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馬羚

藍馬羚

藍馬羚是一種已滅絕的羚羊,且是非洲最早消失的大型哺乳動物。它們與馬羚及黑馬羚是近親,但略為細小。它們生活在南非東南海岸的大草原,在冰河時期的分布更為廣泛。它們可能是擇食性的,較為喜歡吃優質的草。 於17世紀,歐洲殖民大量殺死稀少的藍馬羚,目的是要將它們的棲息地改變為農地。它們約於1880年滅絕,現時只有四個博物館存有它們架起的標本,分別是在維也納、斯德哥爾摩、巴黎及萊頓,並且在其他地方有一些它們的骨頭及角。所架起的標本並沒有呈藍色,估計它們的藍色是來自黑色及黃色毛皮的混合。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藍馬羚
  • 二名法:Hippotragus leucophaeus Pallas, 1766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索動物亞門
  • :哺乳綱
  • 亞綱:真獸亞綱
  • :偶蹄目
  • 亞目:反芻亞目
  • :牛科
  • :馬羚屬
  • :藍馬羚
  • 英文名:Bluebuck
  • 滅絕年份:1880年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棲息環境,生長繁殖,分布地區,滅絕原因,標本分布,

外形特徵

體長2米,肩高1米,體重60公斤,雄羚有青灰色美麗的皮毛,奔跑的速度快。生存在南部非洲。一頭雄羚與數頭雌羚,以小群體方式共同生存。由於其擁有美麗的皮毛,使得它成為拓植者狩獵的對象,由於人類大量地捕殺,於 1880年滅絕。
雄性藍馬羚較雌羚的大,長約2.5~3米,雌羚則長2.3~2.8米。它們肩高1~1.2米,重160公斤。鹿角約長50~61厘米。
18世紀的殖民對藍馬羚的描述互相矛盾,這是由於有些對它們作出了一些修飾,一些則只是基於傳聞的資料。曾有描述指藍馬羚有像山羊般長須子及尾巴,角直立像劍羚屬及短耳不過他們亦將藍馬羚的頭顱骨及毛皮送回歐洲。於1967年,從現存的四個架起的標本中可知,它們肩高約1.02~1.16米。成年藍馬羚很 少重於160公斤。四個標本都沒有藍色的毛皮,深色的皮膚加上毛皮的色澤可能令人有藍色的感覺。就像其他的羚羊,藍馬羚上下頜每邊各有六隻牙齒,三隻前臼齒緊接三隻臼齒。透過它們臼齒及前臼齒的大小及比例,可以分辨它們與馬羚遺骸的不同。
藍馬羚是一種大型及像的羚羊,比馬羚及黑馬羚細小。它們的身體比例與南葦羚相似。它們的吻長,頸部較長及強壯,鬃毛較短,腳長而呈白色,正面有黑斑,尾巴長至踝關節上。它們的耳朵較長及像驢般端尖。
藍馬羚的鹿角在眼窩正上,長而且呈彎月狀,從頭顱骨成直角伸出,接著向後彎曲至肩膀,中間沒有任何扭曲。整隻角至角端上有20~35個環,比馬羚的還要多。它們的角比馬羚的及黑馬羚的較為輕盈,且密度較低。
藍馬羚的毛皮短及有光澤,呈淺藍色至灰色,若死亡後則會褪成藍灰色。它們的腹部呈白色,與兩側的毛色沒有明顯分別。前額及吻部呈褐色,逐漸向兩側及口部變為淡色。眼睛前明顯有白斑。
雄性藍馬羚在3歲前外觀像雌羚,之後就會變得較為淡色,甚至差不多是白色,角則變得較大及彎曲。雌羚的角則沒有多大變化,比雄羚的較窄及細小10~20%。2個月大的幼羚呈淡黃褐色,沒有明顯的斑紋。

