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邦g小調大提琴奏鳴曲

蕭邦g小調大提琴奏鳴曲

蕭邦g小調大提琴奏鳴曲(Op.65,1846-1847),蕭邦除創作鋼琴作品外,只作有極少數室內樂。除鋼琴三重奏外,還有大提琴鋼琴二重奏《引子與華麗的波蘭舞曲》(OP.3,作於1829年)、據麥耶貝爾的歌劇《惡魔勞伯鬼》的旋律而作的大二重奏(無編號,作1832年)以及這首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因蕭邦與大提琴家邁克(JosephMerk)和弗蘭克姆(Fran-Chomme)為好友,大提琴作品都為他們而作。《引子與華麗的波蘭舞曲》獻給邁克,大二重奏與這首奏鳴曲呈獻給弗蘭克姆。此曲作於與喬治·桑分離之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蕭邦g小調大提琴奏鳴曲
  • 外文名稱:F.Chopin Cello Sonate op.65 minor in g
  • 發行時間:1846-1847
  • 音樂風格:古典
創作故事,樂曲樂章,樂曲背景,作品賞析,

創作故事

人們似乎從來就沒對蕭邦的大提琴奏鳴曲產生過興趣,一提起這類作品,更多的熱情便投向巴赫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蕭邦唯一的這首大提琴奏鳴曲翻覆著紛雜而深暗的潛流,反映出他哀憤交加的心緒。熟識了陰柔的蕭邦或剛健的蕭邦,初聽這首曲子會在旋律晦澀、技法不豐的感覺下快速將它遺忘;但只要領會了那份悲情,就能清晰感受到他在人生最低谷時的苦悶況味。樂曲一開篇就籠罩了孤清暗影,在鋼琴的簡短引奏下,大提琴懷著沉鬱之情悵嘆而來,他就像天涯過客,回望滄桑前塵、感喟無常聚散;情緣何解、迷夢難消,心頭拍擊著狂野巨浪、淹纏著荒漫憂傷;這昏沉的哀嘆延綿著,始終在一種病態的渦流中苦苦掙扎,直到最後一刻也沒能解脫。第二章是迷亂的夢境,時而迸射出狂熱光芒,忽又沉溺於痴想;在矛盾與渴盼中交混著蒼白的柔情,給人留下虛萎不實的印象。慢板瀰漫了無邊哀愁,是一曲孤寂的輓歌,目送殘陽、揮手人生,繁華落盡、秋心獨倚;雖有一絲暖意,終不奈幽幽惆悵與蒼涼。終章是消沉和振奮的碰撞:呼吸中仍翻轉著惱人憂鬱,激情卻煥然而起;流火般在黑暗中閃耀,將烈焰投向頹靡與哀愴;愁情在它感染下裂繭而出,拋卻了傷泣、抖擻神行;音樂在激奮跳蕩中斬截而收,骨力堅勁、氣勢雄健。
這首曲子是蕭邦的晚期創作,他把它獻給了年輕時的好友——大提琴家弗蘭肖梅。表面上看這只是一首普通的題獻之作,曲中卻暗藏著蕭邦最為灰暗的心境。樂曲寫於1846-47年間,這時的他結束了最後一段戀情。他離開喬治桑已近一年光景,但顯然還沒從回憶中走出來。十年的愛情不算短暫,但留給蕭邦卻是太多的感傷。在樂曲問世之前他寫下了一首船歌,那悠悠的浪漫中蕩漾著如幻溫情和淡淡苦澀,而在大提琴奏鳴曲中他更加迷亂和頹荒。首樂章的哀嘆漫長無序,諧謔曲糾結著殘斷碎影和難以自拔的思念;慢板是暮色中的訣別;終曲看似振奮,實際上卻是煩憤的宣洩。蕭邦大概是把諾昂莊園最後一段日子中矛盾四起的記憶潑灑在了這個樂章之中。音樂首次使鋼琴處於陪襯位置,複雜的心聲則全由大提琴獨自傾吐。當面對這部奏鳴曲時,批評家們不是在技術上做著專業的剖析,就是以“獻給朋友弗蘭肖梅”這毫無意義的一句話結束了對它的點評。他們沒有認真從感情上正視蕭邦,他們和他的的心靈擦肩而過,卻仍以“他不適合創作嚴謹形式的音樂”來堅定自己固有的看法。蕭邦可會那樣勉強自己,在找到了最遊刃的創作方式後還硬要去寫什麽奏鳴曲?當他要表現優雅時,他用夜曲和圓舞曲來引起人們的注意,當他要顯現光芒時,他以敘事曲、波蘭舞曲贏得人們的激賞;可當他要表達最私密的情傷時,卻往往藉著不擅長駕馭的音樂形式來流露內在的心聲——兩首鋼琴奏鳴曲中,第二隱藏著他失去婚姻的悲抑,第三則流露出對父親的哀悼。這些作品只是打上了“奏鳴曲”的標籤,實際抒發的情感根本就與這種體裁的傳統意義背道而馳。大提琴奏鳴曲亦然,但沒有更多人認為這是蕭邦用心血凝鑄的曲作。事實證明:接受熟悉的蕭邦只了解到他的一面,但在有些看似不重要的作品中,卻深藏著他最內在的心語。這些音樂不一定最深刻,卻一定最真實。
除了這首奏鳴曲,蕭邦還為大提琴與鋼琴寫過兩個作品,它們就是《光輝二重奏》和《引子與華麗的波蘭舞曲》。前者也是獻給弗蘭肖梅的,據舒曼稱,這首二重奏是蕭邦與弗蘭肖梅共同譜寫,音樂構思出自蕭邦,他的朋友只是提供了一些建議。這首曲子顯然是蕭邦的早期創作,主題取自梅耶貝爾《惡魔羅伯》中的旋律。那是大提琴與鋼琴和諧而明朗的對話,是經過一番神侃後激發的快慰情懷。它雖有些矯飾,卻反映出青年蕭邦樂觀活潑的性情,也印證了他對梅耶貝爾、羅西尼那種幽默和傳奇風格的喜愛。《引子與華麗的波蘭舞曲》獻給了另一位大提琴好友邁克,這首帶有幻想氣息的作品浪漫而生動,大提琴由深思到率性,表情豐滿、轉折靈妙,最終在寬廣和熱烈的氣氛中作結,洋溢著青春活力、展放出美好憧憬。雖然這份快樂是那麽稚氣,與後來那個憂鬱多情的蕭邦相比,這份稚氣是多麽可貴啊。

