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仙境

蓬萊仙境

蓬萊是中國著名的海濱風景旅遊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文化積澱深厚,文物古蹟眾多,有馳名中外的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蓬萊閣;有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中國古代水軍基地——蓬萊水城;有民族英雄戚繼光表功祠和戚氏牌坊。

“海市蜃樓”奇觀和“八仙過海”美傳使蓬萊享譽海內外,其被列為國家級風景旅遊區,年接待中外遊客260多萬人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蓬萊仙境
  • 國籍:中國
  • 出自:仙都志
  • 位置山東半島最北端
特徵,作者簡介,地理位置,位置,景點,戚繼光祠,戚繼光館,戚氏牌坊,水師府,蓬萊閣,八仙幻宮,仙人望海樓,十大勝景,仙閣凌空,神山現市,漁梁歌釣,日出扶桑,晚潮新月,萬里澄波,萬斛珠璣,銅井金波,獅洞煙雲,漏天滴潤,引用文章,

特徵

小赤壁下的昆潭中多奇石,遠近錯落,散而不亂。在深潭中組成或深或淺、或寬或狹、或大或小、或分或連的空洞和水面。如果泛舟而人,溪中有島,島中有湖,景隨舟移,恍如置於蓬萊仙境之中,故有小蓬萊之稱。宋文學家樓鑰詩云“生來游仙都,目欲訪獨峰。寧知一峰外,佳境無終窮。……更尋小蓬萊,俯瞰馮夷宮。篙師進深窈,捫蘿舍枯筇。”《仙都志》:“小蓬萊,在練溪之下。”按(郡志)雲“在仙都之西,潭心有小島,上多怪石奇樹,潭之南有石壁,高可百仞。名公鐫歌泳於崖,以記登覽之勝,游者泛舟而人,恍若蓬瀛之境。參政四明樓公鑰大書‘小蓬萊’三字,刊於碑,以亭覆之。”

作者簡介

樓鑰(1137—1213),字大防,鄞縣人。登隆興進士知溫州。光宗時,攉起居郎兼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樞密院同知和參知政事。
他道貫經史,文辭精博,善書法,自號玫瑰主人,有《玫瑰集》)。乾道五年(1169)十月,奉命出使金國途經仙都。在《北行日記》中記述遊仙都風光的日記。同時有詩作數首。

地理位置

位置

蓬萊地處山東半島最北端,瀕臨渤海、黃海,北距遼東半島66海里。東與韓國、日本隔海相望,海岸線長86公里,全市總面積1200平方公里。
蓬萊素有“仙境”之譽,它依山傍海,景色秀麗,獨具虛無縹緲的“海市蜃樓”奇觀,被認為是傳說中的“蓬萊、瀛州、方丈”三座仙山之一。“八仙過海”的美麗傳說便源於此,因而它自古便是歷代帝王尋仙訪藥、文人墨客走筆放歌之地。翰墨流傳,為山海增色,遂使蓬萊仙境揚名天下。
國家4A級旅遊景區--蓬萊閣蓬萊閣始建於北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並稱為“中國四大名樓”。蓬萊閣虎踞丹崖、雲擁浪托,由蓬萊閣、天后宮、龍王宮、呂祖殿、三清殿、彌陀寺等6個單體和附屬建築共組成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
蓬萊水城為我國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軍事港口之一,它氣勢雄偉,與蓬萊閣交相輝映,修有水門、碼頭、炮台等海港和軍事建築,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點

