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經幡

藍經幡

《藍經幡》是藏族詩人諾布朗傑出版的詩集,被列入中國作家協會重點扶持項目“中國多民族文學叢書”第五輯。第六世賽倉活佛羅桑華旦·卻吉多傑為詩集題寫藏文書名、詩人王小妮題寫漢文書名。

該詩集以“不寫前言不寫序,不寫後記不寫跋”的原則,精心挑選了近五年的詩歌創作的精品,較為全面地映現了諾布朗傑近幾年的詩歌創作全貌。所選詩歌對藏地的自然生態、歷史現實、風物民俗等諸多藏文化內蘊的發掘和展示。既有詩人對生命獨有的感受、思考、洞察與吟詠,也有對鄉土與藏文化的精神回望。其短詩《鷹的訴說》由水木年華主唱盧庚戌相中,被改編成民謠歌曲《墜落的飛鳥》。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藍經幡
  • 文學體裁:文學、詩集
  • 作者:諾布朗傑
作者簡介,作品介紹,名家評價,

作者簡介

諾布朗傑藏族,1989年生,甘肅甘南舟曲人。詩人、作家、詞作者。文學作品見於《詩探索》《揚子江》《散文詩》《特區文學》《作品》《民族文學》《湖南文學》《詩刊》《星星》等刊,部分作品在全國徵文中獲獎,併入選多種選本。詩歌作品《就這樣老去》選入2015年濰坊市高一語文期中考試試題。參加第十八屆全國散文詩筆會。魯迅文學院第29期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培訓班學員。

作品介紹

《藍經幡》被列入中國作家協會重點扶持項目“中國多民族文學叢書”第五輯。第六世賽倉活佛羅桑華旦⋅卻吉多傑為詩集題寫藏文書名、著名詩人王小妮題寫漢文書名。詩集中所選的詩歌立意豐蘊深刻,意境深遠遼闊,語言純淨有力,既散發著青春的氣息,又閃爍著光芒,有著鮮明的民族烙印。

名家評價

諾布朗傑的詩歌有著鮮明的民族烙印,儘管他採用的是現代漢語寫作。他的詩歌中充斥著藏人與現代都市的碰撞,語言清新自然,華麗而不張揚。在傳統與現代、神性與世俗糾葛錯雜中,向母語致敬,向自己的民族致敬。平靜中抵達心靈深處,是一種純粹、簡約、率真的寫作。
——盧庚戌(歌手、導演)

諾布朗傑的詩大多置於短小精簡的篇幅中。他似乎習慣於以禱辭的語式來書寫某種對神秘之境的嚮往與窺看。對他而言,肉身仿佛只是一個視窗,萬千世相正在窗外鋪展,而語言則具有某種精神性,可以提升人的存在,在物的世界盡頭繼續向前延伸。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大約也能理解他顫抖地“竊自”生活的詩人之使命。
——汪劍釗(翻譯家、評論家)

高原仿佛是詩歌的軸心,一切的自然和生命都輪迴在她的精神高地。諾布朗傑的“藍經幡”就掛在那一座座山的最高處,他採集著如牛角琴彈撥的絲線般觸及生命的脈動,紫外線的筆墨、冰雪的書案、江河的激情,種植著草原與山巒的意境,揮灑出帳篷與牧歌的韻律,靈霄於天地之間,激盪在歲月之中。
——昂旺文章(詞作家)

詩人靈魂的書寫,不一定是勾勒荒蕪世界的細膩和光滑,更是給平庸世界帶去某種靈光和深沉的可能。諾布朗傑作為一個成長在藏地邊疆的赤子,他身上有瀕臨消解的文化遺骨,貫穿在他詩歌中的胎記,不只是某種痛苦的念想,而是自我療傷的精神氣場。所有快樂和悲傷,過去和現在,像藍經幡一樣,隨風飄舞。雪藏於文字里的一切,正如妙音女肌體裡的秘密,只能純潔的心靈去閱讀!
——覺乃·雲才讓(作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