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型地暖

薄型地暖

薄型地暖又稱預製薄型地暖,厚度上比傳統地暖系統薄的多,基於傳統地暖在實踐套用中所出現的諸多如加熱時間較長、耗能大、易結垢以及在施工過程中搶空間、交叉施工質量難保、增加負荷投資翻倍、砼固期長施工繁瑣、膨脹不均地面龜裂等問題,應運而生的一種新型地暖系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薄型地暖
  • 又稱:預製薄型地暖
  • 厚度:20mm以下
  • 特點:加熱時間較長、耗能大
分類,特點,表現形式,與傳統地暖比較,經濟性分析,安全性分析,節約性分析,硬塑式薄型地暖,使用中的注意事項,

分類

1、按厚度分
按照保溫層的厚度區分為20mm以下超薄地暖和25mm以上薄型地暖,所使用的地暖管材有Φ10mm、Φ4.3mm,如安貞預製薄型地暖系統,毛細管網薄型地暖系統,還有常規Φ16mm、Φ20mm管材,兩種方式均可實行乾式鋪裝和濕式鋪裝,較傳統地暖節約水泥回填60%以上。
2、按材料分
薄型地暖採用預製模板化,預製模板按基材分為兩種:擠塑板材質,環保且抗壓性高,可以直接鋪地板,若需要蓄熱層可採用預製溝槽結構將砂漿回填增加熱惰性能,而且保溫效果比較好。另外一種是聚苯乙烯泡沫塑膠板材(由可發性聚苯乙烯珠粒經加熱預發泡後在模具中加熱成型而製得的具有閉孔結構的聚苯乙烯泡沫塑膠板材),鋪裝地板需要另加龍骨,否則承壓不夠易造成變形。
3、組裝方式分
預製式和即熱組裝式兩種方式,所謂預製集成式薄型地暖就是將地暖保溫層、反射層、管路固定結構進行預製生產成為預製溝槽系統,在施工時直接鋪裝然後盤管即可,特點是標準化,所需材料計算精準;即熱組裝式地暖即預先製作好不同板型的保溫板現場鋪設反射膜、卡釘及地暖管,特點是材料需要計算誤差大,要求施工人員熟練度高。

