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山大蒜

蒼山大蒜

蒼山大蒜,山東省蘭陵縣(原蒼山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蒼山大蒜,亦稱葫或葫蒜。據東漢崔實著《東觀漢記》載:“李恂,為兗州刺史,所種小麥、葫蒜,悉付從事,無所留”。由此知之,那時大蒜便在山東安家落戶。

大蒜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本草綱目》中談及大蒜時說:“北方食肉麵尤不可無”。大蒜具有降低胃內亞硝酸鹽和抗腫瘤作用,蒼山大蒜的這種作用更為突出,蒼山居民普遍有常年生食大蒜佐餐的習慣,除此之外,在收穫大蒜的季節,蒜薹、蒜苗、新鮮大蒜成為家家戶戶的主要蔬菜。據山東省醫學院科研所對山東省胃癌低發區的現場調查,發現蘭陵縣是長江以北10萬人口以上的縣中胃癌死亡率最低的縣。

2007年10月12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蒼山大蒜”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蒼山大蒜
  • 產地名稱:山東省蘭陵縣
  • 品質特點:頭大瓣齊,皮薄如紙,粘辣清香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07年第154號
  • 批准時間:2007年10月12日
產品特點,品質特性,營養價值,藥用價值,品種分類,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蒼山大蒜特點是,蒜為白皮,頭大瓣齊,皮薄如紙,清白似玉,粘辣清香,營養豐富。蒼山蒜食花樣繁多,除佐餐、烹調用外,還加工成蒜乾、蒜油、糖蒜等儲食。
蒼山大蒜蒼山大蒜

營養價值

大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胺基酸、蛋白質、大蒜素和碳水化合物,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較高。蒼山大蒜的成分優於他地大蒜成分的原因在於:蒼山蒜區的土壤含較高的有機質,氮磷鉀偏高;蒜區的井水多為偏鹼水井,部分井水近似一級肥水;蒼山大蒜在品質上除了具有香、辣、粘、濃、美味等特點外,含有的17種可測胺基酸中,除胱氨酸外,其他16種均比其他大蒜的含量高39.2%,可供人體直接吸收的胺基酸比其他大蒜多51.5%。

藥用價值

唐《本草拾遺》載:“大蒜去水惡瘴氣,除風濕,破冷氣,爛癬痹,伏邪惡,宜通溫補,無以加之。”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載:“大蒜搗汁飲,治吐血心痛。煮汁飲,治角弓反張。搗膏敷臍能達下焦、消水、利大小便;貼足心能引熱下行,治泄瀉暴病乾濕霍亂,止衄血;納肛中能通幽治關絡不通”。大蒜在中醫學用作散寒化濕,殺蟲解毒。其性溫、味辛,主治感冒、鼻塞、肺虛大咳、百日咳、泄瀉、痢疾以及肺結核、鉤蟲、蟯蟲等。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大蒜不僅是“天然抗生素”,可以殺死15種以上有害細菌,還可以治療高血壓,保護神經系統和冠狀動脈血管,控制人體一些內分泌腺功能等。大蒜中的大蒜素、蒜制菌素和大蒜甙能降低人胃內的亞硝酸鹽,具有較強的抗腫瘤作用,已被廣泛用於治療腫瘤。
1970年至1974年全國胃癌普查表明,蘭陵縣的胃癌發病率為總人口的3.4/10萬,是長江以北10萬人口以上縣、市中胃癌發病率最低的一個縣。大蒜油可以殺死蚊子及某些農作物的害蟲,對預防痢疾及乙型腦炎有奇效。