★田橫風情
田橫山位于丹崖山西側,山東半島最北端,亦稱“登州岬”,它與旅順老鐵山燈塔的連線即為黃渤海分界線,因此具有“一冊分二海”的獨特地理位置。田橫山岩石赭紅,山陰受浪濤沖刷,岩破古穿,怪石嶙峋。
田橫山為秦末齊王田橫屯兵處,明清兩代設有炮台,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曾於此擊傷日艦,皆存有遺址,現興建了文化公園,跨海索道,棧道等景點,是觀海聽濤,思古撫今的一個好地方。
田橫山文化公園,北臨黃,渤海,東與馳名中外的蓬萊閣緊緊相依。整個園區自然風光優美,以富有文化內涵的雕塑小品使遊客在園內遊覽、娛樂、參與,精神得到升華。位於園區中軸線位置的水源處有九州大鼎一尊,它代表神州大地欣欣向榮之意,也寓意著中國五千年文化之博大。左路往上遊覽,可經過“孫子兵法”漢簡雕塑,漢簡採用大塊花崗岩,上刻有孫子兵法,布局似小迷宮,遊人穿梭期間,既增加了娛樂性,又可體味孫子兵法的精要。
★故里攬勝
戚繼光(1528-1588年),山東登州(今蓬萊)人,明代抗倭名將,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偉大的民族英雄。戚繼光出身將門,從小受到良好的文化與軍事知識教育。他投身沿海抗倭第一線,轉戰10餘年,監造新武器,創造新陣法,創建了聞名遐邇的戚家軍,掃平了東南沿海的倭寇,他令南倭北虜聞風喪膽。
戚繼光還是歷史上卓有建樹的中國古代軍事理論家之一,他在戎馬倥惚中寫成了《紀效新書》《練兵實紀》等軍事著作,他的詩文《止止堂集》所收詩文,才思敏捷,文筆流暢,留下了封候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等千古名句。
萬曆十五年十二月七日(1588年1月4日),一代名將,偉大的民族英雄戚繼光在故里--蓬萊與世長辭。為紀念他,蓬萊人民修建戚繼光故里,其中保存了戚氏牌坊和祠堂等省級重點保護文物。

戚繼光祠

戚繼光祠為三進院落家廟式建築。門房、正祠各三間,均為單檐磚石木結構,占地595.1平方米。門房坐東面西,門外兩側各有石獅一尊。門扇上陰刻楹聯“千秋隆典,百戰著勛名”,橫額“海上威風”。門房以東為過堂。過堂坐東面西,有前廊。前廊兩側陳列刀、槍、劍、戟等古代兵器12件。過堂正中立屏風,上懸戚繼光像。經過屏風,出過堂即為正祠,正祠坐北朝南,門上方懸陰刻匾額“戚武毅公祠”。正殿中央暖宮塑戚繼光座像。四面牆壁鑲嵌介紹戚繼光生平事跡的圖版

戚繼光館

戚繼光紀念館位於振揚門北側,為中軸對稱二進式仿古建築,坐北朝南。大門南向,正對振揚門,東西兩側分別建有四柱斗拱飛檐碑亭,亭內分別立忠字碑,二字相向,碑高3米,寬1米,碑背分別鐫刻戚繼光生平和戚景通(繼光父)生平。
戚繼光紀念館戚繼光紀念館

戚氏牌坊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朝廷為旌旗表戚氏家族而建。兩坊間距143米,均系四柱三間五樓雲檐多脊花崗岩石雕坊,高9.5米,寬8.3米,進深2.7米。正間上下三坊,鏤雕“丹鳳朝陽”、“二龍戲珠”、“獅子滾繡球”、“魚龍變化”、“麒麟與鳳凰”等圖案,側間各有兩坊,亦分別雕飾花木鳥獸等圖案。
兩座牌坊巍峨挺拔,氣勢雄偉,構圖豐滿,周鏤精細,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是國內少見的明代大型石雕珍品。

