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高明(植物學家)

蔣高明(植物學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蔣高明,男,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64年9月出生於山東省平邑縣,1985年在山東大學生物系植物專業獲得學士學位,1988年和1993年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1991年至1992年在英國的Liverpool University進行訪問研究, 1995年至1996年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圈二號研究中心高訪學者。現任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畫城市組委員、聯合國大學SUMAMAD計畫國際諮詢專家、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理事、中國植物學會植物生態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植物學會常務理事;《植物生態學報》、《生態學報》編委,《植物學報》副主編。迄今發表論著200餘篇(部),SCI收錄刊物論文80餘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論文100餘篇。已培養了37名碩士、博士、博士後。畢業生中,10 人出國深造,13 人在中國科學院工作,8 人進入大學任教,3人晉升為教授或研究員,10人晉升副研究員或副教授, 9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全程培養了中科院植物所第一個外國留學生,並培養了德國、法國、美國、伊朗等進修生5人。目前,正在指導的博士生、碩士生8人。

2009年9月14日,中國著名的植物學家、現任中國科學院博士生導師蔣高明教授做客互動百科訪談室,因雀巢嬰幼兒食品含轉基因成份事件引起網友廣泛關注,為此特意對轉基因食品做出了相關知識解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蔣高明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山東平邑縣
  • 出生日期:1964年9月19日
  • 職業:植物學家
  • 畢業院校:山東大學
個人簡介,教育與工作背景,主要研究工作,科研項目,社會兼職,主要學術貢獻,擔任職位,承擔的項目,國際合作與交流,人才培養,論著、論文目錄,論文部分,著作部分,專著部分,獲得獎項,申請專利,審稿,社會影響,

個人簡介

蔣高明,男, 1964年9月19日出生於山東平邑縣,1985年畢業於山東大學生物系,1993年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獲博士學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中國國家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山東省人民政府泰山學者、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畫城市組委員、中國生態學會副秘書長、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會副秘書長、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理事、中國植物學會植物生態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植物學會常務理事、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生物分中心學術委員、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多倫恢復生態學試驗示範定位研究站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渾善達克沙地草地定位研究站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等。
蔣高明蔣高明
1991-1992和1995-1996分別在英國利物浦大學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從事恢復生態學與全球變化生態學合作研究。現為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博導,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會副秘書長,中國人與生物圈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植物生態學報》常務編委、《生態學報》編委、《植物學通報》副主編,中國植物學會植物生態學專業委員、北京植物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治沙學會會員、中國社會公益協會創會會員、國家氣象局氣候委員會委員等。

教育與工作背景

學士:山東大學生物系植物專業(1985, 導師為周光裕教授);
碩士: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1988, 導師為黃銀曉研究員);
博士: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1993, 導師為侯學煜院士、張新時院士)。
其他: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實習員(1988~1990)、助理研究員、博士(1990~1993)、英國利物浦大學訪問學者(1991~1992)、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後(1995~1996)、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員(1994~1997, 破格提拔)、研究員(1998~2001, 破格提拔)、博士生導師(2000~)、首席研究員(2001~, 競爭上崗)

主要研究工作

1 陸地生態系統生態學
通過多種先進儀器的測定和監測探討陸地生態系統生態學過程中的生理機制
2 退化生態系統恢復
通過野外觀測、溫室盆栽等手段重點研究退化生態系統恢復過程中的植物生理生態功能,探討全球變化與特殊生境下植物生態適應的機理過程;揭示植物在光合生產、呼吸消耗、水分平衡中的不同表現,為合理利用植物資源與生態系統的管理提供生理生態學基礎。
3 生態系統持續發展的管理策略。
通過對退化生態系統和自然保護區等的觀測,結合國家的政策,來研究生態系統持續發展的管理策略。

科研項目

“溫帶草地優質人工牧草高生產力維持的生理生態學基礎”,植被與環境變化國家重點實驗室重點方向項目(2014.3-2015.12),資助金額32萬元,課題負責人蔣高明
“沙石峪有機農業生產過程中的關鍵技術研究”,河北唐山市沙石峪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委託項目(2014.4-2018.4),資助金額150萬元,主持人蔣高明。
“生態草業特區關鍵技術與理論集成研究”,中國科學院重點布局項目(2013-2015),資助金額270萬元,第二課題負責人蔣高明。
“內蒙古和林格爾乾旱區有機農業綜合實驗示範研究”,大自然保護協會委託項目(2013.5-2016.3),資助金額70萬元,主持人蔣高明。
“內蒙古生態草業特區基本單元草產業示範工程預研究”,重點實驗室項目(2011.08-2013.12),資助金額25萬元,主持人蔣高明。
“渾善達克沙地優勢植物對乾旱脅迫的回響”,創新研究團體項目(批准號:113052100205)(2006.01-2012.06),資助金額78萬元,主持人蔣高明。
“生物質電廠灰綜合利用”,企業委託,(2006.05-2015.12),資助金額123萬元,主持人蔣高明。
北方草地與農牧交錯帶生態系統維持與適應性管理的科學基礎(973項目)子專題(批准號:)(2007.1-2011.12),資助金額30萬元;主持人蔣高明。
“Hunshandake Sand area/Xilin Gol Biosphere Reserve in China”, UNESCO Project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Marginal Drylands (SUMAMAD),(2004.01-2011.12), 資助金額10萬美元,person in charge。
“半乾旱風沙草原區退化草地治理技術研究”,國家科技支撐(攻關)計畫子課題(批准號: 132006BAC01A1201)(2006.10-2010.12),資助金額100萬元,主持人蔣高明。
“半乾旱區自然保護區退化生態系統恢復技術研究與示範”,國家科技支撐(攻關)計畫課題子課題(批准號:132008BADB0B0501)(2008.01-2011.12),資助金額410萬元,主持人蔣高明。
“長江流域自然保護與洪水控制”,長江上游生物多樣性監測與預警(GEF項目)專題(批准號:1IC/IV/S/06/47601)(2006.10-2009.7),資助金額40萬元,主持人蔣高明。

