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少年文學叢書:八歲的男子漢

蒲公英少年文學叢書:八歲的男子漢

《蒲公英少年文學叢書:八歲的男子漢》由曹阿娣著,內容簡介:我今年八歲了,再不是懵里懵懂把手機往水裡扔的娃娃,我知道那樣會把手機弄壞。也不是幼稚園里鼻涕都要老師抹的小朋友,老師說我們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有鼻涕就要自己擦乾淨。我是二年級學生了,我懂得好多事。大人說我也算個男子漢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蒲公英少年文學叢書:八歲的男子漢
  •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 頁數:196頁
  • 開本:16
  • 品牌:北京燕行天下
  • 作者:曹阿娣
  •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0229221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蒲公英少年文學叢書:八歲的男子漢》由曹阿娣著,曹阿娣的兒童文學作品表現出來的童心、愛心、童趣引起少年兒童們的共鳴,她到位的文學文本也符合兒童口味,因而她的作品受到孩子們的喜愛。不少小讀者寫信給她,要和她交朋友,甚至稱她為“姐姐”。在《小溪流》雜誌全國小讀者投票活動中,她得票數居第二位。《蒲公英少年文學叢書:八歲的男子漢》適合少年兒童閱讀

作者簡介

曹阿棣,筆名曹阿娣,湖南省湘陰縣人,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她當過知青,當過教師,後來在教育機關工作多年。曹阿棣從小愛讀書,和文學結下了不解之緣。1997年開始,她利用業餘時間從事文學創作,常有文章在報刊雜誌上發表。已經出版了長篇小說《小鎮上的女人》、《不是因為愛情》,中篇小說集《學苑內外》,少兒作品《姐姐的花書包》、《好爸爸壞爸爸》、《背著書包舞蹈》、《扯謊》等等。湖南省作家協會和湖南省教育電視台曾聯合舉辦了“曹阿娣作品研討會”。湖南教育電視台做過“曹阿娣的教師情結”專題報導,《湖南日報》,《三湘都市報》、《作家與生活》、《理論與創作》、《文壇藝苑》、《岳陽晚報》等報刊雜誌曾對她和她的作品作過評介。曹阿娣的兒童文學作品表現出來的童心、愛心、童趣引起少年兒童們的共鳴。她和孩子沒有距離的兒童文本也符合兒童口味,因而她的作品受到孩子們的喜愛。不少小讀者寫信給她,要和她交朋友。《小溪流》雜誌全國小讀者投票活動中,她得票數居第二位。目前,她還在繼續為孩子們創作。

