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湯《臨證醫案醫方》

蕁麻疹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臨證醫案醫方》。具有涼血清熱,活血祛風的功效。主治蕁麻疹,屬血燥感風者,疹塊突發,疹紅,熱癢。

基本介紹

  • 名稱:蕁麻疹湯《臨證醫案醫方》
  • 出處:《臨證醫案醫方》
  • 功用:涼血清熱,活血祛風
組成,功用,主治,方義,附註,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生地15g,丹皮9g,白茅根30g,赤芍9g,金銀花15g,連翹15g,當歸尾3g,山梔9g,蒼耳子9g,薏苡仁15g,谷芽15g,麥芽15g,白鮮皮9g。

功用

涼血清熱,活血祛風。

主治

蕁麻疹,屬血燥感風者,疹塊突發,疹紅,熱癢。

方義

金銀花、連翹清熱解毒,生地、丹皮、赤藥、白茅根清熱涼血共為君藥;當歸活血止癢,蒼耳子祛風止癢,白鮮皮清熱祛風止癢,山梔、薏仁清熱瀉火利濕引熱下行,共為臣藥;谷芽、麥芽健脾助運化,以防諸藥苦寒礙胃,防辛燥傷陰為佐藥。諸藥合用,共奏涼血清熱,活血祛風之功。

附註

“蕁麻疹"用藥規律:
1、丘疹突出皮膚表面:生地、丹皮、茅根、赤芍、小薊清熱涼血。
2、瘙癢難忍:防風,荊芥穗、蟬蛻、桑葉、蒼耳子祛風止癢;桃仁、紅花、當歸尾活血止癢。
3、伴有消化不良;山楂、建曲、谷芽、麥芽、內金和胃消食。
4、大便乾結;瓜萎、元明粉、大黃、瀉葉清瀉通便。
5、小便短赤:山梔,竹葉、茅根清熱利尿。
6、蟲積腹痛;檳榔、榧子驅蟲。
7、氣虛血虛易過敏(過敏體質):黃芪、白朮、歸身、白芍、何首烏補氣養血,增強體力,以抗過敏。
(《臨證醫案醫方》)

重要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臨證醫案醫方》:“方中用生地、丹皮、茅根、赤芍涼血;金銀花、連翹清熱解毒;當歸尾活血止癢;蒼耳子祛風止癢;白鮮皮能清熱解毒,祛風止癢;谷芽、麥芽助消化;山梔、薏苡仁引熱下行。”
《臨證醫案醫方》:“蕁麻疹一般內在因素為血燥,外在因素為感風,表現症狀是疹塊,瘙癢難忍。有時可影響工作,學習與睡眠,十分痛苦。故不可輕視之。臨床治療,應以涼血清熱為主。如血不燥熱,疹塊即可能不發生。處方宜用少量活血藥,既可去淤,又能止癢。祛風藥大都辛燥,過用則傷陰,能加重血燥,故不宜多用,不宜久服,宜在開始治療時服之。消化不良往往是蕁麻疹發病的重要因素,所以方中應遣當加些和胃消食藥。祛邪必須給邪找出路,用引熱下行之藥,就是使熱從小便而解,逐郛務必乾淨徹底,這樣能提高療效,病情不易返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