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迪庚

薛迪庚,印染工程技術專家,特種功能紡織品研究領域的開拓者之一。所研製的系列止血紡織品為國內首創,具有國際水平,榮獲國家發明獎和國際發明博覽會金獎。在綠色紡織品的研究開發上也頗有建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薛迪庚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省常州市
  • 出生日期:1928年12月30日
  • 畢業院校:上海文綺染織專科學校
  • 代表作品:《還原染料棉布印染法》
人物生平,初入印染工業,文革時期的印染工業,現代的印染工業,個人簡歷,主要貢獻,廣用新材料,發展特種印花,立志創新,開發新功能紡織品,

人物生平

薛迪庚,1928年12月30日出生於江蘇省常州市,自幼由祖母撫養,生活清苦。抗日戰爭爆發後遷居上海,日軍侵占租界後又回常州,先後就讀於上海武定國小、上海育才公學和常州正衡中學。1949年畢業於上海文綺染織專科學校,同年進入上海麗明印染廠工作。當時上海甫告解放,工廠墨守“洋行配方”生產和憑經驗處理技術問題,沒有工藝規程,管理混亂,質量很不穩定。加上美蔣封鎖,使原來依賴進口的染化料供應中斷,嚴重影響生產。薛迪庚及時向工人傳播科學文化知識,提高員工素質,並探索用科學手段建立各項技術管理制度,使生產秩序漸趨正常。他還根據當時市場需要,改裝舊設備、採用新工藝,使硫化藍布連續軋染獲得成功。1956年調北京市紡織工業局工作,1959年參加籌組北京紡織科學研究所,從此踏上漫漫科研路,先後任染化組組長、印染室主任直至總工程師,於1998年退休,科研生涯長達40年。進入21世紀後,他仍退而不休,繼續著他的探索和追求。

初入印染工業

北京紡織科學研究所創辦初期,我國印染工業還比較落後,有許多設備和技術還要從西方引進。解放後雖號召破除迷信,走自己的發展道路,但仍受到種種條件的限制,少有結合我國實際情況的創新。薛迪庚嘗試採用生物化學的新工藝代替高溫強鹼的傳統生產方法。在從事研究的同時建立一支印染生物催化的專業研究隊伍,準備進一步開發纖維素酶、果膠酶、色素酶、過氧化物酶和還原酶等產品。

文革時期的印染工業

“文化大革命”期間,各類研究被迫停止。改革開放後,中國迎來了科技大發展的春天。薛迪庚加快科研步伐,想努力追回流逝的時間。他廣泛採用新材料發展系列特種印花產品,在實踐中深切感到紡織工業變革不多的原因之一在於產品功能的局限。鑒於此,他利用近代化學技術和醫藥現代理論先後開發多種止血紡織品以及醫用舒解衣著用品。這些研究成就引起國內外同行的重視,薛迪庚應邀先後赴馬來西亞、泰國、韓國、日本和美國進行專業演講和技術交流。

現代的印染工業

20世紀80年代,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漸增強,而我國當時印染生產排放的廢水成為污染環境的最大禍源之一。為此,薛迪庚開始探索無水印染生產工藝。他與同事們開發的天然纖維織物轉移印花成果引起歐洲一些國家的重視,他們不僅來華實地考察,還邀請薛迪庚前往交流和試產。隨著年齡的增長,薛迪庚越發意識到事業要後繼有人,因而應邀擔任中國人民大學的研究生導師,致力於為印染科研培養新人的工作。
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奮鬥、創新探索,薛迪庚取得豐碩的成果,創下突出的業績。1978年被評為北京市科研先進工作者、輕工部科研先進個人,1988年被評為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專家,1989年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同年被評為北京市勞動模範,1990 年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個人簡歷

1928年12月30日 出生於江蘇省常州市。
1946-1949年 上海文綺染織專科學校學習。
1949-1956年 上海麗明印染廠技術科負責人。
1956-1959年 北京市紡織工業局工程師。
1959-1993年 北京紡織科學研究所染化組組長、印染室主任、總工程師等。主要論著1 薛迪庚.《可溶性還原染料卷染府綢》.染化,1954(5)。 2 薛迪庚.《真菌蛋白酶脫除絲膠研究》.紡織通報,1959(10)。3 薛迪庚.《耐溫酶退漿》.紡織技術,1962(1)。
薛迪庚薛迪庚
4 薛迪庚.《還原染料棉布印染法》.中國財經出版社,1966。
5 薛迪庚.《無水印染》.染料工業,1975(2),等等。

主要貢獻

廣用新材料,發展特種印花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各種新材料不斷被發現和利用。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薛迪庚以敏銳的目光注意到這種趨勢,他充分利用首都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人才和技術優勢,進行各種新材料在紡織品上的套用研究。在清華大學的協作下,他採用近代固體物理中的光致發光技術開發出夜光印花工藝。這種印花的特點是,可以使印花織物在有光與無光的環境中變換圖案和色澤,使原本靜態的表面變為動態效果,織造出“晝夜轉換”、“孔雀開屏”等圖案新穎的花布。這種花布在黑暗中發光明亮、安全無害,可用於製作消防、環衛工人和礦工的標誌性服裝。他與冶金、化學和晶體物理等有關部門合作,開發仿珍系列印花產品。如:金光花布、珠光花布、鑽石光花布和寶石花布等。我國生產的金銀類花布和寶石花布,一般採用銅鋅合金粉和鋁粉。由於不耐高溫,所以不能通過熱定型工藝;而且日久容易泛暗,喪失光澤;而仿珍印花中的金粉和銀粉採用晶體外覆鈦膜,耐高溫和氧化,光澤經久如新。又如鑽石印花,利用光的畸變反應,效果逼真。薛迪庚又利用空氣中的濕度變化,開發獨特的濕敏性變色印花產品,這種印花布的色澤變化反差較大,具有可逆性。其濕敏性塗料不僅可用於織物印花,還可用於紙張印刷、繪畫,並能用做防偽標記,1990年該項成果榮獲國家發明專利,1993年獲國家發明獎。

立志創新,開發新功能紡織品

紡織行業長期以來吸收新技術少,變革不多,主要表現在產品的功能上開拓較少。薛迪庚立志創新,開發新功能紡織品,走出一條科研新路。他利用纖維接枝變性技術等手段,遵循凝血機制理論、生物競爭理論和微循環理論等,先後開發出可溶性止血紗布、吸收性止血綾、消炎性止血網、消癢內衣褲和抗凍瘡襪及手套等醫用舒解紡織品。尤其是前兩種產品,織物上沒有任何添加物,止血作用完全是纖維變性後產生的功能,經國內外近3萬例臨床驗證,止血效果良好,對凝血機能障礙患者,更具有獨特的止血功能。可溶性止血紗布榮獲1983年國家發明獎、1986 年第35屆尤里卡世界發明博覽會金獎,吸收性止血綾榮獲1990 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等。消癢內衣褲從試穿結果看,有效率在80%左右,解除了老年人瘙癢症的困擾。抗凍瘡襪及手套經3年的試穿與測定驗證,能預防和治療凍瘡,有效率在85%左右。以上醫用及舒解產品共獲6項國家發明專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