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白雲

蔡白雲,原名蔡文盛,又名蔡長青、蔡志義、蔡如松,原籍福建省金門島瓊林村。1913年7月9日出生於新加坡,自小天資聰慧,讀書年年考第一。16歲在新加坡中學畢業後,回上海讀大學,次年,因父親去世,綴學回家奔喪,後繼續在新加坡讀大學。在新加坡讀書期間,蔡白雲接受進步思想影響,學習馬列主義,參加了學生運動,立志為共產主義事業獻身。1931年,蔡白雲參加了馬來亞共青團(CY),次年參加馬來亞共產黨(CP)。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蔡白雲
  • 別名:蔡長青 
  • 出生日期:1913年7月9
  • 原名 : 蔡文盛 
人物生平,人物紀念,

人物生平

1941年11月,日寇進逼香港,即將占領這個小島。在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工作的蔡白雲夫婦,奉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主任廖承志的派遣,率領十多位同志,撤退到當時的法租界廣州灣(今湛江市),他們帶來一台大功率的無線電台,準備運往海南島瓊崖縱隊總部,以解決同中央失去聯絡後瓊崖特委急需的通訊工具問題。
已成立兩年多的中共廣州灣支部,此時已在綠塘村建立起交通站。利用深夜敵人不備時,地下交通站的林杉、林揚、林周龍等,駕小船靠近“客人”所乘的貨輪,用繩索悄悄地把拆散包裝好的電台部件,吊下小船,運到設子西營(今霞山)聯絡點“裕昌行”,再轉移到綠塘村隱蔽好。
中共廣州灣支部負責人林其材、張剛找到地下交通站交通員、共產黨林魁和林裕,讓他們把電台運送到硇洲交通站。林其材叮囑道:“人不死,電台不能丟!”林魁、林裕提著分裝在四個皮箱內的電台部件,由吳德中、林美瑜護送,在霞山“海山宮”登上往硇洲的渡船,通過林魁之兄林那陳的幫助,利用林那陳為法帝兵做泥水工的便利,避開法帝兵的檢查,終於把電台安全運抵硇洲交通站,伺機轉運到海南島。但是,由於敵人封鎖嚴密,電台無法在徐聞過海,只好繞道北海,再轉送海南,交給瓊崖縱隊總部,使瓊崖縱隊、特委能及時恢復了與中央的聯繫。綠塘交通站立下了大功。影片《椰林曲》中曾生動地再現了這一革命故事。
護送這部電台的蔡白雲同志一行,也先後到達了海南島,在瓊崖縱隊過了兩年多游擊戰爭的生活。1943年,蔡白雲再度被派往東南亞,又經過廣州灣,在廣州灣支部的安排和協助下,順利到達印度支那半島。爾後,一直在西貢、河仙金邊一帶活動,領導了當地華僑反掛日旗的鬥爭,並組織華僑援助越南抗法組織“越南獨立聯盟”(越盟),幫助越盟將藥品等從金邊運到到解放區,有力地支持了越南人民抗擊法帝侵略者的鬥爭。
這位兩度途徑廣州灣,穿行粵、瓊、桂、越之間進行重要革命活動的“神秘人物”蔡白雲,到底是什麼人呢?
1933年受馬共中央選派,與印度人阿瑪露秘密回到上海,準備赴蘇聯學習。由於這時發生了“中東鐵路事件”,去路受阻,未能成行,後轉中央蘇區學習。1934年3月返馬來亞,不久即奉派擔任馬共檳城地委書記
1935年,蔡白雲擔任馬來亞共產黨總書記。這時,日本帝國主義踐踏中華國土,廣大海外華僑懷鄉憂國,馬共發動華僑反對日寇侵略,組織精益工會、愛同校友會、愛同歌詠團等,宣傳抗日,抵制日貨,義演募捐,支持祖國抗戰。當地工潮、學潮熱情高漲,震撼了新加坡殖民當局。這時,由於“助手”萊特(潛伏共運的國際間諜)出賣,1936年,蔡白雲被英國殖民當局逮捕入獄,經黨組織多方營救,家人出錢擔保,半年多後獲釋。出獄後,蔡白雲繼續戰鬥,寫了一出反映抗日的劇本《怒濤》,在新加坡大世界劇場上演,轟動了整個獅城,華僑民眾慷慨捐款,支援祖國抗戰。
1937年底,蔡白雲受黨的委派,帶領一批華僑青年,秘密離開新加坡,取道香港回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到了延安,蔡白雲被安排在抗大政治部工作。1938年8月,中共中央派蔡白雲擔任“海外工作團”副團長(團長蔡克明),率領符克、陳莉莉等20多位華僑幹部赴東南亞工作。行抵武漢時,由於國民黨加緊反共,國際反動勢力猖獗,周恩來同志指示,“海外工作團”化整為零,蔡白雲被分配到新華社廣州分社工作。10月,蔡白雲和另一位馬共領導人李啟新(解放後任中共中央聯絡部秘書長、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一起參加廣東抗日戰地服務團。李啟新任126隊小隊長,蔡白雲任副隊長,在廣東新興縣一帶活動。不久,該團被國民黨當局強行解散,蔡白雲和李啟新一起到香港,參加我黨主辦的《工友》、《僑胞》兩份刊物的編輯工作。在這期間,蔡白雲與從延安一起出來工作的華僑姑娘鐘萍結了婚,先後生下了蔡慧明、慧雲、慧青等姐弟。解放後,鐘萍同志擔任過湛江市公安局宣傳隊隊長,市財貿工會主席,市總工會副主席,直至1983年離休,2001年去世。
1939年1月,奉中共駐香港機關負責人連貫(解放後任全國人大常委副秘書長等職)的派遣,蔡白雲夫婦轉到高棉、越南等國,開展華僑工作。到達西貢的第八天,就到金邊去,黨通過愛國僑領黃重光先生接應,蔡白雲進了金邊新華學校,以“訓育主任”合法身份做掩護,開展革命的宣傳教育活動,使柬、越華僑運動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在金邊,通過華強工會、機械工會,茶居工會、紡織工會等,舉辦各種學習班,提高工人覺悟,維護工人權益,使工人運動日益活躍。同時,成立“高棉華僑黎明歌詠團”進行抗日宣傳。蔡白雲是革命者,同時又是很有藝術素養的音樂家,他在創作“黎明歌詠團團歌”中提出“以歌詠作我的武器;”亮出“藝術為政治服務”的觀點,他親自教民眾唱《黃河大合唱》、《流亡》三部曲、《延安頌》等革命歌曲,使革命的抗日歌聲響徹越、柬城鄉,壓倒了反動派的靡靡之音。
此外,蔡白雲和同志們還組織了抗日兒童團,以新華學校進步學生黃時明等為骨幹,學習延安兒童團精神,帶領華僑青年上街宣傳抗日,義演義賣,募款捐衣,送回祖國支援淤血抗戰的八路軍、新四軍。更好的是培養了一大批華僑骨幹,引導他們走上革命道路,如黃時明、周會清、蔡時晶、林柱等,日後都成為我黨的優秀幹部。
當時,海外的一些反動分子破壞抗日,逼迫進步華僑,十分猖獗。蔡白雲和同志們利用進步華僑報紙《全民日報》、《越南日報》、《僑眾報》、《現實日報》等,揭露他們的醜惡嘴臉。對顯赫一時的“民生學校”校長、教育會理事長、國民黨金邊黨部要人陳敦貞處處獻媚日寇,貪污抗日捐款,迫害進步學生的惡行,作了無情揭露。蔡白云為此寫了《陳敦貞是一個什麼東西?》的檄文,將其醜聞公之於眾,打掉了他們的囂張氣焰,使愛國正氣大張。
1940年底,蔡白雲接到中共中央華南分局通知,立即趕返香港,到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工作。1941年11月,經中共廣州灣支部和錄塘地下交通站的安排和護送,同夫人及其他一批同志,到達瓊崖特委工作。1943年,再度前往東南亞從事革命工作。1945年,“八.一五”以後,廣大海外華僑慶祝抗戰勝利歡聲未了,國民黨反動派鎮壓革命,烏雲又籠罩天空。蔡白雲和同志們堅持向廣大華僑宣傳黨的“七大”路線,爭取民主、進步,領導華僑進步組織如西貢大明工會、白鐵工會、黎明歌詠團等,與國民黨反動派作堅決的鬥爭。
由於長期在惡劣、危險環境下堅持艱苦的鬥爭,奔波勞累,蔡白雲得了嚴重的肺結核,治療無效,終於在1946年9月6日于越南西貢堤岸福善醫院與世長辭,終年33歲,英年早逝。