圖書目錄

一我是小小男子漢
二膽子是怎樣變大的
三媽媽不喜歡三叔
四歡樂的星期六
五頭腦簡單的三叔
六三叔的朋友
七恐怖的夜晚
八智斗罪犯
後記

後記

曾浩是個有主見、熱情、樂於助人、積極向上的好孩子。他才八歲,他總想去幫助別人,總想當英雄,和壞人作鬥爭。
這樣一個心理健康、性格開朗的正常孩子的成長,靠的是和諧的社會環境,科學規範的學校教育,有知識的父母的引導。
外國的專家學者認為,不管是多小的嬰兒,他都擁有感覺和知覺。他們有一種創造的本能,一種積極的潛力,他能利用他所處的環境,在他的內心構建一個別人不知道的精神世界。他們的這種本能能夠使他們做出適應環境的事情來。
當你把一個從未做過游泳訓練的嬰兒放進水裡後,他會下沉。當他的鼻子和嘴巴呼吸不到空氣,他感到生命受到威脅時,就會本能地,無意識地划動雙臂和雙腳,使自己浮出水面。
當一個孩子還不知道什麼是火的時候,他靠近火爐,感覺到爐火炙熱逼人時,他會不自覺地退避三舍,離開火爐。也有孩子沒有發現火爐燙人,去摸了它,乃至受傷。但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他都會把這件事存入記憶,下次再不去摸火爐。
他們就是這樣從一無所知,慢慢地去感知環境,了解環境,了解世界。
所以說,孩子的內在潛力是很大的。正常的情況下,這種內在的潛力一直維持到他成長成為一個自強、自信、自立的人。
但這種潛力有時會受到外來干涉,使之蛻化或減弱。
比如:有的祖父母過分溺愛孩子,嬌縱和慣養孩子,孩子的一切事物,不管巨細,全由大人包攬。這樣會讓孩子產生依賴思想,在他的潛意識裡,認為自己不行,自己幹不了這些事,必須依靠大人。他也就乾脆聽從大人的擺布。久而久之,他滋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不敢面對生活,不敢面對除了親人之外的任何人。
浩浩的姥姥就是這樣溺愛孩子的。所以浩浩由於不自信而出現了膽小的毛病。他要老師抱著才有安全感,他不敢和幼稚園的其他小朋友交往,不認識的阿姨摸他一下,都可以嚇得他大哭一場。
好在幼稚園的老師及時發現他的毛病,(“你們家浩浩是個男孩子,那樣膽小,少見。這主要是你們從小什麼事都要替他包乾,他對自己缺乏自信,離開大人,他就沒有安全感。”)並和家長一道做了一些補救工作,對他進行了一些增強他的自信心的訓練,對他施行個別教育,讓他了恢復了自信、求知的天性。
別看幼稚園老師看似無所謂的表揚:
“我為什麼要浩浩檢查你們的手呢?因為他最愛乾淨,他的手冼得最乾淨。”她把我的手舉起來給大家看。
“我知道,你唱得非常好。你上去試試,保證大家都會稱讚你。”
這對一個孩子來說是一種肯定,對他能力的肯定,這種肯定能夠喚起他內心深處要強的心理,樹立了他的自信,他的潛意識在告訴他:我比其他小朋友洗得乾淨,我的歌唱得好。於是,他的膽子大起來,敢於面對其他小朋友。
家長的表揚也恰到好處,爸爸說:
“其實你並不害怕,你主要是和別人睡慣了。”
這就讓浩浩思想上先入為主地存在這個意識:我並不害怕。使他有一個人睡的勇氣。結果是,從那天晚上開始,浩浩一個人睡覺,不要大人陪了。
平常,家長有意識地讓浩浩去問公園的阿姨,自己應該打什麼票,讓他接電話,多給他和別人接觸的機會,浩浩終於和正常的孩子一樣,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再不是膽小的孩子了。
孩子到了六七歲,就離開幼稚園,進入學校,結束了以遊戲玩耍為主的生活,開始了他的學習生活。這是一個重要的轉折。很多孩子為自己成為了學生,來到了一個新的環境而高興驕傲。他朦朧中也意識到學校不是幼稚園,是個很重要的地方。
