蓍龜

蓍龜

蓍龜,漢語辭彙。

拼音:shī guī

釋義:1、古人以蓍草與龜甲占卜凶吉,因以指占卜。

2.喻德高望重的人。

3.引申為借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蓍龜
  • 拼音:shī guī
  • 注音:ㄕㄧ ㄍㄨㄟ
  • 出處:《周易·繫辭上》
詞目,拼音,引證解釋,

詞目

蓍龜

拼音

shī guī

引證解釋

1、蓍:蓍草;龜:龜甲。二者皆為占卜所用器材。古人以蓍草、龜甲占卜吉凶,因此合稱“蓍龜”來指代占卜。
蓍龜作為中國古代(商周時期)特定文化時期占卜文化的重要代名詞,對於研究中華文明演進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它已經成為中國本土神學文化的代名詞之一。:“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
史記·龜策列傳》:“王者決定諸疑,參以卜筮,斷以蓍龜,不易之道也。”
唐·崔塗 《友人問卜見招》詩:“何必問蓍龜行藏自可期。”
梁啓超 《再駁某報之土地國有論》二:“使政府能輦出此二千六百萬萬餘之現金以償地主,使得用之以營他業,固於民無所甚損,然此著之不能辦到,無待蓍龜矣。”
有成語“不待蓍龜”,形容事情是明擺著的,非常清楚。
2. 比喻德高望重的人。
晉 袁宏 《後漢紀·光武紀》:“ 子房玄筭, 高祖 之蓍龜也。始者相得,非 子房 不謀也。海內既安,杜門不出,假託神仙,僅乃獲免。”
北宋·蘇軾祭歐陽文忠公文》:“民有父母,國有蓍龜,斯文有傳,學者有師。”
元·劉壎《隱居通議·文章五》:“巍巍文正,國之蓍龜,民之父師。”
明 ·方孝孺 《祭太史公》之八:“惟太史公,間世之英,國之蓍龜,人之典刑。”
3. 引申為借鑑。
晉書·王鑑傳》:“歷觀古今撥亂之主,雖聖賢未有高拱閒居、不勞而濟者也。前鑒不遠,可謂蓍龜。”
《魏書·李彪傳》:“是以談、遷世事而功立,彪、固世事而名成,此乃前鑒之軌轍,後鏡之蓍龜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