氨酸、鹵烷、甲氧氟烷、二甲麥角新鹼、碘造影劑等藥物,均可引起中毒性腎病,只是其發生率、臨床表現類型及嚴重程度各不相同。

病因

腎毒性物質易引起腎臟損害的原因:①腎臟血流量大。全身血流量的1/4~1/5流經腎臟,每分鐘約1000~1200ml,毒性物質隨血流進入腎臟,必導致腎損害。②由於腎臟的逆流倍增機理使髓質和腎乳頭部腎毒物質的濃度升高,故中毒性腎病時髓質及腎乳頭部病變顯著。③腎毒性物質被腎小管上皮細胞重吸收和排泄,故毒性物質在腎小管腔或小管上皮細胞內濃度增高,可直接損傷腎小管上皮細胞。④腎小球毛細血管內皮的總面積,遠遠超過體內其他器官,故免疫複合物易沉積於腎小球而引起免疫性腎損害。腎小球系膜吞噬和清除毒物過程中引起系膜增生與免疫物質沉積。此外,腎毒物質通過腎小球三層不同濾膜時,使毒物或免疫複合物在腎小球內沉積。

表現

⑴腎小管功能障礙症狀群。近端腎小管功能障礙表現為范可尼氏綜合徵:葡萄糖尿,胺基酸尿,磷酸鹽尿,有時有低血鉀,見於某些重金屬中毒性腎病,過期四環素中毒性腎病;遠端腎小管功能減退表現為腎性尿崩症:煩渴、多飲、多尿,見於鋰、氟化物,去甲金黴素所致中毒性腎病;腎小管酸中毒:高氯性酸中毒,水電解質平衡失調(如低鉀或高鉀血症,低鈉,低鈣血症,多尿、煩渴多飲等);腎性骨病:腎性佝僂病或骨軟化症,腎鈣化或腎結石等,見於二性黴素B引起的中毒性腎病。
⑵急性腎功能衰竭綜合徵。輕者僅有微量尿蛋白、紅、白細胞尿及管型尿,少尿或無尿的氮質血症。重者可出現典型的急性腎功能衰竭綜合徵表現,見於氨基甙類抗生素、無機汞引起的中毒性腎病。
⑶急性過敏性間質腎炎。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關節痛、血嗜酸細胞增多等全身過敏表現。尿嗜酸細胞增多。也可出現大量蛋白尿呈腎病綜合徵表現,或出現血尿。嚴重者表現急性腎功能衰竭,見於各種藥物,特別是青黴素族、磺胺藥、抗結核藥等中毒。
⑷慢性腎功能衰竭綜合徵。臨床表現與其他原因引起的中毒性腎病相似,有時停止接觸毒物後腎功能仍持續緩慢惡化,見於慢性鉛中毒腎病。
⑸腎炎與腎病綜合徵。外源性毒素,如青黴胺。金鹽、蛇毒、蜂毒、花粉等引起的免疫性腎小球疾病,表現為腎炎綜合徵或腎病綜合徵。這些表現很難與其他原因引起的腎小球疾病相區別。應詳細的詢問病人是否有腎毒物接觸史,為鑑別診斷提供依據,否則易誤診和漏診。

治療

1.停止接觸毒物。
2.促進毒物的排泄,可輸液,套用解毒藥物,必要時予以透析治療。凡分子量小,與蛋白結合少,在體內分布均勻者,可通過血液透析排出。凡與蛋白結合率高者腹膜透析效果好。應慎用血漿置換療法。
3.對症治療。
4.根據腎損害的類型採取措施。如急性藥物致成過敏性間質性腎炎,表現為腎病綜合徵者,無禁忌症時,可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免疫抑制藥或腎上腺皮質激素衝擊療法。腎功能衰竭者可用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治療。

藥物

是藥三分毒,很多的藥物都會對人體的腎臟存在損傷作用,專家指出腎毒性物質引起的腎臟損害是很嚴重的,導致很多併發症的出現,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

西藥

臨床上比較常見的、能損害腎臟引起毒性反應的藥物主要有以下幾種:
(1)抗生素及其它化學治療藥物:
①常損害類:兩性黴素B、新黴素、頭孢黴素Ⅱ等;
②較常損害類:慶大黴素、卡那黴素、鏈黴素、妥布黴素、丁胺卡那黴素、多粘菌素、萬古黴素,磺胺藥等;
③偶見損害類:新青黴素(Ⅰ、Ⅱ、Ⅲ)、氨等青黴素、羧苄青黴素、金黴素、土黴素、頭孢黴素(Ⅳ、Ⅴ、Ⅵ)、利福平、乙胺丁醇等。
(2)非類固醇抗炎鎮痛藥:消炎痛、布洛芬、保泰松、炎痛喜康、阿斯匹林、複方阿斯匹林(APC)、非那西汀、安替比林、氨基比林、撲熱息痛及甲氧萘酸等。
(3)腫瘤化療藥:順鉑、氨甲蝶呤、光輝黴毒、絲裂黴素-C、亞硝基脲類、5-氟尿嘧啶等。
(4)抗癲痛藥:三甲雙酮、苯妥因鈉等。
(5)麻醉劑:乙醚、甲氧氟烷等。
(6)金屬及絡合劑:青黴胺、依他酸鹽等。
(7)各種血管造影劑。
(8)其它:環抱黴素A、甲氰咪哌、別嘌吟醇、甘露醇、汞撒利、海洛因、低分子右旋糖酐等。

中藥

對中藥毒性的研究,已發現近50種中藥對腎臟有毒性。總結歸納可致腎臟損害的中藥有三類。
第一類為植物類中藥,有雷公藤、草烏、木通、使君子、益母草、蒼耳子、苦楝皮、天花粉,牽牛子、金櫻根、士貝母、馬兒鈴、士荊芥、巴豆、蘆薈、鐵腳威靈仙、大楓子、山慈菇、曼陀羅花、鑽地風、夾竹桃、大青葉、澤瀉、防已、甘遂、千里光、丁香、鉤藤、補骨脂、白頭翁、矮地茶、苦參、土牛膝、望江南子、棉花子、蠟梅根等。
第二類為動物類中藥,有斑蝥、魚膽、海馬、蜈蚣、蛇毒等。
第三類為礦物類中藥,有含砷類(砒石、砒霜、雄黃、紅礬)、含汞類(硃砂、升汞、輕粉)、含鉛類(鉛丹)和其它礦物類(明礬)等。
醫技檢查

1.實驗室檢查

⑴血常規、尿常規檢查:可疑患者患腎病時。

⑵腎活檢(電鏡報告);

⑶尿液檢查;

⑷腎功能檢查。

2.B超檢查:雙腎檢查。

3.腎盂靜脈造影。

4.腎掃描。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