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文忠

蔣文忠

蔣文忠,湖南衡南縣人。甘肅著名油畫家。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鐵路文聯會員,甘肅省美術家協會第四屆副主席,甘肅省油畫藝術委員會秘書長。蔣文忠的大部分油畫是表現風景的,而人物也是他經常描繪的對象,不了解他的人會以為他是一位風景畫家。但是,蔣文忠的油畫風景,套用一句當下流行的詞兒,就是“原生態”般的純粹和親切。毋庸置疑,正是因為紮實的寫實功底、構圖的敏感性、對材質的駕輕就熟及對舊情與生活的在意,使得蔣文忠的藝術語言質素在直觀中並不乏寓意的深晦,清澈中也不乏內心的沉重。無論是在題材的選擇中,還是在語言的表達中,蔣文忠擺脫不了將一種心境陳述出來的誘惑,可貴的是不管是對鄉土風情的體驗,還是對具象表達的實驗,他依然因持著一份本真,一份平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蔣文忠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南衡南縣
  • 職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鐵路文聯會員
個人履歷,面朝黃土背朝天—蔣文忠其人其畫,作品展示,

個人履歷

1997年 在甘肅省美術館舉辦油畫作品個展。
1998年 《豐收之後》參加全國產業系統藝術大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同年由甘肅美術出版社出版《蔣文忠作品集》。
2000年 《爭分奪秒》獲全國鐵路美術書法攝影展一等獎。
油畫家蔣文忠油畫家蔣文忠
2001年 《古堡》獲甘肅省油畫藝術委員會首屆油畫展一等獎,《卓瑪》獲全國鐵路油畫展二等獎,《打草》入選中國美協第15次新人新作展,《暖冬》入選中國油畫大展。
2002年 《靜物》獲甘肅省首屆企業美術書法攝影展一等獎。
2003年 《晨曦》入選第三屆中國油畫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
2004年 《晨曦》入選伊斯蘭繪畫展送往敘利亞展出。
2007年 《春曉》獲“西望敦煌·甘肅省美術作品展覽”藝術創作獎並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
2008年 《歸牧》獲甘肅省第一屆美術“金駝獎”銀獎。
2009年 《我的草原我的家》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展。
2010年 《我的草原我的家》參加“吾土吾民――傳承西北油畫邀請展”。
2011年 《隴上人家》、《向日葵之一》、《向日葵之二》、《秋歌》、《晴雪臥隴原》、《隴上人家》參加陝西、甘肅知名畫家精品聯展。
2011年 出任西偏北藝術網油畫顧問。
2003年甘肅省文聯授予“德藝雙馨文藝家”稱號,2004年中國鐵路總工會授予首批“火車頭職工藝術家”稱號,2010年被評為蘭州鐵路局機關優秀共產黨員。

