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母魚

薑母魚

薑母魚,Siniperca chuatsi (Basilewsky, 1855) ,真鱸科鱖屬的一種魚類。薑母魚是鱖在福建的俗稱,鱖生活於江河湖泊中,不喜集群,白天潛居,夜間溯河上游,夏秋季隨洪水游向江河下游。5~6月晴天在上游礫石底、水深不到1米的急流河灘產卵。3齡時成熟。生長快,體長大者可達500毫米,體重5公斤。棘有毒。產卵季節產量高。廣泛分布於全省各江河、湖泊。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薑母魚
  • 拉丁學名:Siniperca chuatsi (Basilewsky, 1855) 
  • 別稱:鱖花魚、季花魚、鱖(福建)
  • 二名法:Siniperca chuatsi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鱸形目
  • 亞目:鱸亞目
  • :真鱸科
  • :鱖屬
  • :鱖
  • 分布區域:鱖魚廣泛分布於中國東部平原的江河湖泊
簡介,特點,習性,適宜人群,食療作用,藥用價值,鱖魚的釣法,

簡介

鱖(Sinipercaspp)屬,,鱖亞科,鱖屬。俗稱:鱖花魚、季花魚、桂花魚、桂魚、鯚魚。
英文名:Chineseperch。

特點

體較高而側扁,背部隆起。口大,下頜明顯長於上頜。上下頜、犁骨、口蓋骨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小齒,前鰓蓋骨後緣呈鋸齒狀,下緣有4個大棘;後鰓蓋骨後緣有2個大棘。頭部具鱗,鱗細小;側線沿背弧向上彎曲。背鰭分二部分,彼此連線,前部為硬刺,後部為軟鰭條。體黃綠色,腹部灰白色,體側具有不規則的暗棕色斑點及斑塊;自吻端穿過眼眶至背鰭前下方有一條狹長的黑色帶紋。

習性

鱖一般棲息於靜水或緩流的水體中,尤以水草茂盛的湖泊中數量最多。冬季不大活動,常在深水處越冬,一般不完全停止攝食。春季天氣轉暖時,則游到沿岸淺水區覓食;此時的雌雄魚白天都有側臥在湖底下陷處的臥穴習性,夜間在水草叢中活動、覓食。主要以其它魚類為食,1-2月攝食較差,6-7月最為旺盛,生殖期採食強度稍下降。鱖魚通常長至2冬齡,在東北須至3冬齡才達性成熟,親魚於5-7月集群於夜間在平緩的流水環境中產卵。6-7月為產卵盛期,懷卵量為3-20萬粒。
薑母魚
2.吃鱖魚有“癆蟲”的作用,也就是說有利於肺結核病人的康復;
3.鱖魚肉的熱量不高,而且富含抗氧化成分,對於貪戀美味、想美容又怕肥胖的女士是極佳的選擇。

適宜人群

一般人都可以食用
1.適宜體質衰弱,虛勞贏瘦,脾胃氣虛,飲食不香,營養不良之人食用;老幼、婦女、脾胃虛弱者尤為適合;
2.有哮喘、咯血的病人不宜食用;寒濕盛者不宜食用。

食療作用

鱖魚又稱作花鯽魚,它肉質細嫩豐滿,肥厚鮮美,內部無膽少刺,明代醫學家李時珍譽之為“水豚”。意思是其味如同河豚一樣鮮美;還有人將其比成天上的龍肉,說明鱖魚的風味的確不凡。所以鱖魚歷來被認為是魚中上品、宴中佳肴春季的鱖魚最為肥美,被稱為“春令時鮮”。
《開寶本草》:鱖魚,益氣力,令人肥健。
《隨息居飲食譜》:鱖魚甘平,益脾胃,養血,補虛勞,遠飲食,肥健人。
《品匯精要》:患寒濕病人不可食。
鮨科動物鱖魚的肉。鱖魚又稱鱖豚、翹嘴鱖魚、石桂魚、錦鱗魚、桂魚、鰲花魚。廣泛分布於我國各江河、湖泊中。獲得後,去鰓、鰭、內臟等,洗淨鮮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補氣血,益脾胃。
[參考]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B2和煙酸、鈣、磷、鐵等成分。
[用途]用於氣血不足,虛勞羸瘦;脾胃虛弱,食慾減退等。[用法]煎湯,入菜餚。
[注意]《本草品匯精要》載:“患寒濕病人不可食”。供參考。
[附方]鱖魚羹:鱖魚250g,切段,百合30g,薏苡仁30g。一同煮熟,略加豬脂、食鹽調味服食。
張杲《醫說》說:“越州邵氏女年十八,病勞累年,偶食鱖魚羹遂愈。觀此正與(本草)補勞、益胃、殺蟲之說相符。”(據《本草綱目》)但實際上恐非“殺蟲”(有抗結核的作用),而在於補虛扶正。本方加入百合、薏苡仁取其能補脾滋肺、補土生金。用於肺癆病人的輔助治療或脾虛氣弱、氣血不足等。
【別名】桂魚。
【歸經】歸脾、胃經。
宜:體質衰弱,虛勞贏瘦,脾胃氣虛,飲食不香,營養不良者宜食。
忌:鱖魚性平補虛,諸無所忌。

