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福堂碧螺春

藝福堂碧螺春

藝福堂碧螺春屬於綠茶類,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洞庭山(今蘇州吳中區),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太湖地區的茶園氣候溫和,冬暖夏涼,空氣清新,雲霧瀰漫,這樣的自然環境有利於茶葉有效成分的積累,造就了碧螺春的獨特品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藝福堂碧螺春
  • 屬於:綠茶類
  • 產於:江蘇省蘇州市
  • 影響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品質特徵,採摘特點,鑑別方法,功效作用,名字由來,茶詩茶詞,歷史淵源,國家質量標準,

品質特徵

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滿身披毫、銀白隱翠、清香淡雅、鮮醇甘厚、回味綿長,其湯色碧綠清澈,葉底嫩綠明亮。有“一嫩(芽葉)三鮮”(色、香、味)之稱。當地茶農對碧螺春描述為: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花香果味,鮮爽生津。

採摘特點

碧螺春的採制技藝高超,採摘有三大特點:一是摘得早,二是採得嫩,三是揀得淨。每年春分前後開採,穀雨前後結束,當以春分至清明採制的明前茶品質上乘,最為名貴,而藝福堂碧螺春正是選擇了在這個時間段採摘碧螺春。

鑑別方法

有專家提醒,顏色是植物生長的自然規律,顏色越綠並不意味著茶葉品質越好,在分辨真假碧螺春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外形特點
條索纖細、捲曲、呈螺形,茸毛遍布全身,色澤銀綠隱翠,毫風畢露,茶芽幼嫩、完整,無葉柄、無“褲子腳”、無黃葉和老片。
(2)內在特點
有特殊濃烈的芳香,即具有花果香味。泡開後滋味鮮醇、回味甘厚,湯色嫩綠整齊,幼芽初展,芽大葉小。在鑑別真偽時,可用真品進行對照,凡不具備上述特點者即可卻認為偽冒品.
(3)沒有加色素的碧螺春色澤比較柔和鮮艷,加色素的碧螺春看上去顏色發黑、 發綠、發青、發暗;碧螺春用開水沖泡後,沒有加色素的顏色看上去比較柔亮、鮮艷,加色素的看上去比較黃暗,像陳茶的顏色一樣。另外,正常的碧螺春茶葉上有白色的小絨毛,如果是著色的茶葉,它的絨毛也是綠色.

功效作用

綠茶葉的成分對人體的生理、藥理功效是多種多樣的,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八大保健作用:
1、興奮作用:茶葉的咖啡鹼能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幫助人們振奮精神、增進思維、消除疲勞、提高效率。
2、利尿作用:茶葉中的咖啡鹼和茶鹼具有利尿作用,用於治療水腫、水滯瘤。利用紅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
3、強心解痙作用:咖啡鹼具有強心、解痙、鬆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氣管痙攣,促進血液循環,是治療支氣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輔助藥物。
4、抑制動脈硬化作用:茶葉中的茶多酚和維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所以經常飲茶的人當中,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病率較低。
5、殺菌、抑菌作用: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於細菌,能凝固細菌的蛋白質將細菌殺死。可用於治療腸道疾病,如霍亂、傷寒、痢疾、腸炎等。皮膚生瘡、潰爛流膿,外傷破皮,用濃茶沖洗患處,有消炎殺菌作用。口腔發炎、潰爛、咽喉腫痛,用茶葉來治療,也有一定療效。
6、減肥作用:茶中的咖啡鹼、肌醇、葉酸、泛酸和芳香類物質等多種化合物能調節脂肪代謝,特別是烏龍茶對蛋白質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維生素c能降低膽固醇和血脂,所以飲茶能減肥。 7、防齲齒作用:茶中含有氟,氟離子與牙齒的鈣質有很大的親和力,能變成一種較為難溶於酸的“氟磷灰石”,就像是給牙齒加上一個保護層,提高了牙齒防酸抗齲能力。
8、抑制癌細胞作用:茶葉中的黃酮類物質有不同程度的體外抗癌作用,作用較強的有牡荊鹼、桑色素和兒茶素。