人物紀念

“訃告”一發出,華僑工人、學生、愛國商人十分悲痛,紛紛前往弔唁。越南各家報紙都發表了悼念文章,如《憑弔》、《民主戰士,精神長青》、《壯志未酬》等。一位署名“康人”的華僑寫道:“蔡君的一生,盡瘁於民族與人民的解放事業,而以病,以死!嗚呼,蔡君,真不愧為中華最優秀的兒女!……”華僑“予之”發表了題為《與生活博博博博斗的歌人》的詩歌寫道:“我們是藝術工作者,我們是中國青年,倒下的歌人啊,這歌聲又使我想起了你。八年,十年,你,為了申訴老百姓的飢餓,離開了南方的細雨,可又帶回了北海的鹽……用歌聲作我們的武器,這是你的遺言。”
黎明歌詠團全體成員給蔡白雲的妻子鐘萍同志的“唁函”中寫道:“蔡先生……等不到民主政治的實現,便和我們永別了!……您失去了一位可愛的伴侶,失去了一位英勇的戰友,這種損失實在太大了,然而,你別悲哀,您應拭乾你的眼淚,轉過身來,努力工作……”
鐘萍同志不負眾望,拭乾眼淚,繼續努力,把一生獻給了革命,又帶著兒女,接過蔡白雲的旗幟,奮鬥了半個世紀。1948年6月,黨組織把鐘萍和孩子們接回祖國。到了香港,連貫同志代表黨來看望鐘萍,表示對蔡白雲的悼念之情,鐘萍同志感到無限慰藉:終於以自己的青春,完成了黨交給的使命!
蔡白雲病逝後,妻子鐘萍寫了一首《哀悼白雲》,情意深長地表達對最愛的人的無限思念,字字情,句句意:
啊!白雲!白雲!可敬的白雲!……如今!你是應聲地倒下,永別了我們!可是,你未完成的事業,同志們一定繼續完成!
啊!白雲!白雲!可敬的白雲!……如今!一切如煙雲消逝,一切都消沉!可是,你未完成的事業,同志們一定繼續完成!
解放後,黨和人民政府追認蔡白云為烈士,國家民政部頒發了《烈士證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