藥用價值

【藥名】鱖魚
【別名】鱖豚、水豚、石桂魚、蘮魚、錦鱗魚、桂魚、鯚魚、鰲花魚、母豬殼
【漢語拼音】guiyu
【英文名】Mandarin fish, Anbua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iniperca chuatsi(Basilewsky)
【歸經】脾;胃經
【功效】補氣血;益脾胃
【科屬分類】鮨科
【拉丁文名】Siniperca chuatsi
【主治】虛勞嬴瘦;脾胃虛弱;腸風便血
【生態環境】該魚是我國特產。食物主要為魚類、蝦類等。
【採收和儲藏】春、秋季捕撈。捕後,除去鱗片及內臟,洗淨,鮮用。或曬乾。
【資源分布】分布於國內各江河、湖泊中。
【動植物形態】鱖魚,體側扁,較高,背部隆起。頭側扁,口大,略傾余,下頜突出。側線鱗121-128,背鰭Ⅻ-13-15,臀鰭Ⅲ-9-11。體色棕黃,背部橄欖色,腹部灰白。體側及各鰭的軟鰭部分,皆有大形黑色斑點。由吻端穿過眼徑有一條黑紋。
【性味】味甘;性平
【藥材基源】為鮨科動物鱖魚的肉。
【用法用量】內服:蒸食,適量;或燒存性,研末,酒調服。
【出處】《中華本草》

鱖魚的釣法

(1)釣具。以手竿(5.4-6.3米)和竹製輪竿為好。海竿使用得當亦可。釣線直徑0.25-0.3毫米,海竿釣線可粗些,鉤用5或6號長柄拱背白狐鉤,不用浮漂。墜子宜輕,一般為8-10克,球形鉛墜最佳。線宜長,比竿長出0.6-1米。
(2)釣餌。以活蝦活魚做餌。活蝦可就地向漁家購買,3-5厘米長的最好,用竹製蝦籠或用塑膠紗布縫製成圓筒狀,大小以手能寬鬆探取蝦子為宜,裝蝦並養在河水裡。用時將蝦的兩隻鉗摘掉,用鉤尖順蝦身縱軸剌入蝦背部掛住。注意不宜太深,以免把內臟弄傷造成死亡。
(3)釣法。手竿釣法:掛好釣餌後,可直接抖腕拋出,也可手持鉛墜拋出餌鉤。釣點一般是浪與浪之間平靜迴旋的水域。釣餌在浪花的頂托下時起時伏,引誘鱖魚追逐、捕食。竿不離手,注意魚線被水浪衝動的方向,手腕不時地輕輕拉動,以免鉤掛水底岩礁。當感到竿梢有啄食,下彈震動時,應迅速抖動手腕提竿。提竿時機必須把握好,太早如點動不下彈,則鉤未進魚嘴;太遲則餌鉤入喉太深很難取出。取鉤時注意手指勿被刺傷。用手抓魚要一把抓緊,否則被鱖魚背鱔毒刺刺中,不但疼痛難忍,還極易發炎紅腫。
輪竿釣法:竹製輪竿較海竿快捷,一般竿身較短(1-1.5米),且韌性遠遠優於海竿。鉤用較大的方鉤,系單鉤;墜子可比手竿墜子稍重,15克左右,用小活魚做餌(以白鰷為好)。用鉤掛住小魚的上齶,將餌鉤向急浪中拋出,隨浪緩緩放線,並頻頻回拉。目的是增加大鱖魚追食的機會,另外也避免鉤掛住水下岩礁或其他雜物;一旦竿梢負重並伴有彈震感,應立即抬手拉動輪竿,把魚鉤牢,然後試探著拉動收線。如拉不動,那是魚進了岩洞,則不用急躁,可左右方向試拉,引誘魚兒出洞。如魚要線,則適當放線,不可硬拼。魚兒能拉動時,則轉動繞線輪,將魚帶至岸邊淺水,用抄網起魚。用此法釣到的鱖魚一般較大。
海竿釣法:基本上用輪竿釣法。但鉤可用串鉤,墜子用扁墜為好。餌料可蝦和小魚同時使用。餌鉤拋出落水一剎那,應逆水收線,引魚追趕餌鉤。海竿易掛岩石和其他障礙物,容易造成折竿、斷線、跑魚,是其缺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