樂曲樂章

此曲共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中庸的快板,g小調,奏鳴曲式。第一主題先由鋼琴奏出,大提琴與之以對答旋律出現,邊自由轉調邊發展進行。第二主題也以此方式表現。
第二樂章:諧謔曲,燦爛的快板,d小調,3段體。大多以大提琴表現主旋律,插入的鋼琴音色極盡浪漫效果。
第三樂章:最緩板,降B大調,3段體,主要主題呈送葬進行曲的形態,由大提琴、鋼琴互動演奏對話般地結尾。
第四樂章:快板,g小調,奏鳴曲式。第一主題含略帶哀愁的半音階進行,第二主題則明朗而單純,其中鋼琴輝煌的技巧展示後,速度轉快,以G大調結尾。

樂曲背景

此曲創作於蕭邦晚年,1846年令蕭邦振奮不已的波蘭民族起義失敗,這使得蕭邦的精神跌落低谷,對家鄉與親人的思念加上身體的惡化以及和喬治·桑關係的惡化使他承受著身體與精神的煎熬。這部與作品和蕭邦同一時期的作品風格截然不同,《船歌》和《幻想波洛涅茲舞曲》依然可以看到蕭邦鼎盛時期的宏偉輝煌與無盡的詩意,但這部作品感情相對的平穩,風格嚴謹而樸實,莊重而典雅,在這部作品中鋼琴與大提琴在音響上的對比相對更趨乎平穩。

作品賞析

“愛情”是蕭邦音樂的永恆主題。在這裡,大提琴與鋼琴似乎就是他與喬治·桑的化身。而此時蕭邦已經不再是 他通常的鋼琴形象,而成為大提琴的形象,喬治·桑似乎變成了鋼琴的形象,蕭邦變得虛弱,而喬治·桑則是變得那樣的有力量。第一樂章鋼琴與大提琴的競奏,如兩人的對話,時而輕聲細語,時而輕聲細語,時而如暴雨一般的爭吵,撕心裂肺,這似乎是十分符合當時兩個人日益破裂的愛情。第二樂章充滿了活力和剛毅的詼諧,是他對愛情的一種樂觀的情緒。第三樂章所反映的愛情是那么的纏綿與深情,猶如喬治·桑與蕭邦在爭吵後極其短暫地感受著曾經的平靜與深切的愛情。第四樂章的突然闖入,使人又一次回到現實。在這段音樂中,作曲家的心情是如此的紛亂不安,悲觀失望與不屈的抗爭使音樂不斷地轉變,時而低沉,時而激昂,這也正是他對愛情漸漸消失,焦躁不安的寫照,蕭邦紛亂的情緒在這一樂章表現的淋漓盡致。
大提琴奏嗚曲這一體裁不是蕭邦所擅長寫作的體裁,然而它卻被賦予了蕭邦鋼琴音樂的氣質,使大提琴音樂世界中瀰漫著蕭邦式的詩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