社會兼職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國家委員會副秘書長(UNESCO MAB-China Committee)、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畫城市組專家 (UNESCO MAB-Urban Group,亞洲區代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東亞地區保護區專家、亞洲發展銀行貸款項目生物多樣性組植物專家。
中國生態學會副秘書長、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會副秘書長、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理事、中國植物學會植物生態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植物生態學報》常務編委、《生態學報》編委、《植物學通報》副主編、《生命世界》顧問、《新京報》特約評論員、《中外對話》專欄作者、《科學時報》專欄作者、北京知識銀行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生物分中心學術委員、中國沙產業及沙業學會會員、中國社會公益協會創會會員、北京植物學會常務理事、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
蔣高明蔣高明
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講授植物生理生態學課程(1994~)、全球生態學課程(2002~)、恢復生態學課程(2002~)、生態學課程(2003~);為中國科學院碩士(1998~)和博士研究生(2001~)入學命植物學試題和判卷;在北京大學為城市與環境系碩士研究生開展生態學進展(2000~);在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醫學院本科生講授普通生物學的生態學部分(2001~, 200人左右);繼續教育學院為城市規劃高級研修班講授生物多樣性與城市等(2003~)。

主要學術貢獻

在植物生理生態學領域,揭示了氣孔阻力監測大氣TSP污染的機制;對由CO2濃度和溫度升高引起的植物生理生態變化進行了大量的實驗, 測定國內外近300種植物的光合作用與水分利用特徵。對由CO2、O3濃度、溫度升高引起的植物生理生態回響進行了大量實驗研究。發現半乾旱區豆科植物存在與C4植物類似的高光合特徵;揭示了小麥等作物品種更替過程中光合等生理生態特徵的變化,指出產量與單葉光合速率存在正相關關係;氣孔開度提高是造成現代品種O3敏感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在Trees, 14: 72-82上文章被著名學者W. Larcher主編教科書《Physiological Plant Ecology》(第4版英文版, Springer出版社, p132)引用(137)。印度Icfai 大學出版社圖書《China's Economic Growth - Sources and Prospects》引用了蔣高明、高吉喜發表《中外對話》(Chinadiologue)的文章(146)。發表的學術論文還被《Nature》引用(140)。任現職以來,在Global Change Biolog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Annuals of Botany等發表SCI文章74篇。
在城市生態學領域,蔣高明是國內首次提出並使用“城市森林”(1987)和“城市植被”(1993)概念的學者;在國內最早提出了“在城市中設計自然”(1992)。蔣高明提出的“城市植被”概念進入到楊小波、吳慶書、鄒偉、羅長英編著的《城市生態學》教科書(科學出版社, 2000, pp133-134)。關於城市植被概念及其類型觀點被《湖北08年自考園林生態學考試大綱》列為考試內容。《園林生態學》(課程代碼:7427)第10章引用了蔣高明博士的觀點(149)。考試大綱對考生要求理解城市植被;植物群落分類的一般原則;大澤雅彥對城市植被的分類;蔣高明的城市植被分類;城市綠地的分類等。
與其他專家一起,呼籲在城市中使用本地種和防止外來物種入侵,首先提出在北京綠色奧運中慎重使用火炬樹;以及提出恢復退化生態保護北京飲用水源的有關建議(184)。關於綠色奧運慎用火炬樹的建議被北京市政府正式採納,在北京大力發展本地種的建議在實際中逐步得到落實。關於門頭溝退化生態系統恢復的建議被北京市委機關刊物《前線》報導。
蔣高明蔣高明
在恢復生態學領域,第一次提出了沙地草地生態恢復的“以地養地”模式(2001)、“藉助自然力”恢復(2001)以及“畜南下、禽北上”(2006)新觀點。沙地生態治理新觀點被《中國科技創新網》作為2003年全國科技、經濟、社會120餘條重要觀點之一;被《發明時空》譽為“治沙人的創新”,“他提出的“科學治沙”理論,體現了“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的科學精神”。2000-2006年在內蒙古正藍旗渾善達克沙地,與他人共同主持中國科學院退化沙地草地生態系統恢複試驗示範重大項目研究,取得了顯著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嚴重退化的沙地草地恢復到了上世紀60年代的水平。研究成果通過《人民日報內參》、《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北京日報內參》呈報中央領導和決策機構,引起高度重視,溫家寶、陳至力、回良玉、劉淇、路甬祥、韓啟德、于幼軍等領導人分別做出過批示。在國內最早倡導的“自然力恢復論”,逐步成為國家生態治理的主流模式。2007年7月20日《科學》(Science)“科學新聞聚焦”(News Focus) 以3頁完整篇幅6副圖片報導了蔣高明研究員在內蒙古渾善達克生態恢復效果。
在自然保護區建設方面,負責起草了《關於加大自然保護區投入力度》建議書,該建議以許智宏等22名院士聯合簽名後上報中央,引起了國家領導人關注。2007年,圍繞食品安全,在南方周末等媒體發表評論文章,引起了溫家寶總理關注,直接促進了全國食品安全大檢查和食品安全法的頒布。
圍繞新農村建設,發表了大量理論文章,是“由生態學唱主角的新綠色革命”的倡導人。發明實用新型專利一項,專利名稱為:新農業革命模型體(專利受理號200720035375.7)(發明人:蔣高明、溫鐵軍、竇觀一)。 發表論文被SCI刊物引用155次, CSCD引用986次。

