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耶吉特·雷伊

薩耶吉特·雷伊

1921年5月2日生於加爾各答,祖父是印度著名畫家、詩人兼科學家,父親是印度聞名的文學家Sukumar Ray ,他一家與印度文豪泰戈爾是世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薩耶吉特·雷伊
  • 外文名:Satyajit Ray
  • 出生日期:1921年5月2日
  • 逝世日期:1992年4月23日 
  • 職業:導演
  • 代表作品:阿普三部曲 
簡介,導演作品,編劇作品,特點,

簡介

中文名:薩耶吉特·雷伊
薩耶吉特·雷伊
英文名:Satyajit Ray
性別:男
生日:1921-05-02
角色:編劇,導演
1921年5月2日生於加爾各答,祖父是印度著名畫家、詩人兼科學家,父親是印度聞名的文學家Sukumar Ray ,他一家與印度文豪泰戈爾是世交。他最初對物理學和經濟學感興趣,19歲在加爾各答獲得名譽經濟學士學位。不久,雷伊對繪畫產生興趣,1940年—42年,他在泰戈爾主持的森林大學研究美術。不久後,他到倫敦廣告公司的加爾格達分公司美術部工作,創造了揉和現代西歐和印度傳統的廣告樣式,開拓了新作風。此時,印度作家畢弗德布塞巴納的小說《小路》請他做插圖,他就決心將小說改編成電影,也就是後來的《大地之歌》。1947年,他與友人成立“加爾格答電影協會”,發現許多當代傑出的美國導演,包括他最喜歡的約翰福特。50年雷伊因公到英國,看了德西卡導演的《偷腳踏車的人》對電影有了新認識。1951年,法國大導演讓雷諾瓦到印度拍攝《河》,與他相識,更堅定了他拍攝《大地之歌》的決心。1952年,雷伊獨資拍攝《大地之歌》,因拍攝費用難以籌措,一拖幾年,後來得到西孟加拉政府支持,才得以在1954年完成。同年在紐約現代博物館舉行首映典禮,又參加了第七屆坎城電影節,獲得人性紀錄國際獎,從此名聲大振。據他說,因為製片費用不足,受到限制太多,只能多用長鏡頭和儘量不變的攝影角度。演員除兩位職業演員以外,全是業餘演員。在如此艱難的條件之下,雷伊仍高度發揮了電影的真實感,並努力拋棄戲劇和繪畫的痕跡,表現了印度農村的悲慘和貧困,寫出孩子們在這一環境中成長的過程,構成感人肺腑的影像詩篇。同時,雷伊對音樂也頗有研究,如在片中採用萊文森卡爾的音樂,造成視聽合一的世界。他自《兩個女兒》後,開始自己為影片配樂。繼《大地之歌》以後,雷伊又執導了《大河之歌》、《大樹之歌》,合稱“阿普(培)三部曲”。他使印度電影的寫實主義傳統更上一層樓,也使得印度電影從此擺脫了只有歌舞片為世人所知的狀況,讓印度情節故事片也開始在世界獲得矚目。此後他的傑作不斷,很多作品都獲得各種國際獎項,世界也在他的電影中領略印度的異國風味。1963年9月,美國時代周刊將他列為世界十一位最傑出的導演之一。1992年,美國電影學院將奧斯卡終生成就獎頒發給這位老導演。但雷伊卻在一個月後的4月23日與世長辭。

導演作品

Kapurush (1994)
薩耶吉特·雷伊
不速之客 The Visitor (1991)
Ghare-Baire (1984)
Shatranj Ke Khiladi (1978)
Jana Aranya (1976)
有限公司 Seemabaddha (1974)
遙遠的雷聲 Ashani Sanket (1973)
森林中的日與夜 Aranyer Din Ratri (1970)
Goopy Gyne Bagha Byne (1969)
Nayak (1966)
孤獨的妻子 Charulata (1965)
大都會 Mahanagar (1964)
Devi (1962)
薩耶吉特·雷伊
阿塔的世界 Apur Sansar (1960)
Jalsaghar (1959)
不屈者 Aparajito (1957)
大地之歌 Pather Panchali (1955)