水師府

水師府位於振揚門北側,為中軸對稱二進式仿古建築,座北朝南分布,占地 3220平方米,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大門南向,正對振揚門,東西兩側分別建有四柱斗拱飛檐碑亭,亭內分別立“忠”、“孝”字碑,二字相向。碑高皆三米,碑背分別刻戚繼光生平和戚景通(繼光父)生平。
★海濱度假
蓬萊海岸線長86公里,基岩海岸與沙質岸兼備,山海景色秀麗。蓬萊閣以東長約8公里的海灣沙灘潔灘緩,水清浪小,是理想的休閒度假勝地,現由蓬萊閣沿海濱向東修起了寬闊的海濱觀光大道,大道兩人側建起了海濱公園、海水浴場、八仙石雕、海濱廣場等景點,形成了一條海濱綠化觀光帶,點綴各種刻石小品及雕塑等,風景清爽宜人,供人們遊覽休憩、度假。(來源:中國通用旅遊)
八仙渡海口 位於海水浴場東側海中,西與蓬萊遙遙相望,是根據八仙過海神話傳說填海造地新建的景區,空中俯視形似丫腰葫蘆。南部外牆設計為游龍起伏脊,龍首位於正門兩側,牆體內側嵌有甲子神、日游神、夜遊神及生肖圖案等漢白玉浮雕70餘方。景區內建有大型八仙過海漢白玉照壁、流軒、挹清軒、八仙祠、三星殿、財神殿、放鶴亭、環形步廊等民族風格古典式建築,布置各種雕塑20餘尊,奉道教神仙100餘尊。

蓬萊閣

蓬萊閣位於天后宮西北丹崖絕頂,為雙層木結構樓閣建築,建於宋嘉祐六年(1061),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並稱全國四大名樓
蓬萊閣底層長14.8米,進深9.65米,四面迴廊,明柱16根。正門上方懸“蓬萊閣”巨匾,為清代書法家鐵保手跡。室內粉壁上原有歷代遺留的詩文、題字、繪畫,今皆不存,現闢為“黨和國家領導人遊覽蓬萊閣攝影資料展覽室”。遊人多在閣前“天下第一樓”碑側,以“蓬萊閣”巨匾為背景合影留念。
蓬萊仙境蓬萊仙境
蓬萊閣二層長13.5米,進深8.55米,四面迴廊,明柱16支,木柵格扶欄,北、東、西側木屏風,北側開窗,供遊人憑欄觀海。

八仙幻宮

位於蓬萊水城東側海濱,系大型現代遊樂項目,以《東遊記》中八仙結伴東遊的故事為背景創作而成。八仙幻宮坐東面西,虎頭大門,琉璃瓦屋檐,門上方飾八仙-寶物浮雕八幅,八仙幻宮西側為5000平方米的廣場。八仙幻宮內設定“八仙過海”、“太子奪寶”、“龍門雄關”、“龍宮樂舞”、“龍王出征”、“火燒東海”、“水灌八仙”、“群魔亂舞”、“移山填海”、“大戰天兵”、“觀音調停”、“天宮漢和”等大小場景40個,人、妖、神等藝術造型200多個,採用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控制,聲光並茂,有動有靜,效果逼真,妙趣橫生,系統地演述了“八仙過海”的故事,展現了神秘的海底世界和富麗堂皇的天宮景象。遊客遊覽後讚不絕口,國際旅遊組織特別顧問拉瓦特曾當場揮筆留言:“蓬萊仙境,幻宮絕勝”。
八仙幻宮八仙幻宮

仙人望海樓

位於蓬萊市海濱公園中部南側,坐南面北,設計為民族古典式風格。主體建築為二層木石結構樓閣,木質窗欞,南北兩側各有20米明廊,一層正中為門廳,二層置釋迦牟尼、太上老君、孔子塑像各一尊,均面向大海。景區內景致秀麗,氣氛幽雅恬靜。它面南背北,樓體及內園設計為民族古典式風格。主體是二層木石結構樓閣,木質窗欞,各有20米明廊圍於南北兩側,門廳在一層正中,釋迦牟尼、太上老君、孔子塑像各一尊置於二層,均面向大海。東、西、南三面圍牆,漢白玉質地內壁,鐫佛、道、儒肖像浮雕309尊。漢白玉蓮台上端坐四面觀音漢白玉石四面觀音漢白玉石雕像在園內正中,高8米,滴水觀音、平安觀音、如意觀音、送子觀音分別在南北東西四面。蓮台四周為荷池,四面有汴橋,甬道可通蓮台。園內四周植垂柳、斑竹及各色花卉,間以小型雕塑,景致秀麗,氣氛幽雅恬靜
仙人望海樓仙人望海樓
相傳正月十六是天后-海神娘娘的生辰,蓬萊人有正月十六趕廟會的習俗。人們從四面八方趕往蓬萊閣天后宮,進香膜拜、求籤許願、捐香火錢。各地農民組織戲班、秧歌隊到蓬萊閣戲樓、廣場上表演,屆時蓬萊閣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望海樓原是唐朝時期劉公島上的一處建築,如今看到的這座望海樓是復原景觀。望海樓地勢高曠,周圍遍布曲盤虬蔓的蒼松,登上頂部,東眺大海,一覽無餘。眼望周圍群山黛翠,腳下澗底白雲涌動,古樸莊嚴的華嚴寺,隱藏在青松翠竹之中,不由使人飄飄欲仙,大有絕塵之想。在望海樓有幾塊石刻,由於年代久遠,大都模糊不清,在最高處有一塊非常引人注目的石刻,上刻“大觀”兩個大字,筆力遒勁,為楷書,陰刻,字徑110厘米。落款:大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歲次辛亥孟夏,知即墨縣事仁和沈則文。