國小低年級的孩子大多不到10歲,他們精力充沛,好奇心重,對新環境、對身邊的一切感興趣。世界上,他們不懂的事實在太多。他們努力想弄明白,並且自己動手去嘗試。但他們沒有鑑別能力,有時的作為只能是盲目行動。
他們開始重視自己在群體中的形象,他會很在乎老師怎樣看他,家長怎樣看待他,親戚朋友怎樣看待他。同學們怎樣看他,思想開始形成初級自我評價的意識。
一事當前,他們主觀上想按正確的方法去做,有時也會幹一些自己認為對,但實際上是錯誤的事。不過他們不會堅持自己的錯誤,會很坦然地承認錯誤。他們認為做錯了事是因為自己小,並不醜,改正就是了。他們不會像一些成年人一樣為了面子去堅持自己的錯誤。
比如浩浩去翻欄桿,這是一件學校紀律不允許的事,也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但是,浩浩在同學們鼓勵的眼光下,在好勝心的刺激下,忘記了老師的交代。事後,老師批評他,在他不懂其中道理的時候,心裡還有牴觸情緒。當老師不不厭其煩地反覆講解之後,他才認識到這個行為的危險性,認識到自己錯了,他當眾承認錯誤,而且保證下次不再犯。
這就表明,這個孩子的心理陽光,行為磊落。這是一個擁有健康心理的孩子的正常行為。
有時,老師的一次表揚,足以使他興奮好多天,甚至會一輩子記住。老師的一次批評可以使他懊喪,打不起精神。所以,老師、家長在表揚批評孩子時,一定要掌握好分寸。恰當的表揚,可以使他再接再厲,發揚優點。但過高或拔高的表揚,會讓他混淆是非,產生錯誤概念。爺爺奶奶什麼事都一味地表揚也是不好的,會讓這些表揚貶值,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批評孩子時,一定要肯定他的主觀意圖是好的,只是做法上的錯誤。不要打擊他的積極性,不要挫傷他的自尊心。老師一次嚴厲地、過分地批評,讓孩子一蹶不振,從此振作不起來,毀了他一生的例子不是沒有。
現在有人說,一雙好的父母,勝過一百個老師。曾浩的家庭環境很不錯,有一個願意和他做朋友、平等對待他的爸爸。遇到曾浩不懂的事,爸爸總是耐心給他講解。實在講不清的事,他會告訴他,你將來長大了會懂(比如電的問題)。有一個嚴格要求他的媽媽,不準他吃朱古力,不準看電視,沒收他的光碟。
家裡發生的大小事情,爸爸媽媽儘量讓曾浩參與。就是三叔不光彩的經歷,也詳詳細細告訴曾浩,並不隱瞞他,讓他自己去辨別是非曲直。
曾浩的爸爸媽媽也注意家庭環境對曾浩的影響,他們不當著曾浩的面吵架,而且說好為了曾浩不吵架,有事好好講理。
他們特別注意對曾浩能力的培養,上二年級就不接送他,使他受到鍛鍊。家長委員會組織活動,他們不能陪曾浩參加,就放手讓他一個人去闖。
正因為這樣,曾浩身心健康,有正義感,有責任感。遇到突發事件,發揮了他的聰明才智,不但救了自己,而且立下了大功。
一個八歲的孩子,面對要賣掉他(他開始誤以為),後來,弄清是要從他家勒索錢財之後,再殺害他的歹徒,緊張得發抖,悄悄哭泣。但他馬上想到平常老師、家長的教導,告訴自己冷靜下來,甚至與歹徒周旋,麻痹對方,再想方設法逃走。這時的他對自己充滿信心,沒有一點兒畏懼心理。
難能可貴的是,當他經過自己的艱苦努力,弄開了綁他的不乾膠之後,可以逃跑時,他並沒有一跑了之,他想到如果歹徒跑了,警察叔叔會抓不到歹徒。他又冒著危險,把歹徒鎖在房子裡面。
從曾浩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多么的重要。我們要培養身心健康的孩子,要從幼兒抓起,從小學生抓起。
我們要充分調動孩子的內在潛力,讓他們在不斷感知了解社會的同時,幫助他們樹立健全的人格,保持健康的心理,培養他們改造社會、建設祖國的能力。因為未來是他們的。