品種分類

蒼山大蒜主要有蒲棵、糙蒜、高腳子等3個品種:
蒲棵蒜
是蘭陵縣種植面積最大的秋播品種,約占大蒜種植面積的90%以上。植株高80—90厘米,株幅36厘米。假莖高35厘米左右,粗1.4—1.5厘米。葉色濃綠,全株葉片數12片,最大葉長63厘米,最大葉寬2.9厘米;蒜頭近圓形,橫徑4—4.5厘米,形狀整齊,外皮薄,白色,單頭重35克左右,重者達40克以上。每個蒜頭有6—7個蒜瓣,分兩層排列,瓣形整齊。蒜衣2層,稍呈紅色,平均單瓣重3.5克左右,抽薹性好,蒜薹長35—50厘米,粗0.46—0.65厘米,單薹重25—35克,質嫩,味佳。一般每667平方米產蒜薹500千克左右,蒜頭800—900千克,為蒜頭和蒜薹兼用良種。生育期240天左右,屬中晚熟品種。耐寒性較強。
糙蒜
植株高80—90厘米。假莖高35—40厘米,粗1.3—1.5厘米。全株葉片數11—12片,葉色淡綠,葉片較蒲棵蒜稍窄,最大葉寬1.5—2厘米。蒜頭近圓形,白皮,單頭重35克,重者達40克,每個蒜頭有4—5個蒜瓣,瓣大而整齊。比蒲棵蒜早熟,生育期230—235天。耐寒性較蒲棵蒜差,後期有早衰現象。適宜作地膜覆蓋栽培。
高腳子蒜
其主要特徵是長勢強,植株高大,株高85—90厘米,高者達1米以上,假莖高35—40厘米,粗1.4—1.6厘米。全株葉片數11—12片,葉片肥大,濃綠色。蒜頭近圓形,皮白色,單頭重一般在35克以上。每個蒜頭一般有6個蒜瓣,瓣大而高,瓣形整齊,蒜衣白色。抽薹性好,蒜薹粗而長,長35—55厘米,粗0.7厘米左右。一般每667平方米產蒜薹500多千克,產蒜頭900多千克,蒜薹和蒜頭產量在3個品種中是最高的,適宜作豐產栽培。本品種為晚熟品種,生育期240多天,與適應性強,較耐寒。

產地環境

蘭陵縣屬中國東部季風區暖溫帶半濕潤地區,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四季分明,雨熱同季。春季乾旱少雨,常冬春連旱,風大升溫快,日差較大;夏季潮濕,炎熱,雨水集中,易成澇;秋季涼爽亦多乾旱;冬季乾燥雨雪少,氣象條件基本適宜大蒜的生長。
日照
蘭陵縣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133.5小時。以5月最多,為223.0小時;10月最少,為117.1小時。年平均日照百分率為54.7%,最多年為62.1%,最少年為49.1%。大蒜為長日照植物,在12小時以上的日照和15—20℃的溫度下,莖盤上的頂芽即轉向花芽分化迅速抽薹;大蒜頭的形成也要求長日照,一般品種在短日照下只分化新葉而不能形成鱗莖。大蒜的播種萌芽期對光照的要求不高,此時蘭陵縣的月日照時數為117小時,能滿足大蒜在這個時期對光照的要求。在大蒜的主要生長期3—4月,蘭陵縣每月的日照時數都在177小時以上,其中3月日均日照時數為5.7小時,4月日均日照時數為7.3小時,充足的光照條件能夠充分滿足大蒜生長的需要。
降水
蘭陵縣平均年降水量為805.1毫米。平均月降水量以7月最多,為240.6毫米;12月最少,僅為11.1毫米。降水量的季節分布:春季(3—5月)為135.5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6.8%;夏季(6—8月)為509.8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63.3%;秋季(9—11月)為120.3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4.9%;冬季(12月至次年2月)為39.5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5.0%。夏季降水量是春、秋2季降水量之和的1.99倍,是冬季降水量的12.91倍。暴雨、特大暴雨時有發生,故夏季不適合大蒜的生長。“十年九春旱”是蘭陵縣春季的氣候特點。大蒜返青以後,氣溫回升較快,土壤蒸發量加大,農田失墒較快,部分鄉鎮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乾旱。因此,在大蒜營養生長前期,應保持土壤濕潤,防止土壤過乾。進入4月後,蒜苗進入生長盛期,新根大量發生,葉面積迅速擴大,大蒜需水比較多。蘭陵縣4月平均降水量為36.4毫米,最大降水量為142.0毫米,降水量超過50毫米的年份占34%。因此,需人工灌溉來滿足水分的需求。
氣溫
蘭陵縣年平均氣溫為13.7℃,南部高於北部,平原地區年平均氣溫偏低,山區年平均氣溫較高。全縣50年各月平均氣溫有7個月(3—9月)高於年平均值,有5個月(10月至次年2月)低於年平均值。蒼山大蒜的播種期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與春播大蒜相比,蒜頭和蒜薹產量都較高。幼苗冬前生長主要是在10月,此時蒼山日均溫度為15.4℃,在冬前用地膜覆蓋後,5厘米土層地溫可提高2—3℃,彌補了熱量的不足。冬季除1月平均氣溫為-0.8℃外,其他各月的平均氣溫均高於0℃,年均無霜期209天,有利於大蒜安全越冬並順利進入返青期。但如果冬季氣溫升高的趨勢明顯,出現暖冬天氣,易造成大蒜不能正常越冬休眠。2—7月為升溫階段,月平均氣溫以3、4月回升最快,4月升溫幅度比3月高6.9℃。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正是大蒜起身期,也是大蒜生長的關鍵時期,需要較高的地溫,要求日平均氣溫達到12℃。3月大蒜正處於鱗芽花芽分化期,此時平均氣溫為7.1℃,白天平均氣溫一般為12—22℃,不能滿足大蒜的生長需要,需通過地膜覆蓋彌補熱量的不足。4月平均氣溫為14.0℃,4月白天最高氣溫一般為14—32℃,氣溫呈升高的趨勢,適宜大蒜的生長。3月氣溫開始回升時,蘭陵縣常遇較強冷空氣入侵,氣溫變化幅度大,倒春寒時有發生,易造成大蒜不同程度的低溫凍害。
蒼山大蒜蒼山大蒜