面朝黃土背朝天—蔣文忠其人其畫

作者:魯明軍
我們不妨先用最簡潔、最質樸的語言將一位忠實於黃土地,並極力表現黃土情懷的油畫家展示在讀者面前:蔣文忠,男,1960年生,湖南衡陽人。現為甘肅省油畫藝術委員會秘書長,甘肅省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鐵路文聯會員。在他成為畫家之前曾經插過隊,當過泥瓦匠。但這一切並沒有磨鈍他的藝術感覺,相反卻成為他創作的源泉之一。1979年,他開始拿起畫筆,用油彩表現對生命和人生的體悟。1994年,到西安美術學院進修。1997年由甘肅省美術家協會、蘭州鐵路局文聯在甘肅省畫院聯合舉辦《蔣文忠油畫作品》個人展。1998年油畫《豐收之後》參加“全國產業系統藝術大展”在北京美術館展出。 2000年油畫《爭分奪秒》在“全國鐵路美術書法攝影展覽”中獲一等獎。2001年是蔣文忠成果較多的一年,他參與並組織負責舉辦“甘肅省油畫藝委會首屆油畫展覽”,組織負責召開了甘肅省油畫藝術研討會。同年,油畫作品《卓瑪》在“全國鐵路油畫展”中獲二等獎,油畫《打草》在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十五次新人作品展展出,油畫《暖冬》在“中國油畫大展”中展出,油畫《靜物》在“甘肅省首屆企業美術書法攝影展覽”中獲一等獎。2003年,油畫《晨曦》在“第三屆中國油畫展”展出。2003年,甘肅省文聯授予他“德藝雙馨”文藝家稱號,2004年被中國鐵路總工會命名為“火車頭職工藝術家”稱號。
《三月》《三月》
在他的畫中可看出他自己的發現,對生活普通場自景個性化捕捉,落落大萬的構圖處理,潛藏著一種大器晚成的創作質素。透過一幅幅耐人尋味的畫作,我看到了畫家那對真誠的眼睛和與之相連的一顆熾熱的而睿智的心。
他的畫,題材看似信手拈來,表現手法之非常寫實,然而從這經常所見的場景中,正是以如此質樸無華的語言,才恰如其分地傳達出他的申美追求,詮釋著他對人生的思索。這裡沒有自作多情的嬌飾,沒自玩弄形式的譁眾取寵,沒有強加於人的哲人式說教。他只是通過他的畫筆,坦獻出他的心,和我們娓娓交流,讓我們分享他內心的一份真實的感悟。
翻開蔣文忠的畫集,不禁有點難以名狀的感動。我們深知,這是源於對油畫本自命運的一絲憂慮和對當下清如蔣文忠這樣始終摯情於架上抒寫者的一份虔敬。
筆者試圖按蔣文忠創作的言路風格與表達關涉之側重,將其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1997年之前,以鄉土寫實主義為主;第二階段,1997年之後,以具象表達的實驗為主。從此可以看出蔣文忠風格特徵與表達主旨的轉化,也是他解構舊情、直面現時的折射與表證。
長期以來,甘肅油畫創作的主流一直滯於西部鄉土風情的寫實層面。看上去這似乎略顯過時,但或許正是因為“過時”,才使得其生命意識與文化內質得到了凸現。對於客體身份的觀者而言,也顯得格外親切。從蔣文忠1997年之前的大部分作品中我們不難發現其對於西部鄉土人文的關注與鐘情。
在蔣文忠所展現的圖景中有我們依然熟悉的場景,也有已被我們所遺忘了的風情:農莊風土、祁連笛聲、邊關冷月、大漠孤駝——這其中既蘊含著他對生命的體悟,也潛隱著他對自己曾經插隊下鄉生活的感懷。沒有矯飾之澀也沒有縱情之痛,僅有的只是一份樸實與摯情。殊不知正是這種無意識的創作本身才蘊藏著大情大質。
儘管攝影的發現對寫實繪畫予以了一定的衝擊,但是油畫之特性——表達的質感則是攝影永遠不可企及的。正是這種肌理的感性、構圖的平整及色調的切實,凸顯了主體的創作緒語與作品本身的生命意識,而這也恰恰是鄉土風情藝術的特質所在。正如陳丹青所言,這是被活生生的“人道”與“真實”所打動。蔣文忠作品感動我們的也正是這種“土味”中所傳達的“人氣”,這是他的本色。而它的意義在於:在如今充斥工業產品的格式化、冷漠化的文化語境中賦予人們一絲貼心的情愫:溫愛?傷懷?作為一種個體的生命意識和人文心性,儘管這已成為現時人們心靈棲息的歸宿,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也恰是當下人關所欠缺的。這一思想內質不僅在於個體的性靈方維,同時也基於當下普遍的文化心理。不可否認西方現代藝術、後現代藝術自“85新潮”以來在中國當代藝術領域的置入,使得中國油畫的創作本身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人們思考的已不僅是創作題材的問題,而是油畫本身的言路該何去何從、其存在是否可能等終極性問題。從此裝置、行為、影像等非架上藝術媒介逐漸從邊緣走向了主流之域。套用一句俗話“與國際接軌”
《金線通四方》《金線通四方》
蔣文忠1997年以來的具象實驗作品晚於西方近50年,西方現代藝術在二十世紀中期已走向了極限。但這並不能說明蔣文忠的過時,當我們將東西方的生存空間加以切割對照時,也不難發現一種對應:於創作個體,還是於社會主體,這都是切己切實的。雞蛋、玻璃杯、蘋果、沖水的水龍頭,人體、面具、老鼠,對這些生活不可規避的片斷的超現實想像,構成了蔣文志觀念性具象語言的實驗文本。當我們仔細打量《午夜》、《正午12時》及《具象人體》等作品時對其內質可以歸結為:一是瞬間的生命定格。作品傳達的是生存的麻木?盲目?困頓?而這一定格則準是生存中不可彌合的永恆性剝離的情緒體驗;二是碎片式的生存現實。我們看到的僅僅是某個生活的碎片,但是其潛在的能動性則折射著人的內心與外在的游離:一種無知狀且痛苦萬般的游離;三是個體內在的尷尬處境。個體生存的徘徊狀態則是源於其自主性慾念與生存語境的制約之間的衝突。於是,人只有處於既欲解蔽又實被蒙蔽的夾縫之中,這即是一種在哲學意義上對“在”的內在訴求的狀態寫實。
毋庸置疑,正是因為紮實的寫實功底、構圖的敏感性、對材質的駕輕就熟及對舊情與生活的在意,使得蔣文忠的藝術語言質素在直觀中並不乏寓意的深晦,清澈中也不乏內心的沉重。無論是在題材的選擇中,還是在語言的表達中,蔣文忠擺脫不了將一種心境陳述出來的誘惑,可貴的是不管是對鄉土風情的體驗,還是對具象表達的實驗,他依然因持著一份本真,一份平靜。

作品展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