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典雄

蔡典雄

蔡典雄,1958年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周光召基金會“農業科學獎”獲得者,中國農業科學院學科帶頭人,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立體污染防治與產地環境質量研究中心副主任,資劃所農業水資源利用研究室主任,全國旱作節水農業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土壤學會理事和土壤物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糧農資源開發委員會委員,農業部節水農業諮詢專家,國際土壤與耕種學會(ISTRO)中國分會主席,農業部洛陽旱地農業試驗站站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蔡典雄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58年
  • 職業研究員
  • 性別:男
簡介,人物概要,主要成就,

簡介

蔡典雄,1958年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周光召基金會“農業科學獎”獲得者,中國農業科學院學科帶頭人,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立體污染防治與產地環境質量研究中心副主任,資劃所農業水資源利用研究室主任,全國旱作節水農業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土壤學會理事和土壤物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糧農資源開發委員會委員,農業部節水農業諮詢專家,國際土壤與耕種學會(ISTRO)中國分會主席,農業部洛陽旱地農業試驗站站長。

人物概要

長期以來主要從事農業水資源與環境,保護性耕作,水肥耦合, 節水農作制度,土壤水肥調理劑,土壤水與養分遷移等方面的研究。從1997年完成建設中國農科院洛陽試驗站後,先後在河南洛陽旱地農業試驗站參加了“七五”國家旱農攻關專題“北方旱地農業區域治理與綜合發展研究”、“八五”國家旱農攻關專題“旱地農田作物水肥效應及其水肥互作關係研究”、 “九五” 主持了國家旱農攻關專題“主要類型旱地農田水肥耦合及高效利用技術研究”。“十五”期間在洛陽主持完成了多項重大國際與國家專題或課題,包括:國家科技部的“863”課題“區域節水型農作制度與節水高效旱作保護性耕作技術研究”、“節水農業標準項目(項目中專題)”、“行走式多功能抗旱灌溉機具與成套設備研製及產業化開發”、科技部平台項目“農業水資源利用與水環境監測重要技術研究”、科技部成果轉化項目“液膜覆蓋保墒技術中試及產業化”;中比國際合作“水土保持耕作技術研究”和“華北黃土養分流失控制與最佳利用”;石油部“農用乳化瀝青的研究”;農業部“節水能力建設項目”、農業部948項目“乾旱半乾旱地區小麥增產關鍵技術的引進”;“土壤調理劑推廣項目”、“節水高效農業技術研究”;國家計委“高效節水農業套用研究開發基地建設”、“旱作節水農業信息服務平台建設項目”等。“十一五”期間,圍繞水資源利用與水環境保護方向,在洛陽主持實施近20項國內外項目,主要包括:北京市重大基金項目“北京市城市垃圾農業資源化利用研究”;財政部“農業立體污染科技創新條件建設”、“土壤有機質提升”;科技部重大項目“農業立體污染中農田土壤碳氮污染防治模式研究”、科技部863專題“旱作抗旱節水施肥/培肥技術模式研究與集成”;農業部948 項目“節水農作制”、農業部野外台站建設項目“旱地農業生態野外台站建設”。
國際合作項目包括:申請到英國三家基金會(NERC、NESC、DIFD)支持的重大國際合作項目“生態系統服務與扶貧效益——中國區域現狀分析與戰略研究”、韓國政府支持的“沙塵暴土壤特性研究”、比利時法拉芒政府支持的“坡耕地水土養分保持研究 ”、荷蘭農業部的支持的“Agro-Park和農業立體污染防治技術與研究”、德國ESIA項目“地下水資源管理 ”、中日聯合基金課題項目“防止面源污染的水肥一體化管理技術研究”、世界糧農組織重大項目“農業應對氣候變化(缺水)措施與戰略研究”等。

主要成就

經16年研究,研究提出了農業立體污染綜合防治新理論,建立了我國北方旱作農區保護性耕種技術體系、主要類型旱地農田水肥耦合模式、旱地水肥脅迫下的CGR植物生長動態模型、土壤水肥調理技術,水肥耦合技術及模式、農業立體污染新概念和新成果等。在全國組織了10多次國際國內學術會議與培訓班,培養和聯合培養出博士生5名、國內碩士9名生,比利時碩士生4名。在國內外核心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30餘篇(其中SCI論文10多篇),核心報刊文章10多餘篇,主編和合作出版著作九部,協助中央電視台拍攝了“保持耕種技術、保水劑農業套用、節水保墒技術、土面液膜”等科教片6部和製作完成了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科教節目1部,累計獲得國家獎、省部獎和技術鑑定成果等各類科技進步獎有10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