十大勝景

仙閣凌空

:蓬萊閣空踞丹崖極頂,其下斷崖峭壁,倒掛在碧波之上。每當雲霧繞繚之際,遠望之如臨高空,恍若神仙宮闕;如遊人登上高閣,如飄搖雲表,但見有天無地,確有超塵出世之感,可謂高閣凌空,人間仙境。
蓬萊仙境蓬萊仙境

神山現市

:春夏之交,海上風平浪靜時,海面上空大氣的密度容易出現層差。光線經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時,發生折射和全反射,便在海面上形成各種奇異景象或山島變幻,或高樓突起;且時分時合,乍現乍隱,縹緲虛幻,變化莫測,此現象謂之海市蜃樓,堪稱奇觀。

漁梁歌釣

:順蓬萊閣後海灘西去,一片奇礁怪石,如翹如躍,名曰漁梁。這裡水深浪靜,是垂釣的好地方。時有三五老翁垂釣其上,得魚掬水而烹,佐酒怡然自得,樂極而歌,一派恬淡情韻,是為漁梁歌釣。

日出扶桑

:系指太陽出自東方。蓬萊閣地勢峻峭,在這裡觀日出獨具風采,古人曰:“日初出時,色深赤,如丹砂,已而,焰如火”,“久之,赤輪湧出”,“不彈指而離海數尺,其大如鏡,其色如月矣。”

晚潮新月

:天晴浪靜之夜,登閣觀看新月初升,海面鱗鱗金波,群鷗掠水,意境幻妙。

萬里澄波

:海中潮水流靜,日麗風和,登閣遠望,波平如鏡。楊朔盛讚家鄉這微波不動、一碧萬頃的海景為:“可以把人的五臟六腑都洗的乾乾淨淨。”

萬斛珠璣

:閣後峭壁如屏,下盡碎石,為海浪所擊,久而圓滑,色異光滑可愛,形如珠璣,俗名珠璣石,數量極多,故以萬斛形容之。蘇軾有詩序曰:“每當潮落,珠璣鋪岸,璀璨照人,迄邐東西,不見盡頭。

銅井金波

:閣東三十里漏天岩海面,有一天然石井,投石下井,其聲如銅鐘,名曰銅井(亦云因井口色青若銅故名)。潮落時始現,海水味鹹,而此井水獨甘,因得名“銅井含靈”。每當月明之夜,月光反映井中,景色尤佳,故亦稱“銅井金波”。

獅洞煙雲

:蓬萊閣後峭壁下,有一天然石洞,名曰仙人洞。因洞口有一巨石,狀似雄獅蹲伏,故又名獅子洞。天將雨時,洞中有霧氣逸出,狀若輕紗,繚繞丹崖山腰,故稱“獅洞煙雲”。
獅洞煙雲獅洞煙雲

