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朗秋歌圖

蕭朗秋歌圖

《蕭朗秋歌圖》是畫家蕭朗於1990年創作的一幅中國畫。款識“印璽寫於津門”,鈐白文印“蕭朗印信”,是蕭朗先生作於上世紀90年代的一件有代表性的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蕭朗秋歌圖
  • 作者:蕭朗
  • 創作年代:1990年
  • 畫作類型:中國畫
  • 規格:69×45.5厘米
作品介紹,創作背景,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介紹

此作寥寥數筆、一氣呵成,通過秀潤、酣暢的筆墨將秋天所特有的明淨、蕭疏的氣象表現得淋漓盡致,韻味無窮,實為上乘之作。

創作背景

蕭朗自15歲開始跟隨王雪濤學習花鳥畫,前後共達2‘年。其間雖遍學五代、宋、元以來諸名家、大家的作品,但始終都沒有脫離其師王雪濤的影子。上世紀60年代,他開始探索如何超越、發展自己老師的道路,一變其師王雪濤筆墨之俏、帥為嚴整,渾厚、練達,使作品更加富有個人的性情和面貌。他的變法嘗試取得了大家的普遍認可。他的老師就曾讚美道:“能從極似中蟬蛻而出,非印璽(蕭朗名)而誰何?”進入90年代,其筆墨揮灑更加大氣磅礴、淋漓酣暢,章法更加嚴謹、成熟,筆墨益發簡淡,而生機畫意不減。王振德先生曾評其畫“有宋代林椿般典雅;元代張中般自然,明代孫隆般活潑、陳淳般清逸、周之冕般暢達,清代惲南田般和諧、華新羅般靈妙、李復堂般瀟灑,近現代虛谷般靜穆、任伯年般嚴謹、吳昌碩般高華、齊白石般情趣、王夢白般精練、王雪濤般優美”。從這件《秋歌圖》也可以體會出其博採諸家並融會貫通、為己所用的才華和功力。

作品賞析

畫家用飽含水分的羊毫大筆蘸以濃淡不同的墨色,以潑墨之勢,由下而上,依次寫出中間一株玉米的大葉、秸稈和花蕊,用筆有整有碎,潑辣老練;然後調轉筆鋒順勢畫出左右兩株,濃淡、乾枯變化既豐富又微妙。從畫面上來看,畫家很善於通過製造矛盾來取“勢”。他曾創造性地提出了構圖的十六字法則,即“一大一小,一長‘短,一多一少,一縱一橫”。在這件作品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他對這一法則的完美演繹。畫面中作為主體的一株玉米所占畫幅面積大,個頭兒高,筆墨層次變化豐富。左右兩邊的兩株所占畫幅面積則相對小,個頭兒矮,刻畫洗鍊、概括。左邊景物稀疏、空靈,秸稈向左側傾斜。右邊兩株則相對集中並向右側傾斜。玉米的秸稈呈向上生長的趨勢,大葉則橫向生長排列。景物之間參差錯落、各具形態。在接近畫面中心的顯眼位置,用勾線設色的工筆淡彩法寫出蟈蟈這一“主角”。其身軀向左側傾斜,剛好與左側那株玉米的傾斜方向形成一種平行呼應關係,起到很好的平衡畫面重心的作用。最後迂想妙得,在畫幅的左上方補畫一隻野蜂,又給畫面增添許多生趣。仔細體會這件作品,我們不難體會到,在寂靜的散發著泥土氣息的玉米地中,蟈蟈飽餐之後所發出的歡快的歌唱聲和野蜂忙碌於採摘田間花粉時翅膀所發出的嗡嗡聲,這種田園詩意般的來自大自然的純淨的“天籟”之音正是畫家苦心經營的結晶。
在《萍香閣論畫》中,蕭朗談道:“中國畫講究筆墨精妙、氣韻生動,做到實難。但求精品,無精品,何能傳世?何能奉獻?藝海滔滔,優勝劣汰,古今皆然。好畫無言,世人爭傳;劣品欺世,自不能長久。每念及此,不寒而慄。”先生對用筆用墨之考究、作畫態度之認真由此可見一斑。在這件《秋歌圖》中,他更是精益求精。除前面分析的章法構圖之外,其筆墨揮灑既隨意率真、大氣磅礴又不失嚴整、精緻、微妙,用筆或中鋒、或側鋒、或逆鋒、或拖筆、或戳點,每一筆都有各自的形態和細微變化,絕無雷同或是程式化的筆墨表現。顯眼的大葉往往由大小、濃淡、用筆方向和方式不同的幾筆完成,起輔助、點綴作用的葉片則用一筆,有的甚至以一個大墨點來概括,變化既豐富又遵循了植物自然的形態和生長規律,同時抒發了畫家心中對寂靜、蕭疏的感慨。觀其用墨,濃、淡、乾、濕變化皆隨著其不同的運腕方式而自然生髮,很秀潤,也很精微,絲毫不顯生硬、火氣。蟈蟈和野蜂的刻畫極盡生動之致,設色清新、得體,與其水墨相互映發、相得益彰。

作者簡介

蕭朗,名印璽,號朗,別署萍香閣主人,1917年生,北京人。20世紀40年代起,先後在北京師範大學、河北藝術師範學院、廣西藝術學院和天津美術學院任教。現為天津市美協顧問。有《蕭朗畫集》、《萍香閣論畫》、《寫意禽鳥畫苑》等行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