特點

不占空間:地暖厚度僅為12-30mm,升溫快,不占空間,室內無壓抑感。
不刨地面:無需刨地面鋪地暖管道,不損害樓層結構。
更省能耗:預熱時間比傳統地暖短,升溫迅速均勻,即開即熱,本產品在南方沒有保溫結構的房間裡,室溫在30-180分鐘之內即可升至所設定溫度,在北方有保溫結構的室內,效果更佳,在30-60分鐘之內即可到達所設定室溫;另外預製溝槽薄型地暖既保留了傳統地暖的熱惰性和舒適度又能即開即熱的效果滿足了不同用戶的需求。
薄型地暖管間距5公分,和鋁箔作為導熱層,具有良好的熱傳導性能,散熱均勻且充分,避免進回水溫差過大,僅僅5℃溫差,傳統溫差為10℃。這也是與傳統地暖管間溫度不均勻有較明顯的區別。
更加安全:整管鋪設,有溝槽系統對地暖管路具有保護作用,避免施工硬傷;供暖水溫度40℃以下,系統安全可靠,不易結垢,避免了因管道過細產生的水阻及對水質的特殊要求,系統運行更安全穩定。
荷載量小:可用傳統地暖1/3的水泥砂漿回填,或者無需回填,對樓板無特殊荷載量要求,普通住宅即可使用,減少荷載70%以上。
領先技術:預製薄型地暖系統,在追求節能末端配置方面處於領先地位,是地暖系統高品質的象徵,已有十多年的成功套用。
模組設計:標準化生產預製的環保阻燃高密度擠塑成型板,材料品質穩定可靠。加熱管線鑲入預製模組凹槽內,結構合理,受力均勻。特別是選用數十年地暖套用技術久經考驗的常規Ф16mm、Ф20mm的S4級管材以及更高級別的Ф10mm的S3.2級管,極大的延長了地暖系統的使用壽命。
熱源廣泛:集中供暖、分戶獨立供暖及家用電源、太陽能、地熱能均可做為供熱源。因結構合理,維修檢查特別方便,易拆裝可重複使用,維修非常方便。
不會滲漏:地熱的混凝土填充層對傳統地採暖系統來說視為樓地面分部工程的一部分。傳統地採暖是將加熱盤管盤在地面上,再直接澆注至少50mm厚的混凝土予以固定、鋪平,然後鋪裝地錶板材。而地熱混凝土填充層這一特殊的構造層,其表面很容易產生龜裂,原因是由於盤管受熱水加熱後所產生的應力大於混凝土的抗拉強度而產生的。這是傳統地採暖系統很難避免的。而且在施工過程中盤管直接與水泥漿接觸,不可避免地會損傷地暖盤管,產生劃痕,一旦使用很可能因為塑膠管的加熱產生的釋放力與混凝土填充層的承受力產生對抗,致使管壁遺留的劃痕因承受不住抗力而破裂,引發滲漏,為今後的使用埋下了隱患。
不結垢、不堵塞:供暖水溫若在40℃以上,管內才會產生水垢,引發堵塞。這是基本常識。雖然部分傳統地採暖也是溫水控制,但管徑粗,流速較慢,存在結垢、堵塞的可能性。
自身條件:水溫控制在40℃以下,不會結垢。
運行成本低:本產品可以做到即開即用,特別適合間歇式運行模式;儲水量小,一張可供12平米房間的地暖板的飽有水量約2.13升;熱效率高熱損失約為12%,因此運行費用遠遠低於傳統地暖的費用,在日本一天8小時僅相當於買一瓶飲料的錢。
維修方便:傳統地採暖只要出現以上問題,就不是簡單維修的問題了,首先要將地面全部剖開,檢查原因並予以重新鋪管,相當於新的一次鋪裝,對房屋結構具有一定的破壞性。薄型地暖若發現上述情況,只要將出現問題的地暖板予以更換即可,根本不用大動干戈進行全面重新施工。若地錶板材使用的木地板的家庭,在此可以保證永無後顧之憂!因為地暖板是直接鋪裝在木地板下面,只要掀開木地板,維修後回歸原位即可。就像換燈泡一樣簡單。
適用場合廣:薄型地暖不僅面對新樓盤,還特別適用舊樓地暖改造工程,無需對原樓進行樓板加固,就能安裝本採暖系統,而傳統的地暖是不能的,需要重新考慮樓板的承重能力。
節能降耗:節能降耗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國家也出台了相關的政策,預製式薄型地暖相對傳統的地板採暖系統更迎合了國家的節能降耗政策,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有著一定的意義。

表現形式

預製式和即熱組裝式,預製式是在出廠前製作好,將地暖管道預先鑲嵌在保溫層內,又稱嵌入式薄型地暖,而即熱組裝式則是通過現場組裝完成。

與傳統地暖比較

經濟性分析

常規地暖
1、鋼筋用量增加:常規地暖必須有60mm厚的混凝土回填層,豆石混凝土的容重為2500kg/m3×0.06m:150kg/㎡。一個6層、10000平方米的混合結構住宅樓,全樓鋼筋的含量為:384噸左右,其中樓板及圈樑含量為:200噸左右,按現在市場鋼筋3400元/噸計算,則:樓板及圈樑的鋼筋造價為:68萬元左右。按節省11%計算(11%的計算方法詳見“80地暖對建築結構造價的影響”),則節省費用:7.48萬元。5萬平米則可節省37.4萬元。反之,則需增加37.4萬元,增加7.48元/㎡,加之人工費及其他費用總計增加10元/㎡。
2、混凝土費用增加:常規地暖又稱濕法地暖,必須有50-60mm厚的混凝土回填層。5萬平米即增加6000噸混凝土,豆石混凝土按市場價260元/噸計算,則需增加豆石混凝土的造價156萬元,增加31.2元/㎡(含混凝土膨脹劑、配合費、升降機費和垃圾清運費等)。
3、土方工程量增加:由於增加了整個建築的荷載,土方工程量必然會有所增加,增加量約為5元/㎡。
4、降低了房屋淨高:由於增加了20~30mm厚的EPS聚苯乙烯保溫層及50~60mm厚的混凝土回填層,室內淨空降低70~90mm。若是一棟30層的高層建築,這意味著開發商整整少建一層。
5、延長了施工周期:混凝土的終凝期為28天,無疑會增加開發商的養護費用並延長交房時間,這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6、勞動力成本的增加:由於常規地暖從進場到驗收完畢所需時間往往受自己不能左右的因素的影響,如此會導致大量無為、無奈的費用增加;混凝土28d的養護周期,同樣會增加開發商的不小投入。這些方面,恰恰是很多人所忽略的。
7、地暖的末端費用:常規地暖的綜合造價因區域差異價格相差很大,在華北方集中供暖區域,不含熱源設備,造價在110~220元/㎡左右;在其他非集中供暖區域,因建築保溫差異,末端造價會略有上升在220~280元/㎡左右。
薄型地暖
上述常規地暖的前六項費用,薄型地暖幾乎沒有,因需要增加保溫、能量調節構件、二次分配器及模板,薄型地暖末端的造價基本比常規地暖稍高一些,在240~300/㎡左右;據使用5年的用戶反饋,每月省使用費用較常規地暖60%左右,而且無需每年清洗;因此綜合成本較常規地暖更省。