漏天滴潤

:閣東三十裏海邊有漏天岩,飛岩下覆,細孔萬餘,四時水滴如漏,蔚為奇觀。

引用文章

文章《蓬萊仙境》,作者楊朔,全文見下:
作者楊朔作者楊朔
夜來落過一場小雨,一早晨,我帶著涼爽的清氣,坐車往一別二十多年的故鄉蓬萊去。
許多人往往把蓬萊稱做仙境。本來難怪,古書上記載的所謂海上三神山不就是蓬萊、方丈、瀛洲?民間流傳極廣的八仙過海的神話,據白鬍子老人家說,也出在這一帶。二十多年來,我有時懷念起故鄉,卻不是為的什麼仙鄉,而是為的那兒深埋著我童年的幻夢。這種懷念有時會帶點苦味兒。記得那還是韓戰的年月,一個深秋的傍晚,敵機空襲剛過去,我到野地去透透氣。四野漫著野菊花的藥香味,還有帶水氣的蓼花味兒。河堤旁邊,有兩個面黃肌瘦的朝鮮放牛小孩把洋芋埋在沙里,下面掏個洞,正用乾樹枝燒著吃。看見這種情景,我不覺想起自己的童年。我想起兒時家鄉的雪夜,五更天,街頭上遠遠傳來的那種怪孤獨的更梆子聲;也想起深秋破曉,西北風嗚嗚撲著紙窗,城頭上吹起的那種慘烈的軍號聲音。最難忘記的是我一位叫婀娜的表姐,年歲比我大得多,自小無父無母,常到我家來玩,領著我跳繩、撲蝴蝶,有時也到海沿上去撿貝殼。沙灘上有些小眼,婀娜姐姐會捏一根草棍插進去,順著草棍扒沙子。扒著扒著,一隻小螃蟹露出來,兩眼機靈靈地直豎著,跟火柴棍一樣,忽然飛也似的橫跑起來,惹得我們笑著追趕。後來不知怎的,婀娜姐姐不到我們家來了。我常盼著她,終於有一天盼來,她卻羞答答地坐在炕沿上,看見我,只是冷淡淡地一笑。 我心裡很納悶,背後悄悄問母親道:“婀娜姐姐怎么不跟我玩啦?”
母親說:“你婀娜姐姐定了親事,過不幾個月就該出閣啦,得學點規矩,還能老瘋瘋癲癲的,跟你們一起鬧。”
婀娜姐姐出嫁時,我正上學,沒能去。聽說她嫁的丈夫是個商店的學徒,相貌性情都不錯,就是婆婆厲害,常給她氣受。又過幾年,有一回我到外祖母家去,看見炕上坐著個青年婦女,穿著一身白,衣服邊是毛的,顯然正帶著熱孝。她臉色焦黃,眼睛哭得又紅又腫,懷裡緊緊摟著一個吃奶的男孩子。我幾乎認不出這就是先前愛笑愛鬧的婀娜姐姐。外祖母眼圈紅紅的,告訴我說婀娜姐姐的丈夫給商店記賬,整年整月伏在桌子上,累得吐血,不能做事,被老闆辭掉。他的病原不輕,這一急,就死了。婀娜姐姐把臉埋在孩子的頭髮里,嗚嗚咽咽只是哭。外祖母擦著老淚說:“都是命啊!往後可怎么過呢!”
再往後,我離開家鄉,一連多少年烽火遍地,又接不到家鄉的音信,不知道婀娜姐姐的命運究竟怎樣了。
蓬萊仙境,在長潭旅遊風景區內,與“一線天”遙遙相望,與“高台庵”毗鄰,是新建的旅遊景點,長潭新八景之一。
蓬萊仙境正門入口處有近代愛國先驅、抗日誌士、愛國詩人、教育家丘逢甲“重遊長潭”詩一首,內有一巨大“迎仙石”和一尊“仙女”塑像。蓬萊仙境景區有三坑一峰,主峰“壽山”突兀在攔河巨壩側旁。清晨,雲霧繚繞峰巒,有如廬山之美;傍晚,夕陽斜照岩嶺,仿若黃山之雄。半山腰的臨河懸崖間有“八仙茶座”,側旁有“八仙過海”巨幅壁畫,內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四化征途,爭抒貢獻”題字。