編劇作品

Kapurush (1994)
不速之客 The Visitor (1991)
Ghare-Baire (1984)
Shatranj Ke Khiladi (1978)
Jana Aranya (1976)
遙遠的雷聲 Ashani Sanket (1973)
森林中的日與夜 Aranyer Din Ratri (1970)
Goopy Gyne Bagha Byne (1969)
Nayak (1966)
孤獨的妻子 Charulata (1965)
大都會 Mahanagar (1964)
Devi (1962)
阿塔的世界 Apur Sansar (1960)
Jalsaghar (1959)
不屈者 Aparajito (1957)
大地之歌 Pather Panchali (1955)
Satyajit Ray
印度是個特殊的電影國度,一方面,它是世界上電影年產量最多的國家,全國有10000家左右電影院,2006年上映的新攝標準長度電影數量達到了1091部。同時,印度電影在藝術上很少有創新和貢獻,“寶萊塢”幾乎成了艷麗歌舞與廉價道德劇的同義詞。時至今日,多數印度人心目中的好電影還是遵循著這樣一條簡單的原則:電影最重要的東西,一是好故事,二是好演員,三是好歌舞。
薩耶吉特·雷伊
但是在整個50年代,印度受到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影響,曾經有過一次備受矚目的“印度新電影”運動。這次運動的領軍人物就是Satyajit Ray。無論是了解印度電影、還是了解藝術電影,或者為了了解印度,我們都不能錯過這位世界級的大師。沒看過Ray的電影是件遺憾的事情,應該補上這一課,他會帶你改變你對印度電影的印象。
薩蒂亞吉特·雷伊的電影生涯大致可劃分為三個階段,1955年到1966年間他的影片風格以寫實為主,有著從容平緩的敘事基調。1969到1977年間他的影片風格開始轉向晦澀難解,而剪輯與敘事的方式也複雜了許多,而他對社會的關注也從一些表象化的東西轉入到更為深入的部分。從1978年到他去世是他電影生涯的第三個階段,此時他努力去除影片中華而不實的元素,致力於探索和挖掘角色的內心世界。薩蒂亞吉特的影片裡討論過非常多的主題:成長的歷程,精神的覺醒,女權運動,自然災害和神秘主義等都曾出現在他的影片中,在70年代後期他還拍攝了許多兒童片,並且促成了他祖父所創辦的那份兒童雜誌的復興。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因為健康原因他被迫減少了一些活動,1989年他痊癒後重返導演崗位,執導了影片《人民公敵》。1992年他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這時他的健康狀況已經惡化,是在病床上得知獲獎的訊息的,一個月後,這位偉大的導演因病去世。
生卒
1921年5月2日生於加爾各答,祖父是印度著名畫家、詩人兼科學家,父親是印度聞名的文學家,他一家與印度文豪泰戈爾是世交。
1992年4月23日去世。去世前一個月,獲得奧斯卡終生成就獎。黑澤明得知雷伊去世的訊息,曾痛心疾首,感嘆“世界失去了一位最偉大的寫實主義導演”。
成就
一生共導演37部電影,大部分由他自己寫劇本或改編劇本,他的影片在坎城、威尼斯、柏林都得到過大獎。
1963年9月,美國時代周刊將他列為世界十一位最傑出的導演之一。
1992年3月,獲得美國電影學院奧斯卡終生成就獎。
生平
從影前的活動:
雷伊出身貴族,他受過高等教育,並有充分的機會學習西方的文化。他最初對物理學和經濟學感興趣,19歲獲得名譽經濟學士學位。雷伊對電影與音樂的興趣始於少年時代,他經常閱讀好萊塢的電影雜誌和英國電影雜誌《視與聽》(Sight & Sound)。
1940年—42年,雷伊對繪畫產生興趣,立志做一名插圖畫家。他在泰戈爾主持的森林大學研究美術。不久後,他到倫敦廣告公司的加爾格達分公司美術部工作,創造了揉和現代西歐和印度傳統的廣告樣式,開拓了新作風。
1947年,他與友人成立“加爾格答電影協會”,發現許多當代傑出的美國導演,包括他最喜歡的約翰·福特。1950年雷伊在英國看了德西卡導演的《偷腳踏車的人》對電影有了新認識。
1951年,法國導演讓·雷諾瓦來到加爾各答,為新片《大河》找尋外景。雷諾瓦抵埠後,素昧平生的雷伊直接去到他下榻的酒店相見。很快,他就伴隨著這位法國人在加爾各答的郊區尋找外景。當雷諾瓦問雷伊是否想過投身電影時,雷伊向他講述了《道路之歌》的大綱。
1952年,雷伊獨資拍攝《大地之歌》,因拍攝費用難以籌措,後來得到西孟加拉政府支持,才得以在1954年完成。雷伊的這部處女作,技巧與風格的成熟,敘事的老練與藝術的高超,絲毫不遜色於世界影壇上已負盛名的電影大師。繼《大地之歌》以後,雷伊又執導了《不屈者》、《阿普的世界》,合稱“阿普三部曲”。他使印度電影的寫實主義傳統更上一層樓,也使得印度電影從此擺脫了只有歌舞片為世人所知的狀況,讓印度情節故事片也開始在世界獲得矚目。
此後,雷伊陸續又拍攝了30多部影片,很多都取得了很好的口碑。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征服》Abhijaan (1962)、《大都市》Mahanagar (1963)、《孤獨的妻子》Charulata (1964)、《遙遠的雷聲》Ashani Sanket (1973)。

