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氏祖圖

藍氏祖圖

藍氏祖圖:尺寸:全長1308厘米,寬47.5厘米歷史:繪製於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

對於迎親、送殯、征戰等大場面的把握是民間藝術中極為出色的。

藍氏祖圖 畲族藍氏祖圖 畲族
畲族的祖圖,又稱“太公圖”、“永遠圖記”、“環山軸”等,它以連環畫的形式演繹畲族口耳相傳的圖騰故事,不僅是畲族人民的經典藝術範式,也是畲族追述祖先、教化後人、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紐帶。
畲族的祖圖多為明清兩代繪製,多以麻布、土布或紙質為底,平圖勾勒,濃墨重彩,以條狀橫幅長卷居多,也有直幅多屏組合而成。一般配有說明,圖文並茂,以盤瓠傳說為依託,展示畲族歷史發展、社會生產、文化習俗等。
迄今為止,全國各地己發現畲族祖圖44幀。從地域看,畲族祖圖大部分留存在閩東、浙南一帶。從繪製年代看,除了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妙高鎮井頭塢村的畲族祖圖是繪製於明朝之外,其他絕大部分繪製於清朝康熙至光緒年間,尤其集中於光緒年間。
民族文化宮博物館所藏《浙江景寧藍氏祖圖》是現存畲族祖圖中的精品,是研究畲族起源、歷史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珍貴資料,同時具有極高的藝術和美學價值。這幅祖圖由浙江景寧南陽的漢族畫師葉秉興執筆。它是一幅橫軸的布面彩繪,題跋完整,以連環畫的形式講述了盤瓠的出生、揭榜、立功、娶妻、帝為其子命名、敕封為王的故事。畫卷線條流暢,充滿表現力。設色工麗雅致,富於層次感。祖圖所繪人物不下數百,就人物造型而言,與明清年畫極為相似,人物服飾基本上是參照清朝的服飾,氣質風韻明顯類似於清代仕女畫中的纖弱形象。藍氏祖圖對於迎親、送殯、征戰等大場面的把握是民間藝術中極為出色的。
該圖被浙江景寧藍姓畲族尊為“族寶”。對於祖圖,在畲族傳統文化中有嚴格規定,平時珍藏起來。除了祭祖日展示外,平時不得隨意展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