擔任職位

研究興趣在恢復生態學、植物生理生態學,全球變化生態學,生態系統管理等。
在國內外發表論文150餘篇,主編與副主編專著8部。
中國科學院首席研究員、植物研究所博士生導師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中國國家委員會副秘書長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畫城市組委員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會副秘書長
中國植物學會植物生態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植物生態學報》常務編委
《生態學報》編委
《植物學通報》副主編
《生命世界》顧問
北京知識銀行專家委員會委員
北京植物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學位委員會委員
計畫與科研財務處諮詢委員
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生物分中心學術委員
中國科學院多倫農牧交錯區恢復生態學定位研究站學術召集人。

承擔的項目

1989~1992 海河流域碳氮硫磷元素地球化學循環規律研究 (中國科學院“七五”重大項目), 主要參加人 1990~1993 承德市生態環境規劃研究(中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和英國海外開發署合作項目), 主要參加人1993~1998 中國陸地生態系統對全球變化的回響模式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八五”重大項目),子專題主持人1992~1995 提高我國優勢陸地生態系統生產力的研究(中國科學院“八五”重大項目),子專題主持人1994~1996 樹木年輪穩定碳同位素分析及其在揭示我國半乾旱地區大氣CO2濃度中的作用(中國科學院環境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資助項目), 主持人
1992~1994 小流域磷元素動態規律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副主持人
1992~1994 北京山區落葉闊葉林大氣-植被-土壤CO2氣體交換規律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主要參加人
1995~1997 北京山區落葉闊葉林優勢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參加人
1997~2001 草原土壤-植被系統及其對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九五”重大項目,專題), 參加人
1998~2000 植物暗呼吸作用對CO2濃度和溫度升高的回響(中國科學院禹城綜合實驗站開放課題), 主持人1997~1999 植物無性生殖習性的生態與進化研究(財政部專項基金), 專題主持人
1998~2000 中國青藏高原與西部山地對全球變化的回響模式研究(中國科學 院“八五”重大項 目),專題主持人,12萬元
1998~2002光合作用高效轉能機制及其在農業上的套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 發展規劃項目, 973項目), 三級課題主持人,30萬元
1999~2001 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基地經費,24萬元
2000~2003 農牧交錯帶及渾衫善達克沙地生態建設示範研究(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 重大項目),專題負責人,75萬元
2006年7月18日 山東省平邑縣蔣家莊成立弘毅生態農場,中國科學發展觀研究開發中心(香港)等經費支持下成立的研究型試驗農場,擔任設計人。該農場用戶包括美國駐中國大使館。

國際合作與交流

1.“首屆全國植物學青年工作者學術研討會”(1986, 北京), 組織者之一
2.“首屆全國植物資源開發與利用學術研討會”(1987, 長白山), 組織者之一
3.“第三屆全國植物生態學青年學術研討會”(1994, 威海), 組織者之一
4.“第四屆全國植物生態學青年學術研討會”(1997, 太原), 會議主席
5.“第一屆全國植物生理生態學學術研討會”(1999, 杭州), 會議主席
6.“第一首屆東亞地區國家公園與保護區會議暨IUCN-CNPPA第41屆工作會議”(1993, 北京), 會議秘書
7.“第90次香山科學會議(西北可持續農業發展問題與對策) ”(1997, 北京), 學術秘書
8.“第102次香山科學會議(華南可持續農業發展問題與對策) ”(1999, 北京), 學術秘書