特點

雷伊電影的最大特色是一種舒緩的詩意和被這種詩意包裹的悲劇感。“現實主義”並不是藝術電影的標準,在雷伊的影片中,人物在崇高和卑微、信仰和誘惑、苦難和幸福中走過,他儘可能用充滿詩意的電影語言去呈現。
他的影片多反映印度的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寓意深刻、見解獨到、手法細膩、抒情優美,而且具有強烈的民族風格。
由於早年的美術經歷,他對於畫面的感覺非常敏銳。雷伊的電影在表演、攝影音樂的水準不遜於同時代的任何一個國家的電影。
雷伊電影在國內成績並不好。印度觀眾覺得“他的電影不娛樂。”
印度新電影
雖然印度社會等級森嚴、物質條件一般,但由於普遍的信奉宗教,這個國家是世界上公民享有最大幸福感的國度之一,觀眾在“神”的國度里,對電影的需求就是娛樂化。印度有以不同語言拍片的三大製片中心:孟買(印地語)、加爾各答(孟加拉語)、馬德拉斯(泰米爾語);印度約從30年代開始,電影非常明顯地偏向逃避現實的歌舞片。40年代,印度電影在商業上逐漸獲得成功,發展日漸穩固,但在商業利益的驅動下,影片的類型更被禁錮在娛樂歌舞片的模式里,甚至出現了低級庸俗的作品。
一般認為是受到了義大利新現實主義影片的影響。50年代,印度開始出現了一些反應社會現實的高質量影片,它與以前的印度電影在風格上截然不同,所以被稱為“印度新電影”,它不是一個固定的流派,但Ray的電影出現並取得成功之後,一批有社會價值和藝術價值的電影形成了印度電影的現實主義的潮流,由於佳作頻出,印度電影鮮明的民族風格和迥異的文化旨趣,備受世界影壇的矚目。
印度新電影的代表人物除了Ray,還有V·森達拉姆、尼丁·博斯、吉亞·撒爾哈迪、維傑衍蒂·瑪拉、德塔·特爾瑪蒂卡利、麥爾·洛伊、阿米亞·查克拉瓦蒂、拉茲·卡普爾、赫勒希凱什·穆吉克、夸加·阿默德·阿巴斯等。
60年代開始,印度電影為了迎合觀眾,又回到早年的幼稚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