山坳轉彎處有一深邃石洞,稱“仙人洞”,洞內有光,尋光而入,盡頭處有尊佛像。蓬萊仙境的小崖頂有座供人小憩的“八角仙亭”,亭內遊人可賞覽美景。向東眺:蕉嶺新城、鎮山公園、勞作村民、205國道一覽無遺;向西望:平湖碧波、遊船飛艇、度假山莊、旅遊公路盡收眼底。環觀峰巒,千奇百怪的巨石有鬼斧神工之作,有“關公脫甲”、“雄獅怒吼”、“仙人靜坐”、“蛤蟆跳水”……等等,各具形態,栩栩入生。
這許多帶點苦味的舊事,不知怎的,一看見那兩個受著戰爭折磨的朝鮮小孩,忽然一齊涌到我的腦子裡來。我想:故鄉早已解放,婀娜姐姐的孩子也早已長大成人,她的生活該過得挺不錯吧?可是在朝鮮,在世界別的角落,還有多少人生活在眼淚里啊!趕幾時,我們才能消滅戰爭,我可以回到祖國,回到故鄉,懷著完全舒暢的心情,重新看看家鄉那像朝鮮一樣親切可愛的山水人物呢?一時間,我是那樣地想念家鄉,想念得心都有點發痛。
而在一九五九年六月,石榴花開時,我終於回到久別的故鄉。車子沿著海山飛奔,一路上,我聞見一股極熟悉的海腥氣,聽見路兩邊飛進車來的那種極親切的鄉音,我的心激盪得好像要融化似的,又軟又熱。路兩旁的山海田野,處處都覺得十分熟悉,卻又不熟悉。瞧那一片海灘,灘上堆起一道沙城,仿佛是我小時候常去洗澡的地場。可又不像。原先那沙城應該是一道荒崗子,上面分明蓋滿綠蔥蔥的樹木。再瞧那一個去處,仿佛是清朝時候的“校場”,我小時候常去踢足球玩。可又不像。原先的“校場”根本不見,那兒分明立著一座規模滿大的煉鐵廠。車子東拐西拐,拐進一座陌生的城市,裡面有開闊平坦的街道,亮堂堂的店鋪,人煙十分熱鬧。我正猜疑這是什麼地方,同行的旅伴說:“到了。”
想不到這就是我的故鄉。在我的記憶當中,蓬萊是個古老的小城,街道狹窄,市面冷落,現時竟這樣繁華,我怎能認識它呢?它也根本不認識我。我走在街上,人來人往,沒有一個人認識我是誰。本來嘛,一去二十多年,當年的舊人老了,死了,年輕的一代長起來,哪裡會認識我?家裡也沒什麼人了,只剩一個出嫁的老姐姐,應該去看看她。一路走去,人們都用陌生的眼神望著我。我的心情有點發怯:只怕老姐姐不在,又不知道她的命運究竟怎樣。
老姐姐竟不在。一個十六、七歲的姑娘迎出屋來,緊端量我,又盤問我是誰,最後才噢噢兩聲說:“原來是二舅啊。俺媽到街上買菜去啦,我去找她。”
等了好一陣,一個五十歲左右的婦女走進屋來,輕輕放下籃子,挺溫柔地盯著我說:“你是二兄弟么?我才在街上看見你啦,我看了半天,心想:‘這可是個外來人’,就走過去了——想不到是你。”
剛才我也沒能認出她來。她的眼窩塌下去,頭髮有點花白,一點不像年輕時候的模樣。性情卻沒變,還是那么厚道,說話慢言慢語的。她告訴我自己有三個閨女,兩個大的在人民公社裡參加農業勞動,剛拔完麥子,正忙著在地里種豆子,栽花生;剛才那個是最小的,在民辦中學念書,暑假空閒,就在家裡給煙臺手工藝合作社繡花。我們談著些家常話,到末尾,老姐姐知道我住在縣委機關里,便叫我第二天到她家吃晚飯。我怕她糧食不富裕,不想來。她說:“來嘛!怕什麼?”便指一指大笸籮里晾的麥子笑著說:“你看,這都是新分的,還不夠你吃的?去年的收成,就不錯,今年小麥的收成比往年更強,你還能吃窮我?”