人才培養

已培養碩士、博士、博士後人才27人(含1 名留學生)。目前在研碩士生4人,博士生3人(含1名留學生)。已畢業或出站的碩士生、博士生或博士後名單如下:
序號
研究生
研究方向
學位/博士後
導師
畢業年限
1
渠春梅
生態學
碩士
蔣高明
1999
2
朱桂傑
生態學
碩士
蔣高明
2002
3
劉慧
生態學
碩士
蔣高明
2008
4
劉合芹
生態學
博士
蔣高明
2002
5
劉美珍
生態學
博士
蔣高明
2004
6
牛書麗
生態學
博士
蔣高明
2004
7
崔洪霞
生態學
博士
蔣高明
2005
8
丁莉
生態學
博士
蔣高明
2005
9
彭羽
生態學
博士
蔣高明
2005
10
李剛
生態學
博士
蔣高明
2006
11
王光美
生態學
博士
蔣高明
2006
12
李林鋒
生態學
博士
蔣高明
2007
13
李英豪
生態學
博士
蔣高明
2007
14
Dilip K. Biswas
生態學
博士
蔣高明
2008
15
許宏
生態學
博士
蔣高明
2008
16
蘇華
生態學
博士
蔣高明
2009
17
陳聖賓
生態學
博士
蔣高明
2009
18
藍振江
生態學
博士
蔣高明
2009
19
張震
草地生態
博士
蔣高明、汪詩平
2006
20
馬秀枝
草地生態
博士
蔣高明、汪詩平
2006
21
郝彥賓
生態學
博士
蔣高明、王艷芬
2007
22
李永庚
生態學
博士後
蔣高明
2003
23
姜闖道
生態學
博士後
蔣高明
2004
24
王空軍
生態學
博士後
蔣高明
2005
25
李衛東
生態學
博士後
蔣高明
2007
26
王晶苑
生態學
博士後
蔣高明、劉美珍
2008
27
鄭延海
生態學
博士後
蔣高明
2009
上述畢業生中,李永庚、姜闖道、王空軍、劉美珍、牛書麗、王光美、許宏等分別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李永庚、崔洪霞等獲北京自然科學重點基金和面上基金;李衛東和王晶苑分別獲得全國博士後基金;姜闖道獲得王寬城人才獎勵基金;劉美珍和牛書麗獲得中國科學院地奧獎學金二等獎;Dilip Kumar Biswas 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傑出留學生獎(Biswas 為植物所培養的第一個留學生);彭羽進入清華大學做博士後。渠春梅、朱桂傑、劉合芹、劉美珍、牛書麗、丁莉、Dilip Biswas、藍振江、張傳領分別進入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愛爾蘭、西班牙、韓國從事繼續深造,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

論著、論文目錄

1985年以來共在國內外發表論文近10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出現的核心刊物論文46篇,學報級論文35篇,SCI論文5篇。論文發表後, 已有十幾個國家的同行近40人來函索要論文。

