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祭

蒸祭

蒸祭,即指烝祭,根據東周禮書記載, 周天子、諸侯在一年中的四季都要舉行宗廟祭祖儀式, 即四時之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蒸祭
  • 拼音:zhēng jì
  • 注音:ㄓㄥ ㄐㄧˋ
  • 出自:《周禮 春官 大宗伯》
釋義,考證,

釋義

如《周禮 春官 大宗伯》 中作: 以祠春享先王, 以禴夏享先王, 以嘗秋享先王, 以烝冬享先王。《禮記王制》: 天子、諸侯宗廟之祭, 春曰礿, 夏曰禘, 秋曰嘗, 冬曰烝。其中的烝是作為四時之祭中冬祭的專名的。對四時之祭是否行之於西周、春秋及四時之祭具體所指是什麼等一系列問題, 從漢儒到清儒, 都不厭其煩地反覆討論, 眾說紛紜, 莫衷一是。

考證

通過對甲骨卜辭、銅器銘文、文獻中烝祭的考察, 說明商周時期烝祭並不是指四時之祭的冬祭。商周時期的烝祭是有變化的。商王武丁、祖庚、祖甲時期烝祭是指商王向其祖先進獻農產品、牲畜、美酒、俘虜的祭祀。商王廩辛、康丁以後烝祭則專為向祖先進獻穀物的祭祀。
烝祭在商代舉行的時間並不固定, 說明商代烝祭不僅有秋收後向祖先報功之義, 還有播種時祈求祖先佑護農事順利之義。現有附記月份的烝祭卜辭不多, 且這些卜辭時代在商王廩辛、康丁以前, 商末烝祭的時間是否在秋收時節我們不得而知, 只有待資料多時再行討論。
西周早中期烝祭舉行的時間多在周曆十一、十二月 (夏正九、十月) , 此時正是農作物豐收之際, 其意為獻新以報祖先之恩。
西周晚、春秋時期的金文雖然沒有記載烝祭所行的時間, 但《詩經》中已反映這一時期的烝祭是秋收後的祭祖活動, 即豐收祭。
由以上所述可知, 禮書中所謂的烝為冬祭之說並沒有古文字資料、西周春秋時代可靠史料的支持, 如大多數學者的意見, 四時之祭的說法是戰國以後才有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