我只得答應。原以為是一頓家常便飯,不想第二天一去,這位老姐姐竟拿我當什麼貴客,擺出家鄉最講究的四個盤兒:一盤子紅燒加級魚,一盤子炒雞蛋,一盤子炒土豆絲,一盤子涼拌粉皮。最後吃麵,滷子里還有新曬的大蝦乾。
我不禁說:“你們的生活不錯啊。”
老姐姐漫不經心一笑說:“是不錯嘛,你要什麼有什麼。”
我們一面吃著飯菜,喝著梨酒,一面談著這些年別後的情況,也談著舊日的親戚朋友,誰死了,誰還活著。我忽然想起婀娜姐姐,就問道:“可是啊,咱們那個表姐還好吧?”
老姐姐問道:“哪個表姐?”
我說:“婀娜姐姐呀。年輕輕的就守寡,拉著個孩子,孩子早該長大成人啦。”
老姐姐說:“你問的是她呀。你沒見她那孩子,後來長的可壯啦,幾棒子也打不倒。那孩子也真孝順,長到十幾歲就去當學徒的,掙錢養活他媽媽。都說:‘這回婀娜姐姐可熬出來了!’——不曾想她孩子又死了。”
我睜大眼問:“怎么又死了?”
老姐姐輕輕嘆口氣說:“嗐!還用問,反正不會是好死。聽說是打日本那時候,漢奸隊抓兵,追的那孩子沒處跑,叫漢奸隊開槍打死,屍首扔到大海里去了。”
我急著問道:“後來婀娜姐姐怎么樣啦?”
老姐姐說:“她呀,孩子一死,丟下她一個人,孤苦伶仃,無依無靠,就像痴子似的,一個人坐在大海邊上,哭了一天一夜,哭到最後說:‘兒啊,你慢走一步,等著你娘!’就拿襖襟一蒙臉,一頭碰到大海里了。”
我聽了,心裡好慘,半天說不出話。
老姐姐又輕輕嘆口氣說:“嗐!她從小命苦,一輩子受折磨,死的實在可憐。”
這時候,我那最小的外甥女瞟我一眼說:“媽!你怎么老認命?我才不信呢。要是婀娜表姨能活到今天,你看她會不會落得這樣慘?”
說的對,好姑娘。命運並非有什麼神靈在冥冥中主宰著,注定難移。命運是可以戰勝的。命運要不是捏在各色各樣吃人妖精的手心裡,拿著人民當泥團搓弄,而是掌握在人民自己的手裡,人民便能夠創造新的生活,新的歷史,新的命運。且看看故鄉人民是怎樣在催動著千軍萬馬,創造自己金光閃閃的事業吧。
他們能在一片荒沙的海灘上到處開闢出碧綠無邊的大果園,種著千萬棵葡萄和蘋果。葡萄當中有玫瑰香,蘋果裡邊有青香蕉、紅香蕉,都是極珍貴的品種。雜果也不少:紫櫻桃、水蜜桃、大白海棠等,色色俱全。海上風硬,冬天北風一吹,果樹苗會凍死半截,到春天又發芽,再一經冬,又會死半截。人民便繞著果園外邊的界線造起防風林,栽上最耐寒的片松、黑松和馬尾松,以及生長最潑的刺槐和紫穗槐,差不多一直把樹栽到海里去。於是公社的社員便叫先前的荒灘是金沙灘,每棵果木樹都叫搖錢樹。……
他們還能把先前荒山禿嶺的窮山溝,變成林木蒼翠的花果山。蓬萊城西南萊山腳下的七甲公社便是這樣的奇蹟之一。原先農民都嫌這裡沒出息:要山山不好,要地地不好,要道道不好——有什麼指望?水又缺,種莊稼也會瘦死。萊山下有個村莊叫郭家村,多年流傳著四句歌謠:
有姑娘不給郭家村
抬水抬到萊山根
去時穿著繡花鞋
回來露著腳後跟