生活習性

藍馬羚像馬羚黑馬羚般,每天都要喝水。它們是擇食性的,只喜歡吃中等長度的草,如黃背草黃茅黍屬畫眉草屬。它們特別喜歡吃新鮮草,而在乾旱的季節則會沿河流吃食。
藍馬羚是白天活動的,尤其在清晨及午後特別活躍。藍馬羚群居,由雄羚領導雌及幼羚,而其他的雄群則與領導的雄羚分開。一般群族中有5~20頭雌及幼羚,數量亦可達至35~80頭。它們分布得較疏,每隻約占4平方公里。雌羚之間會分享它們的活動圈並住上達30年之久,而雄羚的領土亦會在這個活動圈之內。在環境較差的棲息地,雌羚會分布得更廣,而同一隻雄羚會伴著這些雌羚,以保護自己的妻妾。
由於雌羚也有長角,所以會較為帶有攻擊性。雄羚及雌羚也有維繫優勢等級。母群不會向外來者開放,而成員之間會互相抵角來將對方推出活動圈,以增加彼此之間的活動範圍。
藍馬羚群族的組合會在每天及每季作出改變。藍馬羚群在雨季會分成小群,而在旱季則會聚成大群,以方便在近水的地方吃食。民眾間是由不同年齡的幼羚所連繫,它們往往都會落後於主群。
雄羚只可在產群中留至15~18個月大,這算是較長的時間。由於在此之前,它們與雌羚很相似,故領導雄羚並不會攻擊它們。雄性亞成體會在群族中被抽出來,若它們未能逃脫,很可能會被殺死。它們往後會加入雄群至5~6歲大,直至它們能自己保護自己的領土。
成年雄羚獨自留在遠離群族及顯眼的地方,以顯自己的地位。當另一雄羚接近它時,它會彎下頸,抬高頭,耳朵放在兩側。除非對方低下頭來示弱,否則它們會豎直耳朵及擺動尾巴,並會互相抵角。

棲息環境

早期殖民指藍馬羚生活在有沼澤及開闊的草原,甚至在達海拔2400米的地方。水源是它們棲息的必要條件。
藍馬羚喜歡生活在中等以上長度的草原,並會避開短草及厚樹冠的地方。它們的棲息地因被其他動物過度吃食而改變,最終危及它們的生存。

生長繁殖

藍馬羚的妊娠期為268~281日,每次會誕下一胎,高峰期在夏末。幼羚出生時約重12~14公斤,其壽命約為18歲。

分布地區

當歐洲殖民於17世紀18世紀開普殖民地定居的時候,在西南部發現了藍馬羚。它們並非很普遍,可能只分布在凱爾頓、斯韋倫丹及布雷達斯多普之間少於4,000平方公里的草原內。在近自由邦伯利恆就曾於1853年發現了一隻身披藍灰色毛皮的馬羚,現估計這其實是藍馬羚的末代。從考古學及古動物學的證據顯示,藍馬羚的分布應更廣,於1萬年前的全新世早期就更為普遍。它們曾於一時分布在埃蘭茲灣至尤寧代爾的平原上。在菲克斯堡及金門高地國家公園的石洞壁畫上曾描繪了藍馬羚,而在近淑女鎮亦有發現更新世的遺骸。
藍馬羚滅絕前的分布地區藍馬羚滅絕前的分布地區

滅絕原因

在約1萬年前冰河時期之後,藍馬羚在非洲的南端甚為昌盛。於3200~2000年前左右,它們的數量因氣候及棲息地變化而下降。在約400年前,其數量嚴重下降,這時正值引入了其他牲口。在為食物競爭下,造成棲息地的破壞及疾病的傳播。布希曼人視藍馬羚擁有超自然力量。
藍馬羚最早是於1719年被發現,但就已進入滅絕的道路。當歐洲殖民發現它們時,其分布地已很少。瑞典自然學家卡爾·佩特·屯貝里(Carl Peter Thunberg)於1774年已指藍馬羚數量很少。當時獵人及農民是為了它們的毛皮而獵殺它們.雖然其肉也很美味,但因不怎么肥美,一般都只是作為狗糧。德國動物學家馬丁·利希騰施泰因(Martin Lichtenstein)指最後的藍馬羚是於1799年或1800年間在斯韋倫丹被殺。不過有證據指當時在較北的地區,仍有部份藍馬羚的遺族聚居,估計最終是在50多年後的自由邦滅絕。
在有歷史紀錄以來,藍馬羚是第一種大型的哺乳動物在非洲滅絕。

標本分布

現存有四個架起的藍馬羚標本,分別收藏在維也納斯德哥爾摩、巴黎及萊頓。除了骨頭外,兩個頭顱骨保存在阿姆斯特丹格拉斯哥,而有三對角保存在烏普薩拉、倫敦及開普敦。不過這些標本都沒有正式的考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