安全性分析

地暖是一種隱蔽性工程,幾乎不可維修。如此,工程的安全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從06年開始北京市建委 北京市建設工程物資協會管材管件專委會就開始著手地暖安全性的課題研究。通過對北京地暖市場的全面調查發現,地暖安全隱患依然存在。目前,建委已經通過了該課題的調查報告,很快會下發相關指導性、法規性的檔案。
可見,地暖安全性問題已經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視。
那么,地暖的安全性隱患主要應該從哪些方面抓起呢?
1、施工圖,如何保證圖紙設計階段就充分考慮建築的南北朝向、裝飾面層材質、熱源方式和控制系統等因素。現今大部分的地暖施工圖都是由尚不具備建築設計資質的地暖公司完成的,如此導致地暖公司一方面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非情非願。另一方面,地暖公司不可能考慮全建築各個專業的節點問題,圖紙設計的質量必然會打折扣。
2、材料上,EPS保溫板的容重和厚度的控制、擠塑板的抗壓能力的保障、鋁箔反射層的厚度是否能達到50μ等問題。
3、安裝中,如何控制管間距的任意放大和管材彎曲曲率半徑的過小;加熱管與分水器連線處,規程要求系統運行一段時間後應該把連線件再擰緊一次的要求如何做到,採用預製薄型地暖系統就可以完全杜絕。
4、混凝土,如何控制不用細石、焦渣甚至陶粒來取代豆石;如何保證添加膨脹劑以及回填厚度不低於最基本的5mm等。
5、成品保護方面,如何防止交叉施工,如何保證其他工序不會損壞已經回填完畢的地暖管材等。
6、維修方面,如何保證在不大面積破壞裝飾面層的前提下維修;如何保證接頭的長期安全性等。
應該看到,負責任的、專業的地暖公司對以上環節都有一整套的質量控制體系,工程質量是可以放心的。但是,這些專業公司也不可能時時刻刻監督設計院、總包方,甚至自己的施工隊伍完全按照地暖技術規程去執行。畢竟,環節太多,節點太多,人為因素太多。
這些人為因素導致的地暖工程各個環節里的不規範、不安全現象在工廠化預製生產的乾法薄型地暖板中,都可以有效地避免。
薄型地暖是工廠化預製式生產,出廠前的產品已經進行了檢測。到現場後只需與熱源連線即可。地暖板鋪好的同時即可當即鋪設木地板等面層材料;沒有交叉施工,沒有施工現場的人為因素,確保工程質量,確保管材50年的使用壽命(加熱管三面與保溫板軟接觸,受熱或承壓後的伸縮性能更好。當加熱管因水溫變化出現熱脹冷縮時,鑲嵌在它上面的聚苯保溫板也會隨之擴張或縮小以有效保護加熱管。同時,鋪設在加熱管上並與保溫板粘合為一體的金屬鋁片能有效避免水泥砂漿與加熱管的接觸,徹底杜絕加熱管表面劃傷,使用壽命可達50年以上)。
可見,薄型地暖現場人為因素較少,安全性較高。

