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縣建設中學

抗日戰爭時期,我黨在淮北豫皖蘇邊區創辦了一所幹部學校——建設中學, 1944年8月,新四軍第四師在師長彭雪楓的率領下,從津浦路東挺進路西,解放了津浦路以西,隴海路以南,渦河以北的蘇北、皖北、豫東廣大地區,開闢了淮北第二行政區抗日根據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蕭縣建設中學
  • 類型:學校
  • 位置:淮北豫皖蘇邊區
  • 時期:抗日戰爭時期
其時,各條戰線急需大批有知識、有政治覺悟的青年幹部,淮北第二行政區第八行署將剛成立的蕭縣中學、永城中學合併,在蕭縣張莊寨創辦了建設中學。次年冬,學校遷至永城縣丁集,建設中學校長由我黨第八行署專員彭笑千(解放後任河南省副省長)兼任。到1946年,建設中學發展到1000餘師生的規模,這所和陝甘寧邊區陝北公學一樣的革命化學校,為革命根據地和新中國培養了方方面面的建設人才。
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背信棄義,發動了反共反人民的內戰。1946年秋天,國民黨軍隊進攻淮北革命根據地。建設中學的學生除少部分隨軍轉移外,大部分則被分派到附近各縣,投入反頑清算鬥爭,也有的被疏散回家。建設中學從創建到停辦,雖然只有兩年多的時光,卻為我黨培養了大批幹部,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向共產黨領導的高一級學校和部隊輸送了大批優秀學員。解放後,從建設中學走出的學生工作在工農商學兵等各條戰線上,有的還肩負著重要的領導職務,他們為新中國的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