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河

藉河

(Xihe River),在天水人們習慣稱(Xi he),官方定為耤河(Xi he)。發源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甘谷縣交界處的龍台山景東梁東,東流經天水市城區,至麥積區北道峽口匯入渭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耤
  • 外文名:Xihe River
  • 全長:85公里
  • 流域面積:1267平方公里
  • 多年平均流量:4.12立方米每秒
  • 年徑流量:1.3億立方米
  • 平均含沙量:36.4千克每立方米
藉河概況,河名變遷,開發利用,

藉河概況

耤河全長85公里,流域面積126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12立方米每秒,年徑流量1.3億立方米,年均懸移質輸沙量473.4萬噸,平均含沙量36.4千克每立方米,河道比降12‰,自然落差1517米,流域地形西高東低,海拔1193-2710米之間。支流不對稱分布,多來自南側。藉河流域地處副熱帶氣候區,但與秦嶺山地和隴中黃土高原有所差異,屬半濕潤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0.5攝氏度,一月最低零下3攝氏度,七月最高22.5攝氏度。年降水量580毫米,無霜期180天左右。藉河流域屬黃土峁梁溝壑區,水土流失較嚴重,年平均侵蝕模數4650噸每平方千米。天水城區左岸支流羅峪河侵蝕尤重,常發生滑坡、土石流等自然災害
藉河風光藉河風光

河名變遷

耤河古名洋水,又名烏油江,發源地有二:北源出於甘谷縣古坡鄉瘦驢嶺,南源出於禮縣固城鄉北小山峪。兩支源在秦州區耤口(鄭集寨)匯合,東流穿越天水市區,在麥積區峽口注入渭河。耤河從何時起便不稱洋水與烏油江,而改稱“耤(xī)河”,不得而知。從地理民俗的角度考察,耤河的兩支源在市區西邊的山口(西口)處交匯以後,人們就順口將其稱作“耤河”。

開發利用

耤河之濱天水城區自古以水質優良和豐富而著稱,有“天河注水”之說。近幾十年來由於經濟發展和人口增加,耤河流域地表地下水資源枯竭,為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在耤河上游右岸支流金河上正在建設上磨水庫,庫容860萬立方米,為城市提供供水水源。為美化城市,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人居和投資環境,耤河中下游城區段已建耤河風情線工程,設6道橡膠壩,5座蓄水池和濱河公園。
天水市秦州區是甘肅省第一個水電站建設地,也是黃河流域最早水土保持試驗地。耤河自發源地向東北流,經甘谷縣古坡鄉折向東流,至秦州區關子鎮轉向東南流。關子鎮歷史悠久,秦始立冀縣,明初稱關子鎮,是秦州區的西大門。歷史上,關子鎮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也是商貿重鎮。耤河東南流至藉口鄉五十里舖村,右納也是發源於景東梁的支流金河後而向東流。金河上正在建設上磨水庫。耤河東流至太京鄉三十甸子右納普岔河,至天水郡右納南溝河始進入天水城區。南溝河發源於齊壽山北麓,與長江流域西漢水源頭為鄰,向北流匯入耤河,是從蘭州市和甘肅省中部經天水市進入隴南市和川西北地區的交通要道。此地耤河左岸的王家磨是甘肅省第一個水電站的建設地,1943年國民政府水力發電總署在天水設立水力發電工程處,始建王家磨水電站,從師家崖築壩引藉河水,引水渠長3.3千米,在王家磨建渠道式水電站廠房,木製水輪機,木製壓力水管,引水流量1.2立方米每秒,設計水頭20米,裝機容量180千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繼續運行,1968年報廢拆除。
耤河畔的天水城區歷史悠久,是文化名城,早在七千多年前,傳說中的人文始祖伏羲就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故有“羲皇故里”之稱。區內風景名勝眾多,著名的有伏羲廟、玉泉觀、南郭寺、李廣墓、紀信祠、諸葛軍壘、文廟、明代民居南北宅子和保存完好的清真寺、瑞蓮寺等。南郭寺因有生長於兩千五百年前的古柏而著名,唐代詩聖杜甫曾經寓居於此,寫下《秦州雜詩》多篇流傳於世。天水亦是漢飛將軍李廣的故鄉,有“飛將巷”、“李廣墓”等遺蹟。
天水城區耤河右岸的南山,也是黃河流域最早進行水土保持試驗的地方,1941年國民政府黃委會在天水設立“隴南水土保持試驗區”,舉辦了全國第一個水土保持訓練班,在南山大柳樹溝和呂二溝開始了以流域為單元的水土保持試驗區。該區試驗工作開展六十多年,至今仍發揮著重要作用。
耤河在天水城區右納呂二溝,左納羅峪河。羅峪河古稱蒙水,歷史上就多發洪水引發的地質災害,給天水城區的發展造成巨大影響。耤河繼續東流至三十里舖右納羅家溝(橫河峪),至北道埠西端的峽口注入渭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