論文部分

1 Jiang Gaoming, Tang Haiping, Yu Mei, Dong Ming & Zhang Xinshi. 1999. Response of photosynthesis of different plant functional types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along Northeast China Transect. Trees, 14: 72-82.
2 Jiang G.M., Hao N.B., Bai K.Z., Zhang Q.D., Sun J.Z., Guo R.J., Ge Q.Y. & Kuang T.Y. 2000. Chain correlation between variables of gas exchange and yield potential in different winter wheat cultivars. Photosynthetica, 38(2).
3 蔣高明、林光輝. 1997. 生物圈二號內幾種生長在很高CO2濃度下的植物光反應曲線的變化. 科學通報, 42(4): 434~438.
Jiang Gaoming & Lin Guanghui. 1997. Changes of photosynthetic capacity of some plant species under very high CO2 concentrations in Biosphere 2.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2(10): 859~863.
4 Jiang Gaoming, Huang Yinxiao & Lin Shunhua. 1992. Designing for nature in cities: a case study of the Hill Area of the Summer Villa estate, Chengde, China.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19(3): 219-225.
5 Jiang Gaoming & He Weiming. 1999. Species- and habitat- variations in the ecophysiological variables of different sandy plant species in an arid shrub ecosystem. Chinese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earch (American) 12(2):159~173.
6 Jiang Gaoming & Zhu Guijie. 2000. Characteristics of photosynthesis of some desert species under strong light intensity and high temperatur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Environmental Botany (submitted).
7 蔣高明、Putwain P.D. & Bradshaw A.D. 1993. 英國聖·海倫斯 Bold Moss Tip 煤礦廢棄地植 被 恢復實驗研究. 植物學報, 35(12): 951-962.
8 蔣高明. 1994. 運用氣孔阻力監測大氣TSP污染及其監測機理研究. 植物學報, 36(9): 683~689.
9 Jiang Gaoming, Putwain P.D. & Bradshaw A.D.. 1994. Response of Agrostis stonlonifera to limestone and fertilizer in restoration of colliery spoils. Chinese Journal of Botany, 6(2): 155~162.
10 Jiang Gaoming & Lin Guanghui. 1996. Photosynthetic responses to light intensity in intact leaves of some desert and tropical rain forest plant species in atmospheres with different CO2 concentrations. Acta Botanica Sinica, 38(12): 972~981.
11蔣高明、林光輝 & Bruno BV Marino. 1997. 美國生物圈二號內生長在高CO2濃度下的10種植物氣孔導度、蒸騰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的變化. 植物學報, 39(6): 546~553.
12 Jiang Gaoming, Han Xingguo & Zhou Guangsheng. 1997. Changes of atmospheric CO2, photosynthesis of the grass layer and soil CO2 evolution in a typical temperate forest stand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of Beijing. Acta Botanica Sinica, 39(7): 653~660.
13 Jiang Gaoming & He Weiming. 1999. Species and Habitat-variability of photosynthesis, transpiration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plant species in Maowusu Sand Area. Acta Botanica Sinica, 41(10): 1114~1124.
14 Jiang Gaoming & Dong Ming. 2000.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otosynthesis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between clonal and non-clonal plant species along Northeast China Transect. Acta Botanica Sinica (in printing).
15 唐海萍、蔣高明、張新時. 1999. 判別分析方法在鑑別C3、C4植物中的套用---以中國東北樣帶(NECT)為例. 植物學報, 41(10): 1132~1138.
16 蔣高明、黃銀曉. 1990. 承德市避暑山莊植被生態規劃有關問題的探討. 植物生態學報, 14(2): 177-184.
17 蔣高明.1994. 運用油松年輪揭示承德市硫及重金屬污染的歷史. 植物生態學報, 18(2): 314~321.
Jiang Gaoming. 1996. Tree analysis for determination of pollution history of Chengde City, North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8(1): 77~85.
