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石萱花圖

蕉石萱花圖

《蕉石萱花圖》是清代畫家李鱓創作的紙本設色畫,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蕉石萱花圖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者:李鱓
  • 材質:紙本
  • 畫作類型:設色畫
  • 幅式:立軸
  • 現收藏地:南京博物院
  • 規格:縱146厘米,橫92厘米
畫作內容,藝術鑑賞,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全圖用粗大放縱的闊筆,揮灑出芭蕉和湖石,使畫面充滿生機:畫下端一山石拔地而起,湖石奇特,下大上小,石頂端向左右分開,呈“丫”字形。湖石旁為一棵芭蕉樹,桿高葉大,寬大芭蕉葉丫中展至畫面頂部,成為整個畫面的主體。另外,又從石旁和稚蕉間溢出幾簇萱花,花莖頂部鮮花綻開。此畫構圖飽滿充實,上不留天,下不留地,僅在四幅的右側框線處有作自題識及款署,“雍正閼逢攝于格之夏五月,復堂懊道人李鱓。”

藝術鑑賞

畫家早年師習“院體”花鳥,在繼承陳淳、徐渭寫意畫的傳統上,勇於創新,尤長於用水用墨,形成其“水墨融成奇趣”的豪放風格。清李單鱓蕉石萱花圖軸圖作用筆灑脫隨意,水墨淋漓蘊藉,細筆勾花,闊筆,點葉,尤如雨打芭蕉,粗細對比,無拘無束,頗得古人真趣。
此圖畫法上,芭蕉和湖石用筆奔放酣暢、畫得潑辣淋漓,為旋筆大寫意。湖石,隨意揮灑,落筆成形,皴法不多;苔點簡老有力、石棱明顯突川,向背有致,正面處用墨較濃,陰面處用墨略淡,陰陽背向清晰。萱花則以輕快的細筆勾勒而成,粗筆勾葉,細筆勾花,在微風中搖曳,逗人喜愛。通幅氣勢磅礴,獨具特色。同時,從此圖中亦可看到他的繪畫藝術是在繼承明代孫隆和清惲壽平彩色寫意花卉傳統的基礎上,又吸收了朱耷、徐渭放縱奔放的水墨寫意手法,達到了天真自然而不露筆墨痕跡的境地。此圖畫於雍正十二年(1734)作,時年48歲,屬中早時期之作。

作者簡介

李鱓(1686—1762年),字宗揚,號復堂,別號懊道人,墨磨人等。江蘇興化人。康熙五十年舉人,五十三年曾供奉內廷,後官山東滕縣知縣,因觸犯權貴,棄官為民,在揚州賣畫自給。擅長花鳥畫,從蔣廷錫、高其佩學畫,擅工筆花卉,後受林良、陳淳、石濤畫法啟發,放筆寫意,能工能寫,繪畫題材廣泛,是揚州畫派中面貌變化最多的一位畫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