歷史淵源

蒼山大蒜種植歷史已逾千年,是在蘭陵縣特定的生態環境條件下,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為定向培育而形成的蒼山特有品種。為山東省傳統名特蔬菜之一,是中國出口的優質大蒜。
大蒜傳入中國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據《古今注》和《農政全書》考證,古代種植的蒜最初叫卵蒜。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從西域引進一種“胡蒜”,其形態比內地原栽培的卵蒜頭大,所以稱為大蒜,卵蒜也就相對的被稱為小蒜。
蒼山種植大蒜則在西漢之後。東漢崔實著《東觀漢記》載:“李恂,為兗州刺史,所種園小麥、胡蒜,悉付從事,無所留。”據《後漢書》載,李恂原東漢章帝時代人士,由西北來山東任刺史,帶進部分胡蒜種,於官府後園種植,收穫分贈下屬人員。由於大蒜比小蒜的產量高、蒜頭大、味道好,於是在兗州附近開始田園種植,後逐步向外擴種推廣,涉及濟寧、嘉祥、泰安等地,進而引至蒼山一帶。
據《郯城縣誌》載,明朝萬曆年間,神山鎮和莊一帶,就已形成了大蒜集中產區。由此可知,蒼山大蒜起源於西域,並由東漢李恂從中原引于山東兗州,進而推廣到蒼山,逐步形成蒜區。在蒜區的特定生態環境條件下,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的定向培育而形成了“蒼山大蒜”。

生產情況

蘭陵縣28個鄉鎮中有15個鄉鎮成片種植,萬畝以上的基地就有10個,其中磨山鎮就種植近3萬畝。全縣地膜蒜已達到15萬多畝,202座恆溫庫,形成了18.6萬噸的儲藏保鮮能力。
2011年,蘭陵縣大蒜種植面積31萬畝,產量350萬噸,產值達到35億元。
蒼山大蒜蒼山大蒜

產品榮譽

1999年,蒼山大蒜入選昆明世博會獲銀獎。同年5月,蘭陵縣被中國特委會正式命名為“中國大蒜之鄉”。
2007年10月12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蒼山大蒜”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蒼山大蒜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以山東省蘭陵縣(原蒼山縣)人民政府《關於申請給予蒼山大蒜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的請示》(蒼政請[2006]20號)提出的範圍為準,為山東省蘭陵縣神山鎮、磨山鎮、卞莊鎮、沂堂鎮、仲村鎮、賈莊鄉、三合鄉、南橋鎮、長城鎮、二廟鄉、層山鎮、興明鄉、蘭陵鎮等13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蒲棵。
(二)立地條件
土壤類型為砂質壤土、壤土或砂姜黑土,要求地勢較平坦,地下水位較低,土壤的pH值為7.0至8.0,有機質含量≥1.0%。
(三)栽培管理
1.選種:選擇符合本品種特徵、發育良好、無檢疫性病蟲害和機械損傷、蒜瓣大小均勻的留種。
2.施肥:每畝施充分腐熟有機肥≥4500千克,過磷酸鈣40千克至60千克,鉀肥50千克至60千克,腐熟的棉籽餅或豆餅80千克至120千克。
3.播種: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種,栽種密度每畝≤35000株。
4.田間管理:及時澆越冬水和返青水;蒜薹伸長期和鱗芽膨大期要保持土壤濕潤,及時追肥。
(四)收穫與貯藏
1.收穫:蒜葉枯萎,假莖變軟,即可收穫。
2.貯藏:蒜頭收穫後,就地晾曬,待蒜秸乾後再行堆垛,注意防雨。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徵:白皮,瓣大均勻,直徑≥4.5厘米。
2.理化指標:大蒜素含量≥0.079%,鉀含量≥520毫克/100克,總胺基酸含量≥5.0%。

專用標誌使用

蒼山大蒜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山東省蘭陵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