18 蔣高明、黃銀曉、林舜華、韓榮莊、高雷明.1995. 海河流域14種農作物對土壤庫中磷的輸出量和輸入量初步研究. 植物生態學報, 19(3): 236~247.
19 蔣高明、韓榮莊、孫建中. 1995. 閃電河流域6種農作物磷元素含量動態變化規律研究. 植物生態學報, 19(4): 329~336.
20 蔣高明、黃銀曉、萬國江、陳業材、耿龍年、曾毅強、王宏衛. 1997. 樹木年輪C13d 值及其對我國北方地區大氣CO2 濃度變化的指示意義. 植物生態學報, 21(2): 155~160.
21 蔣高明、韓興國、林光輝. 1997. 大氣CO2濃度升高對植物的直接影響.植物生態學報, 21(6): 489~502.
22 蔣高明、渠春梅. 2000.北京山區落葉闊葉林幾種木本植物對CO2濃度升高的短期回響. 植物生態學報, 24(2): 204~208.
23 蔣高明. 1995. 油松針葉硫及重金屬含量動態特徵及其對大氣污染的指示作用. 生態學報, 15(4): 407~412.
24 蔣高明、黃銀曉. 1997. 北京山區遼東櫟林土壤釋放CO2 的模擬實驗研究. 生態學報, 17(5): 477~482.
25 蔣高明、林光輝、Bruno D. V. Marion. 1998. 幾種熱帶雨林與荒漠植物暗呼吸作用對高CO2濃度的回響. 生態學報, 19(4): 519-522.
26 黃銀曉、林舜華、蔣高明、韓榮莊、高雷明. 1994. 海河流域植物土壤中氮碳的含量特徵. 生態學報, 14(3): 227~234.
27 黃銀曉、林舜華、蔣高明、韓榮莊、高雷明. 1995. 海河流域作物- 土壤系統中作物氮的輸出. 生態學報, 15(4): 427~431.
28 林舜華、黃銀曉、蔣高明、韓榮莊、高雷明. 1994. 海河流域植物硫素含量特徵的研究. 生態學報, 14(3); 235~242.
29 Jiang Gaoming, Huang Yinxiao, Lin shunhua, Han Ronzhuang & Gao Leiming. 1995. Chracteristics of phosphorus chemistry and its geographocal distribution in the Haihe River Valley, North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7(1):12~23.
30 蔣高明、黃銀曉、林舜華、韓榮莊、高雷明. 1998. 海河流域不同植物磷含量、地域分異及其輸入、輸出量研究. 環境科學學報, 13(2): 244~249.
31 蔣高明、黃銀曉、韓興國. 1998. 城市與山地森林地區夏秋季大氣CO2濃度變化初探. 環境科學學報, 18(1): 108~111.
32 蔣高明. 1995. 植物硫含量法監測大氣污染數量模型. 中國環境科學, 15(3): 208~214.
33 蔣高明. 1995. 全球變化對陸地生態系統的影響椉娼槊攔?/FONT>MINK和英國TIGER研究計畫. 套用生態學報, 6(增刊): 143~149.
34 蔣高明. 1996. 城市木本植物不同部位硫及重金屬含量的PCA分析. 套用生態學報, 7(3): 310~314.
35 蔣高明、黃銀曉. 1990. 旅遊與城市化對避暑山莊植物和土壤的影響. 環境科學, 11(1): 35~38.
36 黃銀曉、林舜華、蔣高明、韓榮莊、高雷明. 1995. 海河流域植物中碳的輸出(或存留)量和土壤中的庫存量. 環境科學, 16(5): 14~17.
37 蔣高明、黃銀曉、林舜華、韓榮莊、高雷明. 1995. 海河流域61種植物磷元素化學特徵及地理分異. 植物資源與環境, 4(1): 47~53.
38 蔣高明. 1995. 陸地生態系統淨第一性生產力對全球變化的回響. 植物資源與環境, 4(4): 53~59.
39 蔣高明. 1996. 樹皮pH值的變化及其對大氣酸性氣體污染的指示作用. 植物資源與環境, 5(2): 28~33.
40 蔣高明. 1997. 植物暗呼吸作用對大氣CO2濃度升高的回響. 植物資源與環境, 6(3): 54~60.
41 王獻溥、蔣高明. 2000. 廣西常綠闊葉林的分類和地理分布研究. 武漢植物學研究, 18(3): 195~205.
42 蔣高明. 1989. 城市中的伴人植物. 植物學通報, 6(2); 116~120.
43 蔣高明. 1993. 城市植被:類型、特點與功能. 植物學通報, 10(3): 21~27.
44 蔣高明. 1994. 承德市城市植被歷史變遷、現狀特點及其經營保護方向. 植物學通報, 11(4); 33~38.
45 蔣高明、耿龍年、陳業材. 1995. 植物樣品中碳、硫穩定同位素的測定. 植物學通報,12(生態學專輯): 230~237.
46 蔣高明. 1995. 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對植物的影響. 植物學通報, 12(4): 1~7.
47 蔣高明. 1996. LI-6400光合作用測定系統: 原理、性能、基本操作與常見故障的排除. 植物學通報, 13(增刊): 70~76.
48 蔣高明. 1999. 一種在野外自然狀態下快速測定光反應曲線的方法. 植物學通報16(4): 55-61.
49 蔣高明. 1996. 穩定碳同位素技術在植物生理生態學研究中的意義. 生態學雜誌, 15(2): 49~54.
50 蔣高明、韓志興. 1990. 避暑山莊古松死亡原因的初步探討. 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 3(1): 17~22.
51 蔣高明. 1992. 大氣污染指示植物的研究. 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 5(4):40~44.
52 蔣高明. 1994. 樹木年輪對大氣污染歷史過程的指示作用. 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 7(2): 17~20.
53 蔣高明. 1995. 套用油松針葉監測承德市大氣二氧化硫的污染. 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 8(1):
19~22.
54 高雷明、黃銀曉、蔣高明、項斌. 同化箱裝置在溫帶落葉闊葉林CO2交換研究中的套用. 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 8(2): 5~7.
55 蔣高明. 1994. 試論生物監測的任務及其在實際中的意義. 貴州環保科技, 16(2): 20~24.
56 蔣高明. 1995. 閃電河流域植物磷元素含量特徵及其在估算磷肥施用量中的套用. 貴州環保科技, 17(3); 1~5.
57 蔣高明. 1995. “生物圈二號”親歷記. 現代化, (218); 9~11.
58 蔣高明. 1995. “生物圈二號”: “地球村的警示”. 中國生物圈保護區, (3); 44~46.
59 蔣高明. 1997. 旅美雜記. 森林與人類, (3): 38-38.
60 蔣高明. 1998. 植物的溫度及其測定. 植物雜誌, (1): 40-41.
61 蔣高明. 1989. 避暑山莊植物考察記. 植物雜誌, (4): 29-30
62 蔣高明. 1996. 植物氣孔阻力及其測定. 植物雜誌, (6): 27-28.
63 蔣高明. 1994. 英國的國家公園. 植物雜誌, (3): 45-46.