可見吃水有多難。不過這都是舊事了。你要去看看,漫坡漫嶺都是柿子、核桃、山楂、杜梨一類山果木。風一搖,綠雲一樣的樹葉翻起來,葉底下露出嬌黃新鮮的大水杏,正在大熟。順著山勢,高高低低修了好多座小水庫,儲存山水,留著澆地,你一定得去看看郭家村,澆地的水渠正穿過那個村莊,家家門前都是流水。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大娘盤著腿坐在蒲墊子上,就著門前流水洗衣裳,身旁邊跑著個小孫女,拿著一棵青蒿子捕蜻蜓。說不定為吃水,這位老大娘當年曾經磨破過自己出嫁的繡花鞋。我拿著一朵紅石榴花要給那小女孩。老大娘望著小孫女笑著說:“花!花!”自己卻伸手接過去,歪著頭斜插到後鬢上,還對水影照了照。也許她又照見自己當年那俊俏的面影了吧。
頂振奮人心的要算去年動工修築的王屋水庫,蓄水量比十三陵水庫還要大,卻由一個縣的力量單獨負擔著。山地歷來缺雨,十年九旱,有一年旱的河床子赤身露體,河兩岸的青草都幹了。人民便選好離縣城西南七十多里一個叫王屋的地方,開鑿山嵐,攔住來自棲霞縣境蠶山的黃水河,造成一片茫茫蕩蕩的大湖。我去參觀時,千千萬萬農民正在挖溢洪道。水庫李政委是個熱情能幹的軍人,領我立在高坡上,左手叉腰,右手指點著遠山近水,告訴我將來哪兒修發電站,哪兒開稻田;哪兒栽菱角荷花,哪兒餵雞子養魚。說到熱烈處,他的話好像流水,滔滔不絕。結尾說:“再住幾年你回家來,就可以吃到湖邊上栽的蘋果,湖裡養的魚和水鴨子蛋,還可以在水庫發電站發出的電燈光下寫寫你的故鄉呢——不過頂好是在那湖心的小島子上寫,那時候準有療養所。”
說著,李政委便指著遠處一塊翠綠色的高地給我看。原是個村兒,於今圍在湖水當中。我問起村名,李政委又像噴泉一樣說:“叫常倫莊,為的是紀念抗日戰爭時期一個英雄。那英雄叫任常倫,就出在那個村兒。任常倫對黨對人民,真是赤膽忠心,毫無保留。後來在一九四三年,日本鬼子‘掃蕩’膠東抗日根據地,任常倫抱著挺機槍,事先埋伏在棲霞一個山頭上堵住敵人,打死許多鬼子,末尾跟鬼子拚了刺刀,自己也犧牲了。人民懷念他的忠烈,還在當地替他鑄了座銅像呢。”
我聽著這些話,遠遠望著那山圍水繞的常倫莊,心裡說不出的激盪。這個人,以及前前後後許多像他同樣的人,為著掀掉壓在人民頭上的險惡大山,實現一個遠大的理想,曾經付出多么高貴的代價,戰鬥到死。他們死了,他們的理想卻活著。請看,任常倫家鄉的人民不是正抱著跟他同樣的信念,大膽創造著自己理想的生活?
而今天,在這個溫暖的黃昏里,我和老姐姐經過二十多年的亂離闊別,又能歡歡喜喜聚在一起,難道是容易的么?婀娜姐姐死而有知,也會羨慕老姐姐的生活命運的。
那小外甥女吃完飯,借著天黑前的一點暗亮,又去埋著頭繡花。我一時覺得,故鄉的人民在不同的勞動建設中,仿佛正在抽針引線,共同繡著一幅五色彩畫。不對。其實是全中國人民正用祖國的大地當素絹,精心密意,共同繡著一幅偉大的傑作。繡的內容不是別的,正是人民千百年夢想著的“蓬萊仙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