節約性分析

地暖比暖氣片和空調採暖節能,這已經成為共識。
薄型地暖又比常規地暖節能,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節水 薄型地暖的管徑細,流速快,在達到同樣室溫的前提下,其用水量僅僅是常規地暖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升溫快,耗能少。
計算步驟:圓的截面積公式:∏R2
常規地暖:De20 壁厚2 mm內徑16mm R=8mm 即3.14*0.064=0.20 每平方米用管量為5.5m
則:De20管材每平方米的通水量為0.20*5.5=1.10m³。
薄型地暖:De10 壁厚1.5mm 內徑7mm R=3.5mm 即3.14*0.012.25=0.038㎡ 每平方米用管量為20m
則:De10管材每平方米的通水量為0.038*20=0.76m³
二者之比:(1.1-0.76)/1.1=0.309 即30.9% 約等於30%.
2、節電(氣等能源 ) 薄型地暖的熱損失小,僅為12~16%,常規地暖的熱損失為25~28%,這主要是因為薄型地暖的保溫板的導熱係數0.034,保溫效果要優於保溫板導熱係數為0.048的常規地暖。也就是說,薄型地暖室內有效散熱量高一些。
數據來源,請參見JGJ142-2004 第29頁“單位地面面積的散熱量和向下傳熱損失”。薄型地暖的空調所和清華大學的熱指標檢測報告可來電垂詢。
3、節省運行費用 薄型地暖在加熱管上方鋪有一層金屬導熱鋁板,能很好地起到快速吸熱、導熱、勻熱和散熱的作用,使得加熱管中的熱量能快速傳遞到裝飾面層,並在30分鐘左右使室溫升至18度以上。而常規地暖從開始升溫到達到採暖室溫要求通常需要4~6個小時,自然所消耗的燃氣量就要多一些,運行費用也就高一些。薄型地暖升溫快的特點尤其適合南方採暖市場人們的居住生活習慣。
4、節材 常規地暖必須有60mm厚的混凝土回填層,豆石混凝土的容重為2500kg/m3×0.06m:150kg/㎡,薄型地暖為乾法鋪裝,無需混凝土回填,僅重1kg/㎡。無需對建築進行特別加固、加高,對房屋結構基本無影響,從而節省了大量的建築材料(如鋼筋、水泥、豆石、混凝土養護期間的用水、管材生產用的進口原料等等)。
5、節省勞動力 薄型地暖由於是工廠預製化生產,標準化施工,減少返工的可能性及誤傷,可以節省大量勞動力成本。
6、降低熱損失 由於薄型地暖所需供水溫度低(35度左右),在熱媒輸送過程中,管道內的供水溫度與室外環境溫度的溫差小,熱損失也就小。

硬塑式薄型地暖

近兩年,地暖市場上又出現一種新型的薄型地暖鋪裝方式,其保溫層是採用PE-聚乙烯或PP-聚丙烯為製作材質的塑膠模組,製造工藝為注塑,所以稱其為硬塑式薄型地暖模組。
防鏽型地暖模組安裝圖防鏽型地暖模組安裝圖
硬塑式薄型地暖模組的製作材質通常為環保材質PE-聚乙烯或PP-聚丙烯,其製作材料的性能使其薄型地暖模組具有非常好的導熱性,實際套用地暖系統升溫迅速。
硬塑式薄型地暖模組的做大特點就是其具有超強的抗壓性!實驗測試可以在數噸重的汽車下反覆碾壓而不變形,這樣優越的抗壓性能徹底解決了傳統地暖地面下陷的問題!
硬塑式薄型地暖模組其高度為2.5~2.7公分,水泥回填高度為1~2公分這樣整個地暖層高下來不到5公分,大大減少了地暖占用層高,增加了房屋使用高度。
硬塑式薄型地暖模組鋪裝方便快捷,因為採用出廠預製式,出廠前已精細化調整好布管間距,模組內設有卡管槽,現場施工時,工人只需像拼圖一樣鋪設好地暖模組,再迅速地進行地暖管布管即可,再無需傳統地暖設量間距、切割卡槽、鋪設卡釘等繁瑣的地暖施工工序,這樣不僅有效的節省了地暖施工工期,也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防鏽型地暖模組安裝圖防鏽型地暖模組安裝圖
硬塑式薄型地暖模組鋪設後美觀大方,檔次很高,所以很適合做一些高端項目,如星級酒店、高檔公寓、豪華別墅、醫院學校等等。

使用中的注意事項

使用地暖採暖首先要在安裝完畢24小時後再開始逐漸加溫,升溫前請保持地面乾淨乾燥,以防止地板因升溫過快發生開裂扭曲;其次,如果第一次使用或隔了一年沒開啟使用地熱採暖時,最好先設一個最低的溫度,然後漸漸升溫,每小時升溫1℃左右為宜。若加溫太快,很可能會導致木地板扭曲開裂;第三,在地熱採暖的地板上儘可能不做固定裝飾件或安放無腿的家具,防止局部散熱不通暢。另外,家具也會影響熱空氣流動,導致熱效應減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