著作部分

64 蔣高明、黃銀曉、林舜華. 1994. "城市中的自然"設計: 中國現存最大皇家園林避暑山莊山巒區研究實例. 見: pp. 89~97. 避暑山莊生態環境及其規劃研究(楊本津主編、蔣高明等副主編).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北京, vi + 297.
65 黃銀曉、林舜華、蔣高明. 1994. 承德市植被特徵、生態學評價及其恢複利用途徑. 見: pp. 106~114. 避暑山莊生態環境及其規劃研究 (楊本津主編、蔣高明等副主編).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北京, vi + 297.
66 蔣高明、黃銀曉. 1994. 承德市自然植被的變遷. 見: pp. 603~614. 綠滿東亞: 第一屆東亞地區國家公園與自然保護區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彙編 (李渤生主編).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北京, iv + 846.
67 蔣高明. 1994. 植物對大氣污染生物指示與監測研究-回顧、進展與展望. 見: pp. 255~265. 植物科學綜論(林金安主編),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哈爾濱, vi + 334.
68 蔣高明、黃銀曉. 1995. 海河流域主要植物中的磷的含量. 見: pp. 81~87. 複合生態系統元素循環椇:恿饔虬咐?芯?/FONT>(莊亞輝、李長生、高拯民主編),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北京, xviii + 406.
69 黃銀曉、林舜華、蔣高明、高雷明. 1995. 海河流域植被類型及其分布. 見: pp. 16~ 20. 複合生態系統元素循環椇:恿饔虬咐?芯?/FONT>(莊亞輝、李長生、高拯民主編),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北京, xviii + 406.
70 黃銀曉、林舜華、蔣高明、高雷明. 1995. 碳氮硫磷在植物中的含量特徵. 見: pp. 58~71. 複合生態系統元素循環椇:恿饔虬咐?芯?/FONT>(莊亞輝、李長生、高拯民主編),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北京, xviii + 406.
71 林舜華、黃銀曉、蔣高明、高雷明. 1995. 植物中硫含量特徵. 見: pp. 71~81. 複合生態系統元素循環椇:恿饔虬咐?芯?/FONT>(莊亞輝、李長生、高拯民主編),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北京, xviii + 406.
72 蔣高明、黃銀曉. 1995. 海河流域主要植物中的磷的含量. 見: pp. 81~87. 複合生態系統元素循環椇:恿饔虬咐?芯?/FONT>(莊亞輝、李長生、高拯民主編),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北京, xviii + 406.
73 蔣高明. 1996. 礦業廢棄地植被恢復的理論與實踐. 見: pp193~204 中國退化生態系統研究(陳靈芝等主編),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北京.
74 蔣高明. 1996. 生態學原理在塌陷環境整治中的作用. 見: pp. 134~177. 塌陷與生態學(紀萬斌主編、蔣高明等副主編), 地震出版社, 北京, vi + 360.
75 蔣高明. 1996. 塌陷環境中的恢復生態學的理論與實踐. 見: pp. 178~228. 塌陷與生態學 (紀萬斌主編、蔣高明等副主編), 地震出版社, 北京, vi + 360.
76 蔣高明. 1999. 污染生態與網路生態等40條(1.5萬字). 現代植物學大詞典(林金安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印刷中).
77 蔣高明. 1996. 植物群落樣地調查的方法(樣地法、隨機成對法、徘徊四分法). 見: pp. 10~13. 陸地生物群落調查觀測與分析標準方法(中國生態系統研究標準方法編輯委員會編,系6本叢書編委,本叢書副主編,下同), 中國標準出版社,北京.
78 蔣高明. 1996. 植物群落光合與呼吸作用的測定. 見: pp. 51~56. 陸地生物群落調查觀測與分析標準方法(中國生態系統研究標準方法編輯委員會編), 中國標準出版社,北京.
79 蔣高明. 1996. 背景區植物樣品的採集與製備. 見: pp. 146~147. 陸地生物群落調查觀測與分析標準方法(中國生態系統研究標準方法編輯委員會編), 中國標準出版社,北京.
80 蔣高明. 1996. 污染區植物樣品的採集與製備. 見: pp. 147~148. 陸地生物群落調查觀測與分析標準方法(中國生態系統研究標準方法編輯委員會編), 中國標準出版社,北京.
81蔣高明、王獻溥. 1999. 生物、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見中國科協青少年工作部編. 綠色家園: 全國青少年生物和環境科學實踐活動指南.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北京, 1-38.
82蔣高明. 1999. 硫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見韓興國等主編.生物地球化學循環.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 1999.
83 蔣高明. 1999. 磷元素生物地球化學循環. 見韓興國等主編. 生物地球化學循環.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 1999.
84 Francesco, T. N., Jiang Gaoming, Lin Guanghui, Rosenthal Y. & Marino B.D.V.. 1996. Changes in whole-system daily water-use efficiency for two biomes of Biosphere 2 under different CO2 concentrations. The 81th Confenrence of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l, New York.
85 Lin Guanghui, Jiang Gaoming & Bruno D.V. Marino. 1996. Comparative study of foliar respiration response to elevated CO2 in twenty-eight terrestrial plant species grow in Biosphere 2. The 2nd IGBP-GCTE Workshop (May 19-23, Lake Tahoe, California, U.S.A.)

專著部分

1 《陸地生物群落調查觀測與分析標準方法》(中國生態系統研究標準方法編輯委員會編,共6本叢書,系叢書編委和本書副主編), 中國標準出版社,北京. 1996.
2 《避暑山莊生態環境及其規劃研究》 (副主編).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北京.1994.
《塌陷與生態學》 (副主編), 地震出版社, 北京 1996.
《植物生理生態學》(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獲得獎項

1993年中英合作項目《承德市生態環境規劃研究》獲得國家環境保護局科技進步一等獎(部級)(骨幹研究人員)。
2006年獲北京市門頭溝區人民政府突出專家貢獻獎。

申請專利

蔣高明、溫鐵軍、竇觀一. 2007. 新農業革命模型體 (ZL 200720035375.7)
竇觀一、蔣高明、唐愛民. 2008. 發電的牛棚、道路、蓄能裝置和陽光代煤炭石油工程模型(ZL 200820034307.3)
蔣高明、李永庚. 2009. 一種沙地草地恢復植被發展生產的方法(專利受理號:200910076656.0)

審稿

《植物學報》副主編、《植物生態學報》常務編委、《生態學報》編委、《生命世界》編委、《Journal of Botany》編委。
熟悉的研究領域為植物生理生態學、全球變化生態學、污染生態學、自然保護生態學、恢復生態學。經常為《中國科學》、《科學通報》、《地理學報》、《生態學報》、《植物生態學報》、《環境科學》、《環境科學學報》、《中國農業科學》、《林業科學》、《套用生態學報》、《植物生理學與分子生物學學報》、《熱帶植物學報》、《自然資源學報》、《植物學通報》、《生態學雜誌》、《植物生理學通訊》等審理這些領域的論文。長期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評審人。
審理的國際稿件刊物有:
Bioresource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
Ecolog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of Botany;
Annuals of Botany;
Journal of Agronomy and Crop Science;
Chinese Bulletin of Scienc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Journal of E nvironmental Sciences