序言

曹阿娣和她的少兒文學作品
我正在美國的波士頓小住,接到曹阿娣的郵件,信里說,她將有一套叢書出版,請我幫忙寫序。
阿娣出版叢書,總計十本兒童小說,是一件大事喜事。她高興,我也很高興。她又告訴我說,這十本小說是她這輩子所寫的兒童文學作品了。給一個人聲稱一輩子寫的作品來寫序,我又在旅途之中,恐怕擔當不起。但是曹阿娣從地球的另一半不斷地越洋留言,我又不敢不遵命。從90年代我做《小溪流》的主編開始,曹阿娣也步入了兒童文學寫作,並且有不同凡響的作品,我也因此與她結緣,是她的作品的讀者、編者和朋友。從這種交情來說,為她的作品在今天結集出版寫序,也是一件不容推辭的事情。
記得在《小溪流》的一次郴州筆會上,我邀請曹阿娣參加兒童文學夏令營,我們一同睡在學生宿舍,一同在校園散步,一同與夏令營的孩子們爬山。郴州的暑天比長沙涼快,我們一起聊天,海闊天空,也了解她的一些人生經歷。她從小愛讀書,和文學結下了不解之緣。1997年開始,她利用業餘時間從事文學創作,常有文章在報刊雜誌上發表。
她的長篇小說《小鎮上的女人》是湘陰縣有史以來的第一部現代長篇小說。
2003年,她的長篇小說《不是因為愛情》獲得了岳陽市“五個一工程獎”,是湘陰第一次獲得此獎項的作品。
由於她對生活有著獨特的感悟,她的作品既有兒童的純樸天真,也有力透紙背的一種歷史的厚重感,尤其表現在近年來她創作的多部作品表現農村留守兒童,和一些“問題兒童”。這些作品十分難得的是,曹阿娣堅持對寫作對象——人物原型進行深度訪談,注意了寫作的真實性;也注意對故事情節的結構做布局謀篇,起伏跌宕,引人入勝,人物處理沒有簡單的性格化,語言流暢,詼諧,滲透了文化美感,不但可讀性很強,而且能給讀者多方面的啟示和反思。
近些年來,湖南文學評論界對她的作品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湖南師大博士生導師、國內著名評論家李運摶撰文《真誠的寫作》,發表在省權威刊物《理論與創作》上,著名文學評論家龍長吟撰文《為鄉村教師謳歌》發表在《湖南日報》上,著名作家胡英撰文《燭光忍淚照新人》發表在《文壇藝苑》上,著名作家何文俊撰文《女人的生活是社會的鏡子”》發表在《岳陽晚報》上。《作家與生活》曾發表《她的心像天空一樣遼闊》的文章重點介紹她。湖南教育電視台曾做過“曹阿娣的教師情節”專題,省作協和省教育電視台聯合舉辦了“曹阿娣作品研討會”,文壇泰斗譚談、彭見明,文藝評論界著名評論家林澎、龍長吟,李運摶等出席了研討會,並作了發言。《湖南日報》、湖南電視台等新聞媒體派人參加了會議,並作了報導。
曹阿娣的兒童文學作品表現出來的童心、愛心、童趣引起少年兒童們的共鳴,她到位的文學文本也符合兒童口味,因而她的作品受到孩子們的喜愛。不少小讀者寫信給她,要和她交朋友,甚至稱她為“姐姐”。在《小溪流》雜誌全國小讀者投票活動中,她得票數居第二位。
我曾經在2003年為《光明日報》副刊版的《尊重兒童理解兒童》一篇書評中,重點談到了曹阿娣對孩子們的那一份愛,她是一個和孩子沒有距離的兒童文學作家。我也曾為她的長篇小說寫了一篇書評《一根紅線》發表在《三湘都市報》上。
說來慚愧,我今年的春天才真正認識蒲公英這種植物。就在我的住宅旁邊,一片坡地上,蒲公英一叢叢,蓬勃旺盛。而原來我對蒲公英的印象都來自傳媒,都是文學中的,音樂和美術的,電影和電視中的,種子在滿天飛揚的蒲公英。我卻不知道蒲公英真正長在泥土中的樣子。今年因為我的母親患帶狀皰疹,需要找到蒲公英來煎水服用和沖洗,我跟鄰居家一說,她順手一指,我才知道這種神奇而美麗的植物就在我的家門口。此後,我少不了房前屋後,在休息或者散步的時候順手採摘蒲公英。蒲公英的根很粗壯,稍不小心折斷了便有白白的漿水滲出。鄰居還告訴我春天那種嫩嫩的蒲公英葉子可以包餃子,做湯。蒲公英的全棵都可以用來煮水當茶水飲用,可以清熱去毒。尤其對病毒型的皮膚病有療效。
我查閱華夏中醫網百科頻道的詞條:蒲公英,又稱黃花地丁,是亞熱帶常見的一種一年或兩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的英文名字來自法語dent—de—lion,意思是獅子牙齒,是因為蒲公英葉子的形狀象一嘴尖牙。蒲公英葉子從根部上面一圈長出,圍著一兩根花莖。花莖是空心的,折斷之後有白色的乳汁。花為亮黃色,由很多細花瓣組成。成熟之後,花變成一朵圓的蒲公英傘,被風吹過會分為帶著一粒種子的小白傘。各國兒童都以吹散蒲公英傘為樂。
可見“蒲公英”寓意兒童文學有著特殊的含義。我喜歡它。喜歡它含苞待放,也喜歡它在藍天下漫天飛舞的美麗風景。殊不知,要欣賞這種美並不容易。首先是作者或者攝影者需要蹲下身子來,甚至趴下來貼近大地,將自己的身體和視線放到了比一棵蒲公英更低的位置來進行拍攝、觀察、體驗、描述和表現的。假如我們將蒲公英比喻為兒童文學,那么作為兒童文學工作者的曹阿娣,正是有著這樣一種蹲下來傾聽兒童的聲音的心態與姿態,才長期保持著難能可貴的一顆童心;正是在這種自覺地放下身段,在傾聽草葉在風中的開花結子一般的過程中,我們才能發現兒童,表現兒童,體察兒童,也才能在兒童本位的視角來思考當下兒童的處境和困境。
就在我現在居住的美國麻省劍橋城區有七所圖書館,每一所圖書館將近一半的閱讀空間是為社區兒童提供的,為了兒童們的快樂閱讀,圖書館還設有講故事、做遊戲、做手工、歌舞表演等等以閱讀為中心的兒童活動。就在社區的街頭路邊,也生長著蒲公英,開出了黃燦燦的花兒朵朵。我期待著曹阿娣的叢書出版,像蒲公英的花兒和種子一樣播撒,成為伴隨兒童快樂閱讀快樂成長的良師益友。
駱曉戈
2012年7月22日星期日
於美國麻省·劍橋
(作者系湖南商學院文學院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婦女兒童研究會理事,湖南青少年研究會會長,湖南女性文化交流協會會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