名字由來

據記載,碧螺春已有千年歷史,在隋唐時期已負盛名。最早民間叫他“洞庭茶”,“嚇煞人香”。而碧螺春這個名字的由來,有著許多說法,公認為最可信的是康熙賜名的故事:
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歷史。民間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嚇煞人香”。相傳有一尼姑上山遊春,順手摘了幾片茶葉,泡茶後奇香撲鼻,脫口而道“香得嚇煞人”,由此當地人便將此茶叫“嚇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間,康熙皇帝視察並品嘗了這種湯色碧綠、捲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讚賞,但覺得“嚇煞人香”其名不雅,於是題名“碧螺春”。從此成為年年進貢的貢茶。

茶詩茶詞

《碧螺春》
文/東都漫士
蘇州太湖洞庭山,東西相分各一邊。
物華天寶出佳茗,春雷驚坼嘉木尖。
明前採得帶露鮮,殺青揉搓妙手翻。
纖葉鍋中化碧螺,隱翠白毫茸滿衫。
碧螺一斤七萬芽,均淨不容梗相摻。
焚香通靈壺含煙,飛雪沉江舞翩翩。
春染碧水雲裊裊,氤氳煙引洞中仙。
瑤池玉液鮮醇甘,餘味不盡唇齒間。
《碧螺春》
清·陳康祺
從來雋物有嘉名,物以名傳愈自珍
梅盛每稱香雪海,茶尖爭說碧螺春。
已知焙制傳三地,喜得揄揚到上京。
嚇煞人香原夸語,還須早摘趁春分。
《碧螺春》
清·梁同書
此茶自昔知者稀,精氣不關火焙足。
蛾眉十五採摘時,一抹酥胸蒸綠玉。
纖衫不惜春雨乾,滿盞真成乳花馥。

歷史淵源

洞庭碧螺春是中國名茶的珍品,以形美、色艷、香濃、味醇“四絕”聞名於中外。碧螺春始於何時,名稱由來,說法頗多。
代《野史大觀》(卷一)載:“洞庭東山碧螺峰石壁,產野茶數株,土人稱曰:‘嚇煞人香’。康熙己卯……撫臣朱犖購此茶進……,以其名不雅馴,題之曰碧螺春。自地方有司,歲必採辦進奉矣。”
又據相傳,明朝期間,宰相王鰲,是東後山陸巷人,“碧螺春”名稱系他所題。又據《隨見錄》載“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細,味甚甘香,俗稱‘嚇煞人’,產碧螺峰者尤佳,名‘ 碧螺春’”。若以此為實,則碧螺春茶應始於明朝,在乾隆下江南之前就已名聲顯赫了。
也有人認為:碧螺春是因形狀捲曲如螺,色澤碧綠,采於早春而得名。據《蘇州府志》載:“洞庭東山碧螺石壁,產野茶几株,每歲土人持筐采歸,未見其異。康熙某年,按候采者,如故,而葉較多,因置懷中,茶得體溫,異香突發。採茶者爭呼:嚇煞人香!茶遂以此得名。”
又據清代王應奎《柳南隨筆》記載:清聖祖康熙皇帝,於康熙三十八年(1699)春,第三次南巡車駕幸太湖。巡撫宋犖從當地制茶高手朱正元處購得精製的“嚇煞人香”進貢,帝以其名不雅馴,題之日“碧螺春”。後人評曰,此乃康熙帝取其色澤碧綠,捲曲似螺,春時採制,又得自洞庭碧螺峰等特點,欽賜其美名。從此碧螺春遂聞名於世,成為清宮的貢茶了。

國家質量標準

自2009年起,洞庭碧螺春茶將實施新的國家產品質量標準,新標準的實施,將統領碧螺春茶產業發展的核心,調整茶葉種植、加工生產、銷售消費及政府監管的各個領域。
吳中質監局調整工作思路,從過程監管模式著手,啟用涵蓋茶農基本信息等內容的碧螺春茶“農戶信息卡”,監督企業規範生產。同時根據新標準中新增的對茶葉鉛、稀土的含量以及9種農殘含量指標的限量規定,幫助茶農分析質量狀況,調整茶葉種植、加工和銷售,維護上市新茶品牌信譽;吳中質監局利用新聞媒體、質監網站等渠道及時發布新標準實施信息和修訂內容,將新標準文本等資料免費分發到110家碧螺春茶葉生產加工企業,在最大範圍內保證廣大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知情權;解讀標準也是至關重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