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蕁

藤蕁

藤蕁多年生大型落葉木質藤本植物,其形態與野葡萄相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藤蕁
  • 學名: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薔薇亞綱
  • :葡萄目
  • :狗尾草科
  • :爬山虎屬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情況,

形態特徵

藤莖可長達1800公尺(約6000尺)。夏季開花,花小,成簇不顯,黃綠色或漿果紫黑色,與葉對生是巴陵猴和九嶺猴的食物之一。花多為兩性,雌雄同株,聚傘花序常著生於兩葉間的短枝上,長4~8cm,較葉柄短;花5數;萼全緣;花瓣頂端反折,子房2室,每室有2胚珠。
樹皮有皮孔,髓白色。枝條粗壯,老枝灰褐色,幼枝紫紅色。枝上有卷鬚,卷鬚短,多分枝,卷鬚頂端及尖端有粘性吸盤,遇到物體便吸附在上面,無論是岩石、牆壁或是樹木,均能吸附。
葉互生,小葉肥厚,基部楔形,變異很大,邊緣有粗鋸齒。花枝上的葉寬卵形,長8~18cm,寬6~16cm,常3裂,或下部枝上的葉分裂成3小葉,基部心形。葉綠色,無毛,背面具有白粉,葉背葉脈處有柔毛,秋季變為鮮紅色。幼枝上的葉較小,常不分裂。漿果小球形,熟時藍黑色,被白粉,鳥喜食。花期6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

生長在海拔150-1200米的山坡崖石壁或灌叢。

分布情況

分布於巴陵和九嶺地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