社會影響

自1997年以來,蔣高明研究員參加了各種科普與社會宣傳活動,主要包括:
1)進行各種學術演講與科普宣傳:學術演講的單位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國立台灣大學、漢城大學、山東大學、河南大學、寧夏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等海內外幾十所高校;給省(部)、市(地、盟)、縣、鄉鎮(蘇木)、村(嘎查)、街道各級領導和社區民眾進行生態環境、自然保護宣傳培訓150多場,客群3.5萬多人次,所涉及的省市包括北京、天津、重慶、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北、黑龍江、吉林、雲南、海南、新疆、廣東、廣西、江蘇、浙江、河南、山東、寧夏、西藏、四川、青海、貴州、台灣、香港等;為中學教師、中學生進行培訓,包括北京四中、北京五中、北京八中、中國人民大學附中、北京八十中、北京師範大學附中、北京鐵道附中、北京平谷中學、順義楊鎮一中、北京豐臺二中、北京工業大學附中、昌平先鋒學校、山東平邑一中等培訓30多場。
2)在電視台和廣播電台宣傳生態恢復、自然保護知識,以專家身份接受採訪講解有關問題,主要電視台有《中央電視台》(1, 4, 7, 9, 10, 11套節目)、《鳳凰衛視》、《北京電視台》(1套)、《山東電視台》等,共參與錄製節目20次之多,節目總長度400多分鐘;主要廣播電台有《中央人民廣播電台》、《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北京人民廣播電台》、《北京教育廣播電台》、《寧夏人民廣播電台》等。
3)在各種報刊上發表或接受記者採訪,宣傳生態恢復知識、生物多樣性與自然保護、農業生態循環經濟、新農村建設等。主要報刊有《科學》(Science)(美國)、《New York Times》(紐約時報)、《SciDev》(Nature 子刊)(英國)、英國《衛報》、德國《鏡報》、《法國電視二台》、《半島電視台》、《新華社》(內參、新華網、華聲視點)、《人民日報》(內部參閱、情況彙編、海外版、正刊、人民網)、《參考訊息》、《China Daily》、《光明日報》、《南方周末》、《聯合報》(台灣)、《東方日報》(香港)、《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報》、《中華讀書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法制日報》、《科技日報》、《科學時報》、《國際先驅導報》、《人民政協報》、《中國經濟導報》、《21世紀經濟導報》、《第一財經日報》、《中國環境報》、《中國綠色時報》、《中國消費報》、《遼寧日報》、《前線》、《北京日報》、《當代貴州》、《農民日報》、《中國政協報》、《中國綠色時報》、《新京報》、《北京晚報》、《齊魯晚報》、《青島晚報》、《北京青年報》、《華夏時報》、《北京科技報》、《Beijing Today》、《京華時報》、《新華文摘》、《作家文摘》、《中國科學院院刊》、《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南風窗》、《中國國家地理》、《中國科技論壇》、《科學決策》、《科技與企業》、《科學中國人》、《西部大開發》、《綠色中國》、《綠葉》、《環境》、《環境保護》、《大自然》(台灣)、《人與自然》、《人與生物圈》、《百科知識》、《知識就是力量》、《科技潮》、《牛頓科學世界》、《中國科學縱橫》、《生命世界》、《中外對話》等。提出的沙地草地生態恢復的“以地養地”模式、“藉助自然力”恢復、“畜南下、禽北上”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觀點,被作為科學家提出的治理沙塵暴新思路多次出現在《中國科學院網》的封面新聞;被《中國科技創新網》作為2003年全國科技、經濟、社會重要新聞120餘條觀點之一(該年度收錄的重要學者觀點有經濟學家厲以寧、國情專家胡鞍鋼、計算機專家李國傑等);《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115期播出了蔣高明的講座。該講座在點擊率排行前10位耪上有名(第9位)(其他學者有經濟學家美國耶魯大學教授羅伯特.希勒(第1位)、數學家楊樂院士(第6位)、物理學家趙忠賢院士(第8位)等)。該觀點同時被《American Embassy in China》、《現代中國放大鏡》、《ET Today》(香港)以英文、日文和華文繁體字報導。
4)為國家高層決策者撰寫和提出建議,主要的領域包括沙塵暴防止、水源保護、北京綠色奧運、自然保護區、新農村建設等,有關建議分別被溫家寶總理、回良玉副總理、韓啟德副委員長、許嘉璐副委員長、路甬祥副委員長、劉淇書記、陳至立委員、王歧山書記、致公黨楊邦傑副主席等領導批示。
鑒於以上成績,蔣高明研究員被《中國社會公益協會》吸收為創會會員。主要事跡被《科學中國人》、《中國高新技術成果要覽》、《南方人物周刊》、《共和國建設者檔案·科技篇》、《中央電視台》(大風車·童年)等